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杨二夫人的心思(2/2)
从这点儿来说,杨家可比裴家要强得多!
杨二夫人好容易找着自家的一丝可取之处,心里头的那点子愧疚顿时消散了,大舒了一口气,叫周妈妈套车往裴家去。
她打算再去探探裴老太太的态度,但凡她稍稍不那么热呼一下,杨二夫人就准备动手!
虽说此举可能惹得裴老太太有些不快,可为了给小儿子将来上进,为了给小儿子娶个合心意的媳妇,杨二夫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再者说,没有你家不拿个准主意,也不许旁家人动心思的道理!
杨二夫人早先动的那一回心思,只是自己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自己还没拿主意,紧接着就出了沈乐妍落水的那档子事儿,杨二夫人当时为着面子,也是对沈乐妍并不怎么了解,立时就打消了念头,并没有和外人提过。
周妈妈当然也不知情,还以为她是因高家的事儿,要去裴家说道呢,就笑,“太太,不过一个小小的高家,那还是一个小小的庶女,这事儿咱们自家就能办,哪还用得着再去搬裴家人?”
高家这件事,杨二夫人初听到的时候,就存在心里了。只不过那会儿只顾说铺子,倒忘了说了,反正这是小事一桩,也用不着多费口舌,直接去高家说一声,让他们自己个看着办就是了。料他家也不敢为着方家一个庶出的姑娘抹杨家的面子。更何况,这事儿人家沈家可占着理呢!
也没说破,只朝周妈妈摆摆手,“不是为了这件事,我另有事寻裴家老祖宗。”
裴家和杨家是姻亲,往常也是常来常往的,周妈妈也没多想,立时吩咐下去,点了两个大丫头,随杨二夫人去了裴家。
裴家今儿倒是有一件喜事。只不过这喜不喜的,还得看对谁来说。
对整个裴府和裴老太太来说,都算是小小的喜事一桩,对于裴二太太范氏来说,则是糟心得不能再糟心的糟心事儿——六月里动身往京中去的顾姨娘有喜了!
虽说才刚刚一个多月,但是顾姨娘是想着老太太这回之所以派她去京城,就是为了给范氏添堵!
老太太这么抬举她,她咋着也不能让裴老太太失望,所以身子一确诊,就忙忙地送信回来,在她看来,这是给裴老太太壮声威的意思。
哪怕老太太瞧不上这小小的声威,有给范氏添些堵也是好的!
事实上,裴老太太也确实高兴,却也不完全是因为范氏堵心而高兴,老太太的心眼还没那小,她更多是为了家里又添丁进口高兴。虽说是庶出,也是裴家儿孙!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裴老太太还是懂的。裴家的兴旺,不止靠嫡支,庶出的子孙若是出息了,对于裴家一样有益。
就拿如今裴家庶出的三老爷四老爷来说。
早已不在人世的陈姨老太太所出的四老爷虽然资质平平,但为人也算勤谨上进,裴老太太也不惜给他添助力,眼下虽说只是从四品的官职,但是只要他自己上进,政事上勤谨不昏头,将来的前程也不用他多费心。
庶出三老爷是裴老太太格外厌恶的秦姨老太太所出,聪明是聪明,就是和他的生母一个样儿,只在小处聪明,又不大肯吃苦,只想着抄近路走捷径,裴老太太虽说没过多照拂,但也没有刻意地压过他。
对庶子如此,庶出的孙子孙女也是如此。
杨二夫人到时,裴大太太闵氏裴三太太杨氏,还有裴四太太张氏都在老太太的屋里正说着这件事儿。
杨二夫人见裴三太太杨氏,也就是她嫡亲的小姑子一脸尴尬心虚地陪着笑,心下微叹着,这个小姑子在家的时候倒也不是个特别拎不清的,怎么嫁了人就昏了头?
范家再有权势,那也是裴家的姻亲。范家便是照头,也是照着裴家。照着裴家就是照着裴老太太!
莫说范氏眼下不肯尽心,便是肯尽心,最后也得过裴老太太这一关。裴老太太若是不许,事情就办成了,也等于没办成。
当然,若范氏不这么昏头,敢明火执仗的和裴老太太别苗头,那也算。老太太虽然心中不喜,也不会刻意的拦着,可是范氏敢使那等不入流的小手段,朝裴家孙辈这一辈最出色的儿孙下手,老太太哪能不恼?
老太太一恼势必要拦!
不然,开了这个头,裴家家大业大的,那些有别样的心思的人,能不心动?人人都敢生这样的心思,裴家哪还有安生的日子过?
原先这话,在这个小姑子回杨家打探裴三少爷行踪的时候,杨二夫人就隐晦地劝过,可是裴三太太杨氏一味的听不进去,说多了就要恼,杨二夫人也懒得多费口舌了。
如今,果然叫她猜着了。
杨二夫人心里叹息着,笑着给裴老太太见了礼,一边落座一边和裴老太太笑,“我说呢,我们家今儿怎么冷不丁地就有一桩大好事儿砸到头上,原是老太太这里有喜,捎带了我们一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