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看人(二)(2/2)
从前沈乐妍就见过用这种方式做成的壁饰,远远看去,倒也有几分国画韵味儿。
杨小五见她答应得爽快,心中自是高兴,转身要走时,见沈乐妍还站在那儿,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又奇怪地往街上看了一眼,“这有什么好看的?”
沈乐妍正要开口,眼角斜见从南至北走来一个青衣少年,身量高高瘦瘦的,怀里似是抱着几本书,顾不得回杨小五的话,就条件反射转头朝来人看去。
杨小五正等着她回话呢,话音落地一会儿,不见她吭声,顺着她的视线跟过去一瞧,她正认真地盯着人家看。
把那抱着书本正赶路的少年,看得别扭地低了头,快步越过两人,飞快地走了。
杨小五顿时无语,“你又不认得人家,盯着人家看个什么劲儿啊!”
沈乐妍也有些尴尬,因为她今儿铁了心要拿出个明确的态度,所以才对对照比较这件事,格外上心,以至于有些心切了。
赶忙笑着掩饰,“看街景嘛,当然也少不了看人。”
杨小五再度转头四下看看,还是啥稀罕都没有,沈乐妍却还是那一副并不打算走要看到底的架式。也懒得多问了,丢下一句,“奇奇怪怪的,这街这人有什么好看的?”
转身就走了。
沈乐妍目送他走出十来步,眼角斜见侧前方又行来一个魁梧高大的青年,连他进了哪间酒楼都没注意到,就又顺势又看了过去。
杨小五晃着身子回到雅室的时候,苏七少爷正拉着裴鸣宣立在窗子侧后方朝外头看着,见他回来,苏七少爷敲着手中的扇子笑问,“那位沈家姑娘在那里做什么呢?”
杨小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手端起一杯热茶,一边往嘴边递一边嘟哝,“谁知道啊,奇奇怪怪的,说是看街景,可那眼专往人身上招呼……”
这边居高临下,看得可比凡事不怎么上心的杨小五看得清楚明白得多。
苏七少爷一听这话,眼睛斜着轻抿着唇,神色平静,居高临下看着窗外,一时倒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的裴家三少爷,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这么说,沈家姑娘明着是看景,实则是看人……”
又斜了眼仍旧盯着外面看的裴三少爷一眼,敲着手中的扇子轻笑,“这位沈家姑娘倒是个妙人!”
裴老太太的意思虽然没有挑明,可是世家里头,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不但知道裴老太太的意思,还知道沈家直到现在都稳坐如松。特别是这位沈姑娘,跟个没事人似的,这反应落在外人眼里,那就是无所谓,或者说瞧不上。
这个时候,沈家姑娘跑到大街上看人,其用意自然不难猜!
杨小五才刚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并没有什么倾向性,一听苏七少爷这略带几分揶揄的话,倒奇怪了,“她怎么妙了?”一边说一边端着茶盏踱步过来,倾着身子往下看,“她在看人?看什么人?这大街上又有什么人可看?”
苏七少爷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把他拉到窗子侧后方,确认下头的人看不见内里的人,又斜了仍旧一言不发,幽幽盯着外头的裴鸣宣,带着几分畅意轻笑,“哎呀,再想不到咱们池州府第一家的裴三少爷也有今天!今儿当浮一大白!”
杨小五就更莫名了,看看苏七少爷,再看看裴鸣宣,又垫脚勾头朝外头遥遥望了一眼,奇怪地问,“这和裴三哥有什么关系?”
苏七少爷就无语了,“小五,人都说聋子的耳朵才是摆设,我看你这耳朵比聋子还不如,你整天都想些什么?”
杨家和裴家还有亲,不说要比苏家消息更灵通,最起码也不会比苏家差。可是这个杨小五竟然像是一丝都不知情似的。
不过,想到府中影影绰绰提及的,杨二夫人似乎也打过这个沈家姑娘的主意的话,苏七少爷又带着几分感慨道,“也得亏你从来不使心。”
杨小五还是一脸懵,“什么上心不上心,使心不使心的?”
得!一见他这样,苏七少爷也懒得再说了,无奈地斜了他一眼,转头看了看唇线比方才明显紧绷了几分的裴鸣宣,一掌拍在杨小五肩上,笑,“今儿难得我心里畅快,咱们可要好好喝一场。”
这话正合杨小五的心思,高兴地一捋袖子道,“是啊,三哥回来了,我也高兴,是得好好喝一场!”
可是裴家三少爷却并不怎么高兴,见沈乐妍还执着地站在那里,忍了几忍,终于忍不住,扬声叫汤圆进来,提笔唰唰写下一行字,示意汤圆送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