首页 > 武侠修真 > 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 第312章 丑萌的哪吒,网络热议

第312章 丑萌的哪吒,网络热议(2/2)

目录

在微博上,几位自称“传统文化学者”“影视评论专家”的博主,公开批评灵犀颠覆经典,认为《哪吒》的形象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甚至将其上升到十恶不赦的高度。

【灵犀动画的《哪吒》预告片,我看了之后非常愤怒!哪吒作为华夏神话体系中的重要人物,其形象和精神内涵已经传承了数百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灵犀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将哪吒设计成一个叛逆、调皮的丑小孩,完全抛弃了传统哪吒正义、勇敢、孝顺的精神内核,这是在毁经典!这种行为,不仅不尊重传统文化,还会误导年轻观众,让他们对经典人物产生错误的认知,其心可诛!】

【国产动画的悲哀,就在于像灵犀这样的公司,只会靠颠覆经典来博眼球!《大圣归来》改孙悟空,《哪吒》改哪吒,下次是不是还要改关羽、改诸葛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其形象和精神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不容随意篡改。灵犀所谓的创新,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不尊重,这样的公司,就算票房再高,也走不长远!】

【作为一名研究神话的学者,我必须指出,灵犀对哪吒的改编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封神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哪吒是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孝子,是辅佐武王伐纣的英雄,而灵犀却把他改成了一个被百姓误解、靠恶作剧发泄情绪的叛逆少年,完全扭曲了哪吒的人物内核。这种改编,不仅是对神话的亵渎,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我呼吁广大观众抵制《哪吒》,让灵犀知道,经典不容篡改!】

【灵犀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毁经典,就是因为之前《大圣归来》和《你的名字》让他们飘了!他们以为自己掌握了流量密码,只要靠颠覆经典就能吸引观众,就能赚钱。但他们忘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时的热度不代表长久的成功。《哪吒》的预告片虽然热度高,但这种毁经典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等电影上映后,肯定会遭到观众的抵制,到时候灵犀哭都来不及!】

【......】

如今的灵犀影响力越来越大,自然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一点小小的争议,都能引起巨大的风浪。

王昊早就对此有了准备,虽然自己如今被年轻人捧上神坛,但他从不奢望所有人都会喜欢他。

因为媒体和网友最喜欢的就是造神,然后就是亲手砸碎神像。

雷布斯便是其中的典型。

另一个宗老同样在去世后被捧上神坛,但网友还没来得及砸,他就被他女儿给砸碎了神像。

所以,他从不高估自己。

随着网上的质疑声愈演愈烈,和支持声几乎吵翻了天。

灵犀在舆论发酵一天后,感觉时机差不多了,便不再沉默。

次日,中午十二点,官方抖音账号发布了一条短视频,正式回应争议。

视频开头,是王昊坐在动画工作室里,身后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哪吒的角色设计原稿。

从最初的传统莲花童子形象,到后来的叛逆少年版本,每一张原稿都标注着修改日期和设计思路。

王昊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语气平静:“大家好,我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王昊。最近看到很多网友和专家对哪吒的形象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们的设计初衷。”

他指着身后的原稿,继续说道:“一开始,我们确实设计过传统的莲花童子形象。面如傅粉、身穿铠甲,看起来威风凛凛。但我们发现,这个形象虽然符合传统,却离现代观众太远了。”

“现在的年轻人,更能理解不被理解的孤独,也更能共情对抗偏见的勇气,所以我们决定打破传统,把哪吒设计成一个叛逆少年。”

“他顶着丸子头,是因为我们想让他更贴近邻家小孩的感觉;他的烟熏妆大眼睛,是想表现他的调皮和率真;他的小短腿和圆脸蛋,是为了突出他的反差萌。他看似调皮捣蛋,内心却渴望被认可!”

王昊拿起一张哪吒的表情原稿,笑着说,“我们不是要毁经典,而是想让经典‘活’过来。哪吒的精神内核:勇敢、正义、不向命运低头;我们一点都没丢,只是用更贴近新时代的方式,把它传递给年轻观众。”

视频的后半段,画面切换到灵犀动画的制作团队。

美术设计师在画板上勾勒哪吒的服饰细节,特效师在电脑前调试火焰的光影,配音演员在录音棚里演绎哪吒的情绪。

最后,镜头回到王昊身上,他身后的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大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

“我们相信,真正的经典,不会因为形象的创新而褪色;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制,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

王昊的语气愈发坚定,“我们希望,这个‘新哪吒’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华夏神话,能让他们在哪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即使不被理解,也要勇敢做自己;即使命运不公,也要努力逆天改命!!!”

这条回应视频上线后,短短一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一千万,点赞量超过两百万。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支持灵犀:

“昊总说得太对了!经典需要创新才能传承!”

“为灵犀的勇气点赞,不盲目迎合传统,敢于做自己!”

“本来对哪吒形象有点疑问,等看完多版本的哪吒后,只能说,灵犀已经很克制了!”

王昊的视频虽然得到了很大一部分路人观众的理解,但并没有让所有质疑声消失,反而引发了‘专家’与网友的隔空论战。

一方为了知名度蹭流量恰烂钱,另一方纯粹是看不惯这帮倚老卖老的东西。

最终这场论战演变成骂战,整整持续了整整三天,不仅没有影响《哪吒》的热度,反而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部电影。

截至5月20日,《哪吒》的猫眼“想看”人数突破50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5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00亿,成为2016年暑期档最受期待的电影,没有之一。

甚至这场骂战还传到了外网尤土碧上,虽然老外根本理解不了华夏怎么能为了一个所谓的形象吵三天,但不出意外也关注了《哪吒》这部影片,毕竟灵犀这家公司已经在全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