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考校(2/2)
一口气写了满满一院子字。
她一边写李老太爷一边看,等她写完,他也看完了。迎着沈乐妍期盼的目光,他傲然冷哼了一声,拒绝点评。
双手负手在身后,开始考校释议。随意抽了一段文字问她道,“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这话何解?”
沈乐妍答,“自高祖辈起,接下来有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这就是九族。”
李老太爷再问,“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这话何解?”
沈乐妍先答,“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李老太爷沉着脸重重咳了一声。
沈乐妍忙正色道,“话说唐朝有个刘宴,被举为神童,才七岁就担任翰林院的‘正字’官职。刘宴虽然年幼,可已经做了官。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应该像他一样,刻苦读书。”
李老太爷咳了一声,再问,“‘正字’做何解?”
“官名,主管校正书籍。”
李老太爷接着再问,“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话作何解?”
沈乐妍先是中规中矩地答了,然后忍不住说道,“狗守夜,鸡打鸣,蚕吐丝,蜂酿蜜,这都是本能,和学不学的没啥关系。”
李老太爷又赏给她重重一咳。
沈乐妍只得又规规正正地站定,等着他提问。
她早说了释义对她来说简单得很,是以李老太爷有问,她立刻就有答。
以至于越到最后,李老太爷的目光越来越锃光发亮,答完最后一句,沈乐妍正想说旁的话,一抬头瞅见他这贼亮贼亮的目光盯着自己的头,忙护了头说,“李家叔爷爷,你不会想劈开我的脑瓜子瞧一瞧吧?”
她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个真正的学子,所以拒绝喊夫子先生之的类,听着怪别扭的。
还真想扒开她的脑袋一探究竟的李老太爷,被猜中心思,顿时大咳起来,没好气地喝她,“我劈开你的脑袋作甚?”
沈乐妍就呵呵地一笑,“开个玩笑嘛。”
“胡闹!”李老太爷斥了她一句。
沈乐妍忙规规矩矩地站定,不一会儿忍不住斜了斜他说道,“李家叔爷爷,你才刚是不是漏了一段没问啊?”
不等李老太爷问话,她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诵道,“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不是说不收女娃儿么?书上可是说了这些女子比男子还强呢!
李老太爷气得面皮抖了几抖,转身去了讲案那里,提笔沾墨,大笔一挥,然后拿起纸就走。
沈乐妍眼尖地瞧见那纸上是个大乌龟,忙颠颠儿地跟了出去,道,“那是我爷爷和您开玩笑的,哪用真的这样?”
见李老太爷不但不理会她,反而进了他自家的院子就向李稹元的叔祖母要了早备好的浆糊,糊在纸上就往背上贴。
沈乐妍可真的急了,忙道,“我替您,我替您,行了吧?”
这些老头们也真是的,做起事来,幼稚又执拗。怪不道人常说,老小孩啊老小孩儿。
原正往外走的李老太爷脚步一顿,一双眼锃光发亮地瞅着她,“你真的愿意替我?”
沈乐妍警惕,“难道你和我爷爷除了打赌背纸王八,还有别的事吗?”
李老太爷断然摇头,“没有!”
沈乐妍就舒了一口气,看他那晶亮的眼神儿,还以为这里头有别的坑呢。
即然没有,他又执意要如此,只得点头,“成吧,我替您!”
李老太爷毫不客气地把纸王八糊到她的背上,好像晚一刻,她就会反悔一般。
沈乐妍欲哭无泪,所以,你方才那些坚持都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