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奇怪(2/2)
说得沈乐妍忍不住噗嗤嗤笑起来,笑得沈老二发窘,抬脚往外走,嘟哝着,“反正打死我也不再种了。”
沈乐妍便在他身后笑说,“可是今年咱们一冬天就能把哥哥娶亲的给攒够了呀,你再种旁的,哪有这么些钱?”
沈老二往外走的脚又停了下来,回头看着沈乐妍,恍然说,“你说的也是这么个理儿。”
沈乐妍笑说,“哪是我说的呀,这是爹说的。”
沈老二搓着手笑起来,下一刻又皱起了眉,“可是咱不会育苗子啊。”
沈乐妍心说,我会呀。嘴上却道,“这有什么难的呀,要真不会,把整个的番薯早些种上,等它出了藤子再剪就是了。剪下的藤子不就是苗子?!”
沈老二顿时觉得这闺女的脑瓜子比他灵得多,大掌一拍做了决定,“那成,就这么着吧!”
陆氏原先也不愿意再沾这东西,可女儿说的也是个道理,今年做熟了,明年再做,不更熟了?哪还会发愁呢,也就没吭声。
雪后不几日,几家的番薯都磨了完浆,沈老二家的淀粉有些已经干了,大家又重新起了灶开始忙活起来。
进了入腊月里,也一脚踏进二九天。滴水成冰的天气,做粉条最适合。粉条子从冷水缸里拎起一会儿就上冻,冻过之后,不但特别筋道,而且冻过一夜之后,把上面挂着的冰霜敲下来后,水份减少,干得也快。
大家做得热火朝天的,直到沈老二把家里的淀粉做完了,要去给沈老三家做的时候,沈陈氏和马氏一道来了。
沈老二虽然不怎么待见马氏,但她是大嫂,又上自家来了,招呼还是要打的,“娘,大嫂,你们怎么得闲来了?”
马氏就冷哼了一鼻子。宝山媳妇虽然没说和她来沈老二家求证的事儿,可马氏后来听说宝山媳妇是先拎着蓝子来沈老二家,然后又去了她家挑刺。哪能猜不着?
就如陆氏说的那般,她是没事没非的,还想找老二家的麻烦,看老二家的笑话儿呢,如今沈老二在背后指点人家说自己家做的粉条不好,这种气她能受得下才怪。
当下到街上置了两块豆腐去了沈家老宅,在老沈头两口子面前,诉沈老二的不是,“爹还说,老二是诚心的教呢,我看他呀,是瞧不见其它兄弟一点的好!教那手艺兴许也不是真心的,要不然,咋会在背后专拆我们的台?我们做的不好,就他一个人做得好?还有,我们做不得好,那手艺也是他教的?”
“再说,我们这些做得不好的,粉条子都卖出七八百斤了,他那个做好的,反倒没人肯要了。”
这是沈老大刚把沈长生和宝山家的,连带他们收的那番薯做成的粉条子,都卖了后,才发生的事儿。
老沈头虽然嫌大儿子四儿子做活不肯下力,但见他们顺顺当当地卖了货,除去买番薯的钱,还净赚二吊多,一家分得一吊挂零。
心里也头替他们高兴。听了马氏的话就说她,“那也是你猜的,你亲耳听见老二说那话没有?再说,你们做的那东西,我尝了,比老二新做出来的,还没冻,还没晾干的那种,还不筋道。是不如老二做的好!”
沈陈氏见老沈头自打开始就一味的替沈老二说话,就不大高兴了说,“他做的好,他咋没卖出去啊。你别一味的偏着他。”
说罢就和马氏往沈老二家,要派沈老二的不是,听见沈老二招呼,张嘴就问,“老二呀,这几天你家的粉条子又往外卖了没有?”
她不提还好,一提沈老二就愣了,和孙长发并沈老三说,“这倒也是啊,县城那个黄记,早先隔了三天就要二百斤的粉条。这回怎么隔了这么久还不要货?”
马氏就把脸扭到一旁,兴灾乐祸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