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三百四十五章又一年春来

第三百四十五章又一年春来(1/2)

目录

这段时间,虽然皮蛋坊子生意受损,但是其它的方面,还是很顺利的。

李恬扦插的枣树枝,按目前的情况估算,约有七成的成活率,在这个没有杀菌剂消毒剂生根剂和保温地膜的时空,这个成绩已经让李恬很满意了。

宋大海的营造班也有不小的进展。上回他前脚带着这边的汉子们到了许留镇,后脚就有相熟的班子来谈合作,等于那些人到了许留镇,连半天都没歇,就开了工。上回他回来时,这家的主体刚完工,褚东升那边又接了一个新活计,却是一个北边来的小商贾,要在这边安家,造一座小三进的宅院儿。虽然工价不是很高,但这也标志着,宋大海他们的营造班又往上迈了一个台阶。

而且趁着做工空闲的间隙,已把上次她买的那个小宅的院墙给拉了起来,眼下正忙着拉镇外宋家那座宅子的院墙。

高大壮赁下的馆子也按他的要求修缮好了,单等过了年,就搬到那边儿去。李好那边儿在二嘎子那帮人闹起来不久,又查出了身子。

可以说,除了皮蛋这摊子事儿,事事皆顺。再有三丫头的亲事仍旧没什么眉目,也让李恬很是上愁。

到底往哪儿给三丫头找个好人家呢?就算她不挑家境什么的,眼下也是俩眼一摸黑的抓瞎。不过这事儿她也不能表露出来,没得让三丫头觉察了,再沉心什么的。

没想到,她自认为掩饰得很好,长安假休回来的时候,却贼兮兮把她拉到一边儿,小声安慰道:“二姐,你别担心,我这回,一准能考好。到时候三姐就……”

李恬:“……”

半晌,她瞅着眼前这个清瘦清俊的少年,试探着问:“你知道我心里想的啥?”

长安见她承认,就抿嘴笑了。

他翻过年就满十四岁了,半大的少年,该懂的当然也都懂了。

三姐年纪到了这是事实,再加之前听大姐和二姐嘀咕过三姐的亲事,再有,二姐对和二姐夫一道来的张少爷好似隐隐透着一股亲近,她可不是那种对谁都亲近的人,这感觉就和当初对高大壮的态度有点相似。

这些事稍稍一联系,他二姐的心思就不难猜了!

要是这件事能立时着手就办,二姐估摸着也不会不透一丝风声,不透风声,指定是不能办呗。而不能办的原由,指定是那位张少爷原就是个读书人,秀才三试也过了两试,最后的院试只所以没过,是正巧他应试的那年,嫡母病重,错过了考期。

且先不说他家如何,单这个张少爷自身的条件,还有他家还有一位做典吏的堂亲这两样,自家三姐就配不上。

虽然李恬在自家里忙开了之后,很少再说什么将来依靠两兄弟的话,但最初的话,还是在长安心里扎了根。在意识到自家三姐配不上的一瞬间,就明白自已该咋做了——尽力考,让三姐配得上呗!

所以他才猜他家二姐愁的肯定是这个,果然让他猜着了。就又冲着李恬嘻嘻笑了下。

李恬也乐了,也没问他是怎么猜着的,而是想了想,缓和了语气和他道:“你也不用为这个有压力,你三姐的事儿,我只是那么一想,也不是非他不可,只不过眼下没有更好更适合的罢了。硬凑在一块的姻缘可没几个有好结果的,我也不想让你三姐吃苦头。你三姐儿这事,我后来想了,有合适的是不说了,要没合适的,咱也不一定非得在垃圾堆给她挑一个硬着让她嫁了。反正咱们该替她操办归操办,该挑也得挑。”

这话是说给长安,也是说给她自己的。

说过这话没两天儿,她就把要给三丫头找婆家的事给散了出去。

经过二嘎子等人这么一闹,李宋两家的名头在四里八村,算是如雷灌耳人人皆知,且先前不知道他家家境的,也从这一场对峙中,略窥得一二。

一听说她要替妹子挑婆家,四里八乡的媒婆子们闻风而动。

李恬也兴冲冲地怀揣着自己新定下的“态度要端正,标准不能降”的十字方针,在何明家的大牛媳妇老三媳妇等人的帮衬下,开始了相看妹夫之旅。

只可惜,从腊月忙到正月,再到进二月,她都没捞摸着一个合适的!

