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老宅分家(2/2)
孙氏更是梗着脖子谁也不看,只管大声嚷嚷着:“俺没钱,让俺咋出?”
李老二则是看向李老三道:“要说出钱,也是该当的,就是我们手头可没有老三宽裕,要不老三先垫上吧,等我和老四手头有了,再慢慢还!”
老李头有些失望地抬起眼皮撩了他一眼,加重语气问,“你说的那是个正经的路数?”顿了下,他木着脸道:“这事也不你们说,我做主了。这几年,我也算帮衬老三了,老三那头也宽展些,就多出些。你们兄弟三个,他占四份,你和老四,一人顶三份!”
孙氏不服气张嘴要说话,李恬三爷爷就重重一哼,没好气地喝道:“你爹分得这么明正公道的,谁要再敢多说一句,就给我滚出去!”
李恬二爷爷也道:“你们没钱,那就去挣!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老三分家的时候,不也没钱?”
孙氏可不服气了,张嘴就顶了回去:“那老三早分出去这几年,赚的可都是自己个儿的,我们呢,比他多在老宅多填了好几年呢!”
李恬二爷爷也恼,没好气地喝道:“那你咋不说,你还靠着老宅嫁了一个闺女,还得一座房子半片院子呢?老三有啥?”
一句话把孙氏堵了个没词儿,气杠杠地撇过头不吭声了。
李恬对老宅的事儿,并不怎么关心,最重要的是,她再关心,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李陈氏再可气,总是老李头的媳妇,李老三的亲娘,他们根本做不到狠心不管。而且从人情舆论的角度来说,真要横了心不管,还得招人闲话说嘴。
所以还得是这个让人有些憋气的结局。
即然这样,干脆不管不问了吧。反正事又没压在她肩头,干脆就躲个清闲呗。
倒是宋大海听说了老李头的决定之后,和她商量:“要不,咱们这头也出一份银子?那总是你亲爷爷。”
要是没老李头,宋大海指定不会说这个话,可现在明着有他一份儿,也不好不管不问。
让李恬气闷的就是这个,亲爷爷,她是得管,也想管。可关键有一个不想理不想管的李陈氏。若不管,亏着亲爷爷了,进一步说,亏着她爹的亲爹了,好似挺不孝。若管呢,又让李陈氏顺带得了好处,心里又不忿。
她兴致缺缺地摆手道:“这事儿甭和我商量,要不,你去问亮小子吧,他现在也大了,也该学着理一理人情世故了。”
宋大海当真就起身去找李长亮商量去了。
要是这事儿由旁人做主,李长亮下意识肯定就俩字:不管!
可这回李恬让他全权做主了,隐隐还有一股子逐渐放权的意思,他做起决定来自然就比前慎重得多。
自己个儿纠结了大半天,一咬牙和宋大海道:“要不就出吧,就当为长安那小子铺路了!”
宋大海因他这话,倒有些欣慰。懂得妥协,就意味着长大了。赞赏地拍了拍他的肩头,俩人又商量了一个具体的数额:五两银子,然后由李长亮踹着银子去了老李头那里。
老李头初开始死活不收,最后见李长亮要恼了,就妥协收了三两。并道,反正他和李陈氏年岁都大了,也没多少年好活,新屋子也没打算盖多好,能撑个十几年就足够了。
李长亮也没多说,握着余下的二两银子抬脚回来了。
过后没两天,李月莲知道了这事儿,匆匆赶回来,硬是塞给老李头十两银子,又出面托了李恬二爷爷三爷爷家几个堂兄出面,帮着张罗盖屋,到李恬那里坐了坐,又急匆匆地回去。
虽然时下已是五黄六月的流火天,并不适合起屋盖宅的,但老李头却不想再拖下去,而且眼下倒正是个农闲的空子。
于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宋大海和何明在周边的村子里跑了一圈子,张罗了一批人手,五月十二就开始动工打地基。
新屋子盖了一个月,晾了一个月,等到把篱笆墙扎好,里里外外收拾得强强能进人的时候,已一脚踏入八月里。
