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九十章成亲的热闹(二)

第二百九十章成亲的热闹(二)(1/2)

目录

大概是之前该想的不该想的,都想过了。该说的不该说的,也都说过了。到了这会儿,李恬心里反而奇异的一片平静。唯独让她吊着的心,就是李长亮这才十三岁,单薄消瘦,背起她这个“大块头”来,颤颤微微的小身板儿。

原本这一回,李恬还打算和李好那回一样,还请本家堂兄背她上花轿呢,可是李长亮不干。说大姐那会儿他就不服气,眼下整满十三岁了,颇有一把力气,非要自己上阵。

李恬拗不过他,只好从了。大不了当众摔个狗啃泥嘛,反正丢人又没丢到外村儿。

不想,这小家伙看着瘦,还真有一把力气,虽然并不是很稳当,却也顺顺当当地把她送上了花轿。

屁股一沾轿板,李恬就忍住微舒了口气。

李长亮则是抹着额上沁出来的微汗,颇是自得地笑了。

那头宋大江更自得,一见新娘子坐上了花轿,把手一挥,顿时噼里啪啦的炮仗声和震天响的喜乐声,一齐响起来。气得李长亮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宋大江嘿嘿笑了下,比之前出发迎亲更兴头,跑到他家老大的白马前面,把从三牛怀里掏出来的鞭炮,一挂接一挂的放。南山东山回响不绝,整个花轿还有身后的李家都被一阵阵腾空而起的青烟笼罩,浓厚喜庆的硝烟味儿阵阵冲人鼻腔。

他这兴头样,自然惹得大家又一阵的笑,一阵的骂,一阵的赞叹和起哄。

宋大海坐在马上看着兴头头的弟弟,也不觉微笑起来。

花轿在李家门前停了一刻,等鞭炮喜乐都热闹过一阵子,这才缓缓出了李家,顺东山下新开来的大道往村中,再由村中拐向田间的大道,直往安家寨子。

李宋两家的亲事,不止在本村引起了合村的轰动关注,就连外村的不少人也听说了。花轿才刚转到田间路上,就有不少讨糖吃讨喜钱的外村娃子跟着花轿起哄着笑闹着,等到进了安家寨子,花轿途经的街道两边,几乎家家户户门门,都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有单纯看热闹的,也有爱起哄的。大家笑着闹着,嗡嗡嚷嚷的议论着。

得瑟个没够的宋大江,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鞭炮一挂一挂的放,兜里的糖和铜钱,一把一把地往外洒。

惹得那些看热闹的汉子们,不住齐声赞道,“讲究!”

宋大江舍了这么大的本钱,图的是个啥?就是为着这俩字啊!他们老宋家办事讲究!给这个长婶铺排的排面儿讲究!

人家不喊不赞,还要忍不住往外洒,那头人家一喊一赞,更要洒了!反正这回,他为了他家老大成亲,足换了十两银子的铜钱并买了十两银子的硬糖球!走五六个村,过八条道,再转九座桥,那是管够!

当然了,今儿他虽得瑟,也没忘记谁是正主儿。

每每撒上一把糖和钱儿,就要扯嗓子喊一句,“各位叔伯兄弟老少爷们,婶子大娘嫂子妹子,今儿我们老宋家长嫂进门儿,大家同喜咧~~~”

有知道李宋两家这门亲的由来渊源的,自然要感叹一句,天作之合的好姻缘,李恬的福气,宋家的福气等等。

有不知道的,当然也要借机问。问清楚之后,自然也跟着感叹。

于是呼,李宋两家这不过是乡庄百姓人家的嫁娶,硬是被宋大江办出了世家大族才有的体面和热闹。

李恬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要不是宋大江这得瑟劲儿和厚脸皮,就是再给她两个二十两银子,她也办不出这样的热闹!

