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麦收(三)(2/2)
陆氏摇头,“这倒没和我们说了。就是不知道见了爹和大哥大嫂的面儿,还会不会再提。”
老沈头立在原地默了一会儿说,“那行,我心里有数了。”
正这时,老四两口子也拉着麦子车到了场子里,他便扛着杈杷去摊麦子。两家的场子都挨着,老四两口子自进了场,到卸下麦子再走,都没和陆氏打个招呼。
陆氏当然也只作瞧不见。
不一会儿,在他家场边儿上马氏家也拉来一车麦子。
陆氏是听孙长发家的提过一句,马氏家今年收麦子四处拿钱找帮工呢,却不知道她家找的帮工是谁,待看到那赶车进场子的李墩子。
陆氏就是一阵的闷气,马氏这是故意给她上眼药的吧?去年冬上,自家和这李墩子动了那么大一场气,她做为近亲,不说让她同仇敌忾了,竟然还使这样的人到她眼前晃悠。
当下就把身子一转,背过身去。
那李墩子和他婆娘也朝这边冷哼一鼻子,边帮着卸车,边说,“越过人家把人家的亲戚儿子抓在手里,这叫人说什么好呢。怪不道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不,还没多久呢,那层伪善的皮可就遮不住那嘴脸了。”
正说着,还是穿着缎子衣裳的马氏扛着杈杷来了,忙挑着声音说,“哎哟哟,都快别说了。人家呀,可是委屈死了呢。”
陆氏只是背着身冷笑,不理会他们。也使眼色不让几个孩子搭腔。
几人说了一会子,见这边儿没反应,悻悻闭了嘴,李墩子和他婆娘赶着车走了,马氏翻了两杈子麦子,就扔在那里,到场边的树荫里歇着去了。
闷坐了一会子,大概是嫌没趣儿,一扭腰就去别家的场子里和正在闷头忙碌做活的妇人们说起闲话来。
听着她挑着嗓子的显摆声,陆氏反倒笑了,“往后要真个没人听她说话了,她可怎么活?”声音落地好一会儿,不见大女儿搭话,陆氏不免偏头看她,见她正绷着脸,大力翻着麦子,当下还以为她为方才的事儿生气了呢,便忙说她道,“妍丫头,你可不能再去和那李墩子吵。你二舅说得对,他那人看起来就挂着几分凶相呢。”
这样的人,还是能避一下就避一下,反正吃两句怪话儿也死不了人。
沈乐妍却是停下手,抬头正色看着她说道,“娘,你说四月里祸祸咱们那番薯苗子的,会不会李墩子他们一家做的呢?”
这个陆氏和沈老二也猜过,不止是他家,就连村里头,和老二家略微有些过节的人家都猜到了。甚至连那个西张村的朱家人也猜了。
可当时沈老二说,要真是李墩子家做的,他会只祸祸几棵苗子?
不把自家那番薯地给祸祸完,他会肯干休?
沈乐妍当时也听两口子说了,因为大家更偏向猜着是谁家的娃子淘气手贱给拽了几根,也没再多想。可方才听李墩子夫妻俩那话头,似乎对自家还颇有怨气,就又觉得是他们家人干的。
陆氏听了,眉头紧紧皱了几下,再次叮咛她们,“往后你们可别和他家的孩子往一块儿凑。没得又要多生闲气!”
至于女儿猜的,她等沈老二几个割了一晌的麦子,中午下了晌回到家后,避了杜家人和沈老二说了。
沈老二也皱眉皱了半晌说,“要是这样咱们就警醒些吧。”
这样沾上就甩不掉的鼻涕虫一样的人物,他也不想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