长安和梦生那俩小子六月中回来一趟,拜谢过师长,又在家歇了半个月,已往府学就读去了。宋家在许留镇郊的宅子,也在六月底完了工,等晾到往前秋收过后,也能住人了。
宋大江给李静张罗的铺子,在六月底就赁到手了,也找了掌柜的和伙计,眼下里头售卖的,是姚大叔和张行廉后来又使二牛带在压船发来的货物,反正有宋大江在这边儿,也不愁卖。他们还能省出跑一趟腿的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他从旁的行商手时接手过来的,觉得很不错的货物。才开张一个来月,生意算不上红火,却也能顾着得本钱。
这一件件的事儿,都是催着李恬赶紧的往边搬家,她也不好再犹豫,从老李头那里回来,和宋大海一边往家走,一边商量着自家往前各件的事儿安排。
要说李宋两家眼下的事儿,也就两大桩,一个是果子园和山头。这个吧,当初宋大江买罗三夫妻俩的时候,就是听闻他在原先当差的府里,做过小庄头,还侍弄过一阵子果树,对这个还算有经验。
人家也果然有经验,从果树剪枝到追肥,再到果子的售卖,都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俩人为人也算踏实可靠,李恬觉得,这一摊子暂时交给这俩人暂管着,应该没啥大问题。再者说,等往前把苹果梨子枣子这几样售卖了之后,果子园里也没啥大事儿了,只是日常维护而已,好似也没啥不放心的。
第二件事就是皮蛋坊子。
宋大江在那边已帮李静把铺子开了,李静肯定是要去的。不然这个铺子不是白开了么?而她呢,那边的新宅子入住,也有好些事情要忙活,再者,宋家的宅子盖好了,李家的还没动工呢。一来是银钱不太凑手,重要是营造班没时间,宋家宅子的活计还没彻底完工,就有好几宗生意找上了门儿。这本是合伙的生意,总不好因为自家盖屋,耽搁大家赚钱。
李恬就说,先把李家的宅放一放。
李家的宅子没完工,李静就得住在宋家,她一个大姑娘家的,没个长辈在身边,李恬即怕她不自在,又怕旁人说闲话。
而李静一去,皮蛋坊子就没人给那俩小子兜底儿了。
李恬现在考虑得的是这皮蛋坊子到底关不关,或者搬不搬。
若是关张,明着能赚钱,好似一关太亏了。若是搬呢,那边收鲜蛋又是个大问题。
宋大海听了就笑她:“先前你还知道放手呢,现在就不知道放了?坊子到底要咋办,还是让他俩拿主意,反正这是他们的生意。”
李恬笑:“我当然也想了。”可她那不是下意识里还觉得他们是小孩子嘛,有她在跟前儿,让他们做个不太大的决定,她当然能放心。可是她一旦不在跟前儿,她怕那俩小子拿不下来。
宋大海就又笑:“这有什么好怕的?三叔三婶儿他们,还有何明大牛叔他们都在跟前儿呢,看见他们行事不在路,难道不会说一声?再有,三婶家往前也啥大事儿了,坊子就让三叔和三婶儿帮着他们管着,大牛叔和守成叔帮着送货。鲜蛋那摊子有何叔和东宝叔,还有舅舅姨家表兄们呢,也没啥难事。”
李恬当然知道,就是……她转而一笑,也没再解释,只道:“那就再问问俩小子的意思。”
结果把俩小子找来一问,宋大河一脸奇怪地道:“我们干得好好的,干啥关,干啥搬?你们要走,只管走呗。家里有吃有喝,我们还有钱,就算你们不在家,还能饿着谁不成?”
李长亮也说:“二姐惯会把人往扁里看,我们俩十七八的大老爷们了,又不是三岁的娃子,离了你,我们还做不了生意了?”
李恬叫这俩小子给说乐了:“成成成,只要你们觉得成,你们就接干呗!我还懒得我操这个心呢!”
“有啥不成的?”李长亮得意地一扬头:“我和大河商量了,这生意看着琐碎不起眼,其实也不少赚。天底下这么好赚的生意,也不多。我们俩争取多干几年,多攒些本钱,到时候再去干旁的!”
原先李恬还暗担忧过,这俩小子年纪小心气浮躁,一心图大的。没想到,他俩倒还稳,从开始操持这生意就没嫌弃过!
这会儿见李长亮把自己个的前程安排得像模像样的,欣慰地笑了笑,便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