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七零,从棺材里爬出整顿家风 > 第224章

第224章(2/2)

目录

陈念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默默把书本收好,跟老师请了个假,然后,不紧不慢的走出教室。

她没有去店里,而是直接去了秦教授家。

秦教授正在院里,伺候他那几盆宝贝兰花。

看到陈念,他愣了一下。

“丫头,你怎么来了?脸色这么难看,出事了?”

陈念点了点头,把店被封的事,跟秦教授说了一遍。

秦教授听完,手里的花剪“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他那张一向和蔼的脸上,瞬间布满了寒霜。

“欺人太甚!!”

老爷子气得浑身发抖,“反了天了!他们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了!”

他指着那块被工商科长说成是虚假宣传的招牌,怒吼道:

“我的字,成了虚假宣传?我秦某人,什么时候成了他们口中的骗子了?”

老爷子是真的动了怒。

这已经不是陈念一个人的事了。

这是在打他秦某人的脸!

“丫头,你别怕!”

秦教授拍着胸脯,下了保证,“这件事,爷爷给你做主!”

“我现在就给市委宣传部的老张打电话!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动我秦某人的干孙女!”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手都有些发抖。

可就在他即将拨出号码的瞬间,陈念却拦住了他。

“爷爷,您别急。”

陈念的脸上,没半点慌乱,反而,异常的平静。

“这点小事,还用不着您老人家亲自出马。”

“杀鸡,焉用牛刀。”

她看着秦教授,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又带着几分狡黠的弧度。

“他们不是说我们虚假宣传,卫生不合格吗?”

“那咱们,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真材实料,干净卫生。”

“爷爷,我记得,您上次带我去拜访的那位省报的首席记者,他最近,是不是正好在首都出差?”

省报首席记者,姓李,叫李援朝。

是个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浑身透着一股子书卷气跟正气的中年人。

他当初写的那篇《下河村精神》,在省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让他对陈念这个年纪不大却极有魄力的乡下姑娘,印象深刻。

这次来首都开会,他还特意去陈记粉铺捧过场,对那味道,更是赞不绝口。

接到秦教授的电话时,他正在招待所里,整理一篇关于首都文化建设的稿子。

一听陈念的店被封了,还是以虚假宣传和卫生问题这种可笑的理由,李援朝当场就拍了桌子。

“岂有此理!简直是颠倒黑白!”

他二话不说,拿起桌上的相机,就跟着秦教授派来接他的车,直奔陈记粉铺而去。

当李援朝赶到时,陈记粉铺的门口,已经围满了人。

有看热闹的街坊有闻讯赶来的学生,还有几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自称街道积极分子的大爷大妈,正对着那张封条,指指点点。

“我就说嘛,一个乡下人开的店,能有多干净?”

“就是就是,看着表面光鲜,后厨指不定多脏呢。”

陈念站在人群里,听着这些风言风语,脸上没啥表情。

她就那么静静的等着。

等李援朝一下车,看到眼前这阵仗,再看看陈念那张写满委屈跟无助的小脸,心里那股子火,噌的一下就烧得更旺了。

“陈念同志,你别怕!”

他走到陈念面前,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有我们在,谁也别想给你泼脏水!”

他转过身,对着那几个还在嚼舌根的大爷大妈,厉声喝道:

“你们几个,是哪个单位的?谁让你们在这里胡说八道的?”

那几个大爷大妈被他这阵仗吓了一跳,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援朝没再理他们,而是举起手里的相机,对着那张刺眼的封条和周围那些看热闹的脸,“咔嚓咔嚓”,就是一通猛拍。

然后,他走到了店门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各位街坊邻居,各位同学!”

“我是省报的记者,我叫李援朝。”

“今天,我就在这里,给大家做个见证!”

“我倒要看看,这家被誉为下河村精神的代表,被我们省里领导亲自肯定的明星企业,到底是怎么个卫生不合格,怎么个虚假宣传了!”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跟一块巨石,砸进了人群里。

所有人都愣住了。

省报记者?

下河村精神?

明星企业?

这信息量,太大了。

就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陈念走上前,手里拿着一把大铁锁的钥匙。

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了那把锁,推开了店门。

“李记者,各位街坊,里面请。”

“我们的后厨,二十四小时,随时欢迎大家参观检查。”

她的声音,清脆又坦荡,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人群骚动了起来。

第一个走进去的,是李援朝。

他身后,跟着那几个胆子大的学生和一些好奇的街坊。

当他们走进那个传说中肮脏不堪的后厨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宽敞明亮,干净得不像话。

地面是用青砖铺的,每天都用清水冲洗三遍,干净得能照出人影。

灶台是用白瓷砖贴的,擦得锃光瓦亮,一点油污都看不见。

所有的锅碗瓢盆都分门别类的摆在货架上,整整齐齐,在灯光下闪着光。

墙角那几个用来装汤底跟调料的大瓦罐,都用红布封着口,上面还贴着标签,写着生产日期。

最让人震惊的,是那个专门用来洗菜的池子。

池子分了三格,一格粗洗一格精洗,最后一格,还要用流动的清水,再冲洗一遍。

那标准,比很多国营大饭店的后厨,还要严格还要干净。

李援朝看着眼前这景象,手里的相机,就没停过。

他一边拍,一边不住的点头,嘴里赞叹着:

“好!太好了!这才是我们人民的企业该有的样子!”

那些跟着进来的学生和街坊,也被震撼了。

“我的天,这……这也太干净了吧?”

“比我家的厨房都干净!”

“就这还卫生不合格?那工商局的人,是眼瞎了吗?”

就在这时,一个眼尖的学生,指着墙上挂着的一个小黑板,惊讶的叫了起来。

“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那小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笔,清清楚楚的写着一行字:

“今日采购清单:五花肉十斤,购于国营肉联厂,单价七毛五;小青菜二十斤,购于东郊菜市场,单价一毛二……”

每一笔原料的来源单价数量,都记得一清二楚,旁边还附着当天采购的发票。

透明公开,坦荡得让人咋舌。

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所谓的卫生问题,所谓的虚假宣传,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赤裸裸的栽赃陷害!

李援朝拍完照,收起相机,走到陈念面前,重重的拍了拍她的肩膀。

“好样的,陈念同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