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繁忙劳累的一天(1/2)
何明家的到了不一会儿,香草的二婶儿、元宝娘、槐子家的等妇人也三五成群地结伴来了,每家送上一锅拍的饺子,又笑着打趣李恬一番,又陆陆续续告辞回家。
李恬原还愁早上吃啥呢,结果一下子得了二十来锅拍的饺子,干脆菜也不炒粥也不熬,直接添了水,下了一锅拍的饺子,还趁着宋大海烧火的空子跑到李家院外,问李好要不要吃饺子,惹得李好挥着锅铲冲过来打她。
李恬只好一笑跑开了。
宋大海见她一改早上才刚起身那会的蔫巴样,兴头头的四处跑,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笑说她,“昨儿夜里……嗯……那么晚才睡,你不累么?”
李恬心说,累当然累了,她腰都快断了好不好?可是为了脸面,她就是累死也得强撑着,坚决不能给人留下一个那啥啥过度没节制的印像!
见他眼中带着几分揶揄,一句“你小子甭得意,有本事等老娘三十如狠四十如虎的时候,咱们再战!”差点脱口而出,到了紧要关头,还是强忍住了。
她并不确定,他能消受得了,新婚妻子在成亲的第二天就这么彪悍!
改而气哼哼地斜了他一眼,端着饺子进了堂屋。
早饭后没多大会儿,何金山媳妇特意换了一身鲜亮的衣裳,带着燕子过来了。到了李恬这里,先给李恬重新梳了个发式,又从箱子里翻出一块樱桃红的缎子被面,叠好挂在胳膊上,满脸堆笑地带着李恬开始她的认亲路。
从宋家出来,先去何家。
何明家的何嬷嬷早在家等着,到了家门前,不等李恬开口,就把各自准备好的五十文钱,笑呵呵地往李恬手里塞。
英子作怪,故意蹿到李恬跟前儿,上下打量着她,纳罕地问何明家的,“娘,这是谁家的小媳妇,长得这么标志?”
何明家的笑打了她一下,“甭作怪,她可是记仇的!”
英子不在意地呵呵一笑,“她记仇又咋着?反正我又不会落在她手底下!”说着两只手一只一个,抓住李恬接钱的手,“我说新媳妇,谁不谁的钱你都接,知道这该叫啥不?”
李恬笑了,把手抽出来,把钱往专门帮她管钱的燕子手里一塞,两只袖子一捋,扎着架式朝英子扑过去,“皮痒痒你就说一声!”
英子怪笑一声跑开,一边跑一边朝着东边大喊,“宋老大你快来,你家母老虎要揍人了!”
宋大海正和李守成边说着话边往这边来,闻言往前紧走了两步,看着李恬笑,“能打得过不?打不过我帮你!”
英子一脸郁卒地瞪了他一眼,众妇人哈哈大笑。何金山就悻悻地说英子,“昨儿他是咋对我的,你不知道还是咋着?这会儿问他,那不是自找不自在呢?”
大牛媳妇早早过来看热闹,闻言就笑这兄妹俩,“我看你们俩也是憨了。人家成亲的都把话亮明了,她就不会错,要是有错,那也是旁人的错!你们自己个非要仗着自己头硬,往上撞,结果撞了一鼻子灰,这怪得了谁?”
李恬三嬷嬷家在老李头搬到老三家的新宅子后,经过商议,算是和平分了家。
李恬家原来的院子让老二家住。家里的老宅归老大家。他家在巷子尾端,还有一处早年三爷爷划拉到手里的空地,现在种了满院子杨树。这宅子,等到往前让杨树再长两年,都成了材。就砍了给老三家盖院子。
三爷爷两口子就先跟着老大过活,余下的两家拿钱拿粮,等到不能动弹了,到时候或是各家轮养,或是怎么样,则再另说。
自打李恬一从家里出来,李恬这位二堂婶儿就在院门口瞅着,瞅到这会儿,就忍不住扯着嗓子朝这边扬声喊,“我这脖子都快伸断了,你们咋还说笑没完?要没够啊,来我这里说!”
大牛媳妇就扭头朝她笑喊,“我才刚都说了,今儿你等也是白等,论理今儿可没你们啥事儿!”
这位二堂婶儿就笑着往前走了两步道,“咋没我们啥事儿?就算不从恬姐儿这头论,我还当不上大海这个邻家婶子?”
