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琐事(2/2)
卫氏笑她,“和你不相干的事,你有啥不放心的?倒是我们这些相干的,早先没眉目的还知道问着,如今有了眉目,反而不问了。倒叫我不好和你张嘴了。”
丁氏就笑她说,“这有啥不好张嘴的?要叫我,我就直说了。大侄女相看准了人家,快准备钱吧。”
说得大家都笑。
陆氏急急地问,“当真瞧定了,是哪个村的?”
卫氏就笑了,“和你们家还有些渊源。”
见陆氏发怔,她就笑,“你大嫂她娘家那个村儿的。马村!”
陆氏把一圈子人瞅了一遍儿,笑道,“这可是真是没有想到。”顿了下她又忧心地说,“这家人的秉性怎么样?可得瞧准了!”
卫底就笑,“一个村的,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哪能家家都和你大嫂一样?”
陆氏就悄笑道,“你们还别说,我还是真因为她,心里才有些打鼓呢。”问准了日子,说是六月末行小定,便说,“我记下了,到时一准儿得来。”
说着,又把这些天家里的事儿,特别是张氏的事儿,简简的与亲娘嫂子弟媳说了,道,“松哥儿的事便也罢了。她有她的理,我有我的理。就是这老四媳妇,连个影子都没瞧见呢,我就得罪她了。”
陆柳氏便道,“可能是新媳妇年纪小,心里没成算,叫人家骗住了。她要远着就让她远着,只要不挑事不生气,不理会就是了。”
陆氏点头称是,接着又说起往前秋上的事来,自然把沈乐妍这两天一直不停地催着建坊子的事儿说了,“我和他爹都怕建了坊子白花钱,再挣不到她钱。是她说,便是挣不到钱,也能给她哥哥娶亲用。我瞅着他爹像是叫她说动了,等秋上锄过头一遍草,就要动手。”
陆柳氏等人先是惊讶,接着又笑,“确实,柏哥儿也满十四了,不两年就该说亲事。那娶亲的屋子是该准备了。”
丁氏还说,“要说番薯,我们镇上今年种得还不少。一是这东西虽然价贱,确实能饱肚子。二来,去年他哥俩给人家做粉条,也有人见着这东西能挣钱,虽然去年没挣上,今年应该不会完全的丢下。”
这个陆氏一家往镇上来的时候,也沿路看了各村的田。番薯却是和去年差不多的情形。
当下就说,“那回家再想想,若是要建这坊子,到时候可得买青砖。”
陆青山插话道,“买青砖还不好买?你们村往东,有个大杨村,那村里的土坡子比你们那里要宽要长得多。听说村里起了几个土窑烧砖往外卖呢。”
大杨村离这边儿大概是十五六里的样子,虽说有些远,却也比自家烧青砖要来得快些。
陆氏和沈老二当下记在心里,说回家合计合计,再去那大杨村看看。
吃过午饭,一家人将要家去时,陆青山立时和他们一道回家,把番薯苗子剪了足足的四亩有余,拿湿麻袋盖在上头,急急的走了。
沈老二看着余下的苗子,和陆氏道,“要不,去和四叔说说,让他家的人过来的剪走?”
“成。”陆氏应了一声,见才半下午,她和沈乐妍说道,“你们先回家,我去寻些茄子苗青椒苗种上。”
一分的蒜头收回家后,地就空了下来。还有番薯育苗的半分田,这番薯苗子剪了后,余下的东西也没用了,也该毁了好种上些白菜之类的菜,好秋冬吃。
陆氏跑了好几家,寻了十来棵茄子苗子,二十来棵辣椒苗,大葱种子,萝卜种子,芥菜种子等。
第二天,一家人忙了一天,才算把菜园子里琐琐碎碎的活儿做完。紧接着又忙了三四天,夫妻俩把秋上第一遍草锄了一遍。
吃过早饭,沈乐妍蹲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边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边催沈老二,“爹,你该去大杨村问问那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