李恬深觉挫败,宋大海却是好笑:“你不是早打上了张家少爷的主意么,干啥又给自己多找不自在?”

李恬的心思,后来还是和宋大海嘀咕过的。

李恬有气无力地摆手:“我那还不是想着,这可是大事儿,总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咱们还得有个挑选的余地才成。”

再说了,她这心思一点没往外透呢,万一张家少爷瞧不上三丫头怎么办?那就不抓瞎了?

宋大海还是觉得好笑:“那你要依你的意思,是要给三妹寻上三个五个等着她来挑了?”

他这话音里隐隐带着不赞同,李恬顿时不干了:“不行么?就兴你们男人挑三挑四的?”

宋大海觉得冤枉,他那话是指李恬挑人的本身,可不是指男子和女子的区别,“就是男子也没这样……”顿了下他笑:“就拿我来说吧,挑中了你,我可再没想过旁人!”

突出其来的甜言蜜语,让李恬忍不住绷了笑,斜睨了他一眼,紧接着她又得意地一扬头:“你没想过,我想过!”说着,她跟打了胜仗的大将军似的,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往外走。

宋大海上前一步,一把把她拽住,一脸不信:“想过谁?”

李恬不服气张嘴要说,可是话到嘴边儿,才发现,自己自穿越过来,一直忙叨叨地,除了宋家略近些,身边竟然连个青俊的后生都找不到。这混得真是够悲催的!

宋大海就笑了,伸手拽了下她的鼻子,低笑:“也就想过我吧?”

去年一整年,李宋两家一直忙叨叨的,特别是后半年,大大小小的事儿一件接一件,小夫妻俩聚少离多的,总没个好生说话的时候,原先忙着不嫌,这一静下来,别样的情绪就不由自主的冒了头。

宋大海忍不住往前凑了下,和李恬商量:“反正老二头半年也不再出去了,要不,这些日子我在家多留留?”说着,还怕李恬赶他似的,又忙忙地道:“正好山头上,枣子园里都有一堆的活计,还有你那七八亩的扦插枣子苗,也得用心侍弄。往前到了五月间,又得忙着卖果子什么的,没个在家支撑着,也不成!”

凭心而论,李恬当初只所以决定要嫁,并不是情感上炙热到非嫁不可的地步,而是更偏重于成年人出于理智的考量,出于对他这个个人品质的信任。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她在过后的生活中,也更倾向于用成年人的理智来做决定。用该和不该,而不是用想和不想。

所以她对宋大海在外头打拼没表现出什么依依不舍,但他这话的意思,好似是自己逼着他去如何如何的,李恬当然不干:“又不是我逼着你去的,干啥说得那么委屈?!”

宋大海当然知道这不是媳妇逼的,是他自己个愿意的。而他当初只所以愿意,也是想给媳妇更好的生活。眼下那头又稳了,他就想在家多陪陪媳妇,反正他打一成亲就知道,这辈子也就围着媳妇打转这点出息了。

笑着捏了捏李恬的脸颊:“不是你逼的,不是你逼的,我这就去和老二说啊。”说罢,挑帘出去了。

宋大江翻过年是没和姚大叔一块再南下打货,主要是二月十二长安和梦生要下场考试。

时下考秀才,要考县试、府试、院试这三关。其中县城和府城,是每年一考。县试一般放在二月,府城一般放在四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