其实何止是邻家婶子,她做为女方的长辈,那是宋家正经的亲戚。
从李恬这头来论,确实不用拜她,要是从宋家这头来论,也是该拜。
这事儿,原何明家几个说起的时候,也考量到了。
有说不拜也可的,有说不拜不行的。大家商议了半晌,最后还是决定要拜。
才刚大牛媳妇那话只是打趣儿。
听她这么一说,何明家的就笑道,“当得起是当得起,就是要这么一论啊,可不能先拜你了。你二叔那里还没去呢。”她说的是李恬二爷爷。
话音落,二嬷嬷和三嬷嬷从李家老宅边上的小道上转过来,何嬷嬷往前迎了迎,等俩人走得近些,这才笑道,“今儿你们俩的风头可是叫我抢了!”
要论亲戚,确实该先拜李恬二爷爷三爷爷。但是若论谁对宋家的帮衬多贡献大,何家还真得排首位。这一两年间,宋家的哪件事,夫妻俩不是样样放在心上,件件冲在最前头?也是因这个,二爷爷和三爷爷才说要先拜何明家的。
二嬷嬷三嬷嬷就都和何嬷嬷笑说,“那没法子,谁叫你们出力多呢。”
说着话,俩老太太一齐看向李恬。
衣裳是少有的鲜亮,脸上描了眉擦了粉,脸蛋子白生生的,这俩眼笑盈盈的,仿佛还和从前似的一般活力满满,宋大海又在边上眼睛含笑的相陪。很是满意地对了个眼儿,又和何嬷嬷等人说笑了几句,就引着李恬往自家去。
先去了二爷爷家,搜刮老爷子老太太并两个堂婶儿的小一百文钱,又去了三爷爷家,从三爷爷家出来,按长幼排序,先去了李老三家。至于老李头这个亲爷爷,还真的不能拜,所以从李老三家出来,去了大牛家李守成家。
再远一些的诸如槐子家元宝娘家等等。
做为下河村的“风云人物”成亲的时候又闹了这么大的阵仗,李恬认亲这事儿,大家早记在心里,早早出来看热闹,每走一处,都要被人拉着说上半天笑上半天,也要打趣上半天,就这么一大圈子转下来,再回到家的时候,已是大半晌午了。
李好带着李静悦姐儿在宋家院中等着,兼看小妞妞玩耍,看见她回来,赶忙给李静使了眼色,让李静扶着她进了堂屋。
一进屋,李恬很没形像往炕上一倒,哀叹,“这可累死我了!”
李好是经历过的,自能体会,有些心疼地看着她,“到了这会儿,事儿也算都办妥了,要不,你先睡会儿吧。”
李恬除了盛暑时候午休,白天极少睡觉,也没这习惯,更何况,才刚何金山媳妇带着她走动的时候,宋大海这个得瑟鬼,一直坠在后头跟着,惹得那些和他相熟的小年轻们,都打趣着让他请酒。
要说,成亲嘛,李恬也愿意热闹热闹,就不大想睡。而且她心里一直记挂着一件事,正想和李好说说。
就冲她摆摆手,把被子往前拉了拉,自己歪在上头,叫李好也坐下,和她道,“趁着这会儿空子,咱说说小妞妞的事儿。”
李静正给姐妹俩倒茶,听见这话,抬头撩了她一眼,“有啥好说的?我不是她亲姑,跟着我,就饿坏冻坏了她?”
李恬笑着朝她摆手,“你是归你是,你那头娃子太多了,我怕你顾不过来。”
李好早上其实也在愁三丫头身上的担子,闻言就道,“你二姐说得对,这个你也甭争。谁出力不是出?”顿了下看向李恬道,“我还是先前的想法,让小妞妞跟着我。”
这是她自杜家归家之后,和李恬闲话时说起的。那会儿她没想着再嫁,就想让小妞妞改了口,她带着小妞妞,娘俩就这么相依为命地过一辈子。
李恬没同意。她也算差不多亲历过类似的事儿。不是亲血脉,不管再怎么对她好,这关系总不那么劳靠,不说一碰就碎吧,出裂痕的机率还是比较大的。她怕小妞妞长大了,知道自己叫了多少年的娘不是娘,是姑姑,而且还是硬着把她从她娘身边“抢”过来的姑姑,估摸着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旁的想法。
若是一直是姑侄名份,反而没有这样的顾虑了。而且就算是姑姑,也碍不着她们对她好呀!
李好听了这话,倒没再说。眼下她嫁了人,也不再想着让小妞妞改口了,但是带着她过活,把她养大成人的想法,却是一直没变过。
李恬还是摆手,“你自己肚子里已经有一个了,往前翻过年就要开新馆子,高婆婆那边也忙活,你哪能带得过来?”说着,不等李好反驳,她就坐起身子道,“这事儿我想了,小妞妞眼下就先跟着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