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门贵女 > 第一百八十六章果然没死

第一百八十六章果然没死(1/2)

目录

家人来时就商量好了,到了府城,先打听一下黄章记的位置所在,去黄章记看看他家的生意如何。

在客栈安定下来之后,沈老二便借着闲话,问起客栈的小伙计来。

客栈小伙计还以为他们是慕名来买糖的,不但详详细细地与沈老二说了黄章记的所在,还特别感叹地和沈老二道,“自打裴家老太太过生辰用了他家的糖之后,他家的名声可算是一夜之间传遍了池州府呢。生意红火得很,那糖的售价儿也是节节攀高。这黄章记的掌柜嘴严得很,好些人想打听他家进货的门路,都没打听出来呢!”

沈老二听了心里是即高兴又不是滋味儿,辞了小伙计回到客房和沈乐妍自责道,“都怪我。要不是我一时昏了头,和黄家签了那个契子,凭着咱们家的糖在府城的名声,新的销路也不用愁。”

沈乐妍虽然猜自家的货物受欢迎,却没想到受欢迎到这种程度。

见沈老二自责,她反倒笑了,“爹也不用这么着。咱们家货物的名声,说到底也是黄记帮着打出来的。这也是爹的功劳呢!”顿了顿她接着说道,“要不,咱们把这糖是咱们家做出来的这件事,给散出去。那些想打货的人物,若是有心,会主动找上咱们的。”

沈老二有些犹豫,“这样好吗?咱们可是和黄家签了契子的。”

暂停供货这件事算是双方都有理,可是他们要是给旁家放货,有那契子在,就是自家单方面的毁约了。

沈乐妍见沈老二犹豫,就又笑了,“大不了,咱们自家来开铺子。黄记只说了不让卖给旁人,可没有说不让咱们自已家来开铺子!”

这个沈老二倒也想过,就是他皱眉瞅着窗外人声嚷嚷的街市,总觉得自家一个农家人突然到的府城来开铺子,摊子一下子铺得太大。

把这话和几人说,沈乐妍便就摆手道,“那等我们明儿先去黄章记看看再说。”

沈老二也同意。

次日早饭后,一家人问准了黄章记的位置,一径往黄章记去了。

池州府和国朝大多城池的格局类似,也是东贵西富,南北皆是平民的居所。黄章记就座落在池州府西南方向的次街上。门脸儿不算大,三间开门儿,但门前整洁的地坪和门头上金光闪闪的簇新黄铜匾额,以及精气神儿十足的揽客小伙计,还是昭示着这是一间生意红火的铺子。

沈老二一家人到时,铺外门已停着三四辆的车子,不时还有跨着篮子的妇人们从铺子里进进出出的。

一家人在外头立了一会子,沈老二带头进了铺子。

铺子里的小伙计十分热情的迎上来,满脸堆笑,“哟,客官买什么?”

第一次到合作方的铺子去探人家底细的沈老二,心底里还有些别扭和发怯的。底气不足地道,“买糖。”顿了顿又说,“听说你们家的糖是京城来的货物……”

小伙计倒是瞧出来了,心下还以为他们是农家人,第一次进这样的铺子,心头不自在呢。忙热情地接话道,“是啊,确实是京城的新坊子里来的货物,莫说是咱们池州府的独一份儿,便是整个中南路,也算是头一份儿了。”

沈老二心说,要不是他昏了头,你们能做这独一份儿的生意吗?

问了几样糖的价格,麦芽糖普通些,一斤售价四十五文,牛皮糖各个口味的儿价钱并不相同,从五十五文到六十五文不等。除了普通包装的,还有一些看起来颇是体面的礼匣装的,一匣子更是达八九十文。

沈老二拎着半斤糖从铺子里出来,看了看沈乐妍苦笑道,“他们这折合起来,一斤最少能赚二十多文了,这还叫利薄?”

沈乐妍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感觉。黄章记能卖高价儿,那也是他家的本事。看看天色还不算太晚,便和沈老二道,“爹,咱们再去买些酒曲吧。至于其它的,等回到家再细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