而热闹的好处,就是除了排面有了,更重要的,她个原该枯坐在花轿里的新娘子,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外头嗡嗡议论的人语声,并有好事的百姓扯着嗓子打趣喊话,格外的乐呵,时间也过得极快。

她这还意犹未尽呢,花轿已兜兜转转在上河村绕了一圈儿回程了。

大牛就留守在家里等着接亲,远远听见喜乐炮竹声响,赶紧的指使人拿铁榔头的拿铁榔头,备马鞍的备马鞍,备炭盆的备炭盆儿。

这边才刚准备好,花轿就出现在东山南山相交的山道那里。顺东山脚下往北走了不几路,拐到老三家的新宅门前,沿笔直通向李恬家的道路而来,到了李恬家,又往宋家去。

花轿在门前停定,领了燎轿差事的银山和李恬二爷爷家的大孙子,一人用火钳子夹着烧红的铁榔头,一人端着一盆子不知名的**,一边围着轿子跑,一边往上面倒洒。那些似乎含着醋的**,一接触榔头,顿时蒸腾起阵阵热气。俩人后头,李守成的堂弟还拿着一把缠满鞭炮的稻草跟着跑。

几人正跑三圈倒跑三圈,傧相高喝,“礼成,请娘子下花轿~~~~”

围观的众人轰的一下,议论声猛然拨高,你挤我挤你的,往花轿跟前凑。

李恬听见外面的动静,有些无语,又不是没见过,有啥好稀罕的?

正想着,轿帘挑起,一双骨节分明,不算白晰好看,却格外有力的大手握着一根红绸子出现在的视线内,她忙抓住绸子,在喜娘有搀扶下,下了轿。

才刚站定,突地感觉有人冲到跟前儿,还没反应过来,裙子被人微微一挑,又飞快放下,挑裙子那人哈哈笑着跑开,促狭喊道,“哟,新娘子这脚可不小!”

周遭的人顿时哄然大笑。

李恬听出是英子的声音,顿时没好气儿,也不管这会儿能不能说话儿,朝外头喝道,“鞋都给我做了几遭了,我脚小不小你会不知道?”

众人又哄然大笑起来。

何明家的也是又气又笑地,朝英子额上狠狠点了一指。

今儿做为宋家为数不多的近亲,宋大海的小姨母、舅母和宋明月倒是都来了。就是大家只顾着忙正事儿,也顾不得怎么招待她们。再者说,今儿论理是女方的亲戚才是贵客,至于男方的亲戚嘛,当然也要略略靠后了。

这会儿大家正忙着接新娘子,更是顾不上她们了。宋明月就有些不高兴,站在院子里,看着院门口那黑压压的一片,笑得前附后仰的人,没好气地哼了一鼻子,咕哝,“瞧这一个个的穷乐劲儿,也不知道有啥好乐的!”

她自始至终都瞧不上这些泥腿子,有事没事,值当乐不值当乐的都瞎乐呵。

小张氏听见这话,回头看了她一眼,待要说她句什么,新娘子已进院子,一时也顾不得,赶忙往前迎了迎。

因为宋家族亲少,而许留镇的那亲人,宋大海和宋大江早就拿定了主意,不再和他们来往。这一回成亲,宋家真正的亲戚只有两家。而且宋大海的舅母还是那个事事不满,抠抠索索的样子,估摸着也难拿出什么像样的礼钱。

何明和主事的傧相商量了一下,这回干脆就把男方近亲上拜递礼金的环节给省了。私下里他们有心,就上这个礼钱。若是没有呢,宋大海兄弟俩也不争。

于是进得院来,拜了天地之后,李恬就被喜娘何明家的等一众妇人,笑哈哈拥簇着进了宋家堂屋,被人安置在挂了大红帐子的喜床之上。

何明家的等人为着这门亲,可真是忙活了足两三个月不止,眼下终于礼成,自是高兴又欣慰。一个个满脸笑意地把李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喜娘手里拿着一根崭新的称杆儿进来,笑道,“各位婶子嫂子妹子们,都让让,让让,新郎官要挑盖头了。等礼成了再乐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