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安排(一)(1/2)
因为老宋头和他俩儿子根本不接招,宋大老太爷那边再怎么气,也没啥好法子——其实也不是没有,几个老家伙心里头其实还存着最后一招一直没用,那就是:逐出族。
可是宋大海和宋大江兄弟俩一直没靠过族人,没从族中得过什么助力,看样子也根本不把族人什么的当回事,说不定内心里还巴不得呢。而且整个宋氏一族,除了老宋头那一家发歪财的,就数着这兄弟俩能耐了。除非真昏了头才会把这俩人给逐出族!
宋大老太爷几个,到底没糊涂到这种份儿上,这个念头在心里转了几圈,也没一个人舍得说出口。
宋大海那边,虽说因叫媳妇一激坚定了要起营造班的念头,但心里也知道起个营造班并不是像褚东升嘴说说那么简单的事儿。特别是盖屋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和人身安全这两大项,他不在旁边守着,还真不放心。
再有就是宋大河和李长亮才刚和姚家谈定的皮蛋合伙的事儿,也需要他先盯上一段时间,也不得空子。正好褚东升乃至他早就联系好几个人,眼下手头都还有一摊子未完的活计。大家聚在一起略做商议之后,就把这件事押后到麦收后再说。
到了那会儿,宋大海这里也暂时清闲了,褚东升几个手头的活计也做完了,皮蛋生意也算步入正规了,而大家趁着这段时间,再细细思量一下这个营造班咋做。倒比眼下急慌慌地起一摊子要好得多。
李恬对此自然是赞同的。而且直到这会儿,她才意识到,原来时下的营造班就是前世的地产公司,或者更确切地说叫建筑公司!
这也算是她的老本行!没错,李恬在大学毕业之后,钻进的热门行当,就是地产。
虽说她专业不对口,从事的并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工程、设计、预算之类的工作,而是销售类。但她好歹在这个行当浸**了四五年,而且为了尽快融入,当时也是花了大力气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现在她不敢说懂,但最起码地产、建筑公司的运作,还是门清的。
原本,在职场中栽了个大跟头的她,因为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败,一直有点回避自己原来从事的行业,就在打铺盖卷回老家之前,已经下决心,和原来的职场生活,做了彻底的割离。而穿越之后,又一心以“田”为本,根本没想过再次从事这行当,哪想到……
这也算天意吧。
而且,她也因营造班这事儿,突然发现了一个自己之前一直忽视的生财门路,那就是种树!即然这些人家需要盖新宅子,那也同样也需要相应的绿化!而宋大江看好的宅子四周的滩地,足有万亩,这么些地,种果树再种不来,种树却可以。虽说收益期也很长,但胜在只要种下保活,就不用再费什么心思了!又不怕旱不怕涝不怕雹子,甚至蝗灾也不怕!
等于一次投资,稳稳的终身受益!李恬觉得这门生意堪可做得!
于是终于找到新方向,茅塞顿开的李恬,第二天乐乐呵呵地带着李静几个在镇子上转了一大天,挑那些下汤镇少见的稀罕小玩艺、点头之类的,一样买了一些,就麻溜地打道回府了。
老李头原当他们只是去那边散散心,开开眼界,顺带看下宋大江的生意做得到底如何,哪想到,这才五六天的功夫,他们不止在那边买了宅基地,还和人谈成了合伙生意,宋大海往前还要再起一个营造班。
是即意外又觉得心气满满,同时也有些担忧。一边抱着宋乐天小毛头逗弄着,一边看李恬收拾从镇上买来的礼物:“恬姐儿啊,这么着,好虽是好,就是怕一下子铺排得太大了。”
在老李头看来,孙女自家和夫家有如今的光景,已是让人不敢想了,哪想到他们还有更大的动作,更大的盘算。这就让一辈子没出过几回村的老李头心里莫名的发虚。
活了近三十年,根本没尝过功成名就是啥滋味的李恬,心里其实也有点虚,只不过……
她停下忙活不停的手,略带几分无奈朝老李头笑:“有这么些人呢,你压着谁合适?”
更何况,这世上只有嫌兄弟姊妹儿女子孙不争气不上进的,可没有几个硬压着上进的人不准往前跑的。
“再有,我们这也不算大。”李恬笑说了一句,又弯腰接着忙活:“大河和长亮的那一摊子,做了好几年了,在咱们这地界早稳得不能再稳了,眼下只是再进一步而已,可不算新摊子。姚家那边虽说先前暗打了盘算,不过这事说开了之后,我看着他们也像是诚心和咱们合伙。那边有姚家的人盯着,这边呢,来的路上,我和老大都商量好了,我们俩虽说顶个帮衬的名头,可也没打算自己个上手去替他们做!”
李恬说着,看着老李头一笑,直起身子道:“我姥娘家靠南边,我是想着,从我姥娘家那村到县城周边的那一带的鲜蛋,就让我三个舅舅和几个表兄弟去收。我大姨二姨家住的靠西一些,那边就让我姨家的两个表兄负责收。咱们近处这一带,有银山和我东宝叔去收。北边靠近镇子的那一带,就让英子夫婿去收。这样一来,俩小子没多多少活,也算帮衬下该帮衬的亲戚街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