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挑唆(1/2)
沈老大一离家,马氏在家坐了一会儿,也不忿地跟了过来,却没去老沈头的院子,而是抬脚去了张氏那里。
老四两口子原在歇午,老沈头一来,又摆着那个神色,倒也不歇了。正在那里猜老沈头叫老大过来到底有什么事儿。
正说着,马氏过来了。
张氏之前得了马氏不少好处,也常听马氏在她面前炫耀沈乐瑶如何,沈老四则是没有之前合伙做粉条的事,还和老大走得更近一些。有了合伙做粉条的事,就更和沈老大是一体的了。
后来倒和张氏说了家里之前发生的许多事,包括做粉条那回,他替老二一家往里填银子的事儿。
有马氏敲着边鼓,张氏也嫌那两个哥哥嫂子待她薄,就对两家心存了怨气,再有一个前程似锦的侄女儿勾着,自然和马氏亲近起来。
见她面带地气色地来了,忙亲热地迎进屋,嘘寒问暖的。
直到此时,马氏心里头才算有了一点点舒畅,忙把沈乐瑶有了身子,以及想叫大家去贺她,老二两口子多么的不情愿,老沈头又怎么偏心等话一一道来,气道,“你说说,再偏心的总也要有个度。怎么他们两家做什么都是对的,咱们做什么都错的?”
比起张氏没嫁来之前那些事儿,张氏对她亲自经历的事儿,记忆更为犹新,也更生气。
这些事里头包括,沈老二腻腻歪歪地不爽利,不肯一口应承给她家番薯苗子;更因陆氏呛沈陈氏那话,她觉得是呛自己的,而大为着恼。
再有沈老二找来和沈老四因番薯苗拌嘴,老沈头当着她的面儿发作沈老四。
以及没多久前,老二和老三来给老沈头种梅豆角丝瓜时,沈老二当着她的面儿喝斥沈老四的话。
虽然这件事,事出有因。可在她嘴里,那因根本不算是啥大不了的因,倒是沈老二的发作,她委屈得紧。
抓着马氏的手,把这早和马氏说过几百遍的事儿,又一一诉了一遍儿。这才气道,“是啊,人家都说,皇家爱长子,农家疼幺儿,咱们家倒是掉了个儿。长的也不爱,小的也不疼。倒是中间的那俩,做什么事都是对的!”
这些事这些话没有一处不合马氏的心意的,忙忙地说道,“可不是。你瞧咱们办个一丁半点儿的事都是错的,那妍丫头又是这样又是那样,比村子里最会闹腾的丫头都出格,他竟然还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说到沈乐妍,张氏也撇嘴,“我看,这些侄子侄女里头,就数她最惹人厌。前儿她还敢和大嫂隔墙对骂呢,旁家的孩子,谁敢啊!”
这还是种梅豆角时发生的事儿。
马氏就更舒心了,飞快接着哼道,“都是她那好娘教的,一肚子坏水!”说着又说起陆氏抓着沈乐松不放的事儿。
这件事,陆氏早说过,马氏有马氏的理,她有她的理。自己也不算完全占着理,也不算完全的错。
但在马氏看来,这是陆氏头上第一等天大的错事,“偏娘还怕爹偏着他们,你说说,往后咱们两家可怎么活啊。”
妯娌俩把各自的委屈相对诉了好大一通,自各都觉舒畅了不少。
说过一会子话,马氏就说,“咋他们那个样子,老四还要替他去干活?”
这件事并不是老四洞议的,是张氏先瞅在眼里的,也是她攀扯老四去和沈陈氏说,想借机挣几个钱。
但她才刚和马氏互诉了衷肠,这话就不好明说了,只打掩护道,“爹娘说我们才刚分出来,手里没钱。他那里的钱,叫别人挣了也是挣,还不如自家人挣了。这才伸了个头。”
马氏就撇嘴,“一天二十文,莫说这大热的天,就是不冷不热的,也不值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