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阴损的主意(1/2)
老李头在李恬三爷爷家呆了整整一下午,这会儿情绪已缓下来,正要回家,就看见姐弟几个来了。就叹了一声道,“也没啥大事,就是一时气急了,你们又来干啥?”
说着,又问,“安小子上学的事儿办妥了?”
李恬觉得这是老李头的神奇之处。自他们搬到三太爷爷家的院子之后,他只在李好大小定和大嫂梁氏的娘家人来的时候,来过这么几趟,而且是办完了事,抬脚就走,从不多说多问。平常的时候,甭说来李恬这里了,就连村东边这一带也没来过。见了姐弟几个,也只是简简打个招呼,从没嘘寒问暖过,但是自家发生的,不管大小事儿,他居然都门清!
大概是见天暗里关注着呢。
笑着把今儿去镇上的情形,还有新学堂的环境简简和他说了。
老李头疲惫虚弱的脸上,满是欣慰,“好好好,安小子像是个有大出息的,好生供着他,将来不说与祖宗脸上添些光彩,就单是你爹娘大哥在地下也能安息了。”说着有些歉疚地看了姐弟几个一眼,就要家去。
李郑氏见他身虚气短,走一步喘三喘的,瞧着也怪可怜,心下不忍,就留他道,“大哥,要不你先留在这院住几天吧。”
李陈氏现在行事半分不在路不说,还在气头上。他回到家,不但没人照应,怕还要动怒生气。孙氏就是个……提到这个孙氏,李郑氏也不知道咋说她了。反正就是个混不吝!
出坏招她不算主力,但做好事也绝对没她!日常家事能躲还要躲呢,让她尽心照料老李头再不能够。
老四媳妇钱氏心里倒是比她明白些,能分清轻重。可那份明白都使到坏处和油滑上头了,也不可能尽心。
老三媳妇倒是个好的,可她眼下伤了身子,又不在家,家里仅有的仨女人都这样,老李头回去能落到什么好儿上?他这样的身子,汤水饮食上再不周全,倒下也是意料中的事儿。
这边不是弟媳妇就是侄子媳妇,老李头再不肯留,硬着非要家去。
李恬倒是真心想请老李头去自家住,反正这是自家亲爷爷,做孙辈的照料供养也是应该的。可是自家就一座能住的老堂屋,眼下这是长亮和长安这俩小子一直在宋家住着,倒不怎么显得拘狭住不开。
若不然,俩小子也大了,家里也早该操持盖屋的事儿。即使是这样,李恬也打算,往前秋后,就把东屋给盖起来。总这么凑合着也不是个事儿。
可是不管她怎么说怎么劝,老李头也不肯应承。李恬觉得他大概还是愧疚。从前没帮自家什么忙,这会儿也不好叨扰。
李恬三爷爷自是知道老李头的心思,见众人实在劝他留他不住,只好叫家里的俩儿子把老李头给送了回去。
他们一走,李郑氏就叹了一声,冲着老李头家的堂屋后墙恨恨地和姐弟几个道,“你们瞅瞅她多有本事!”本来也算好好的家,叫她折腾闹腾成这样!
李恬深以为然。
老李家家境虽然不出挑,却也不算太坏。有十五六亩的地兜底儿,若是李陈氏不一味的想攀高要闹腾,老李家一准也是平平顺顺,和和乐乐的好日子!
可她偏生要这个样子,也没办法做无谓的假设。
顺着三嬷嬷这话感慨叹息了一会子,就转而说起王氏的情形来,末了问李郑氏,“三嬷嬷,今儿这事儿的起因,你们一早就知道吧?”
李郑氏就叹息着看了李恬三爷爷一眼。
他们咋能不知道呢?
老李家这才消停了几天就又闹上了,李恬三爷爷自是烦躁不已。忙着赶过去一瞧,王氏摔倒在地上,老三抄着刀子要和李老二拼命。李恬三爷爷不知道起因,当时还斥了老三两句,李老三是气急了,拉着李恬三爷爷把什么话都说了!
李郑氏说到这儿,恨得直拍腿,“真真是这世上,没羞没臊的事儿,只有咱们想不到的,再没有她们做不出来的!”
李恬被她这样子逗笑了,拿王氏的情形宽慰她两句,转而又一脸好奇状问,“三嬷嬷,听人说我三婶的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事一闹,王家估摸着会借机闹分家了吧?”
乡庄里头,除了那眼明心亮的老人家主动分的,多都是借着事头气头闹分家。
且不说王氏一直盼着分家,就算她没盼,这事一出,王家人指定也得打蛇随棍上!反正这回是李陈氏理亏,王家只要闹,这家就没有分不成的!他们肯错过这么个大好的机会才怪!
李郑氏微微点了下头,“可不是。”顿了下又叹,“你爷爷他们家呀,就你三叔三婶为人还算在正道上,他们要一分出去,就你爷爷这身子……”怕是难撑几年。
就算李郑氏再对老李头有意见了,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忍不住叹息。
李恬就趁机道,“那就让我三叔三婶儿带着我爷爷分出去呀。让我二叔四叔供养我嬷嬷,我三叔三婶供养我爷爷!”
反正李老三就算分了家,也得尽儿子的孝道!与其让王氏不情不愿地供养李陈氏,还不如这么干脆利落地分开来呢。
三爷爷一听这话就皱了眉,嗡声嗡气地斥道,“你见过谁家分家还要分爹娘的?传出去还不得让人家笑话死?”
李郑氏反倒笑了。好笑地横了李恬一眼道,“这主意怕是在你心里藏了不短时候了吧?”
李恬也没否认。
反正她对老李头也没啥大的心结,而老李头对他们,关心是有的,只不过因为老宅旁的人的缘故,一直压在心里罢了。兴许是怕和李恬这边太过亲近,惹得老宅旁的人借机攀扯他们。
可是老李头若是跟着老三过活,情况就不一样了。
一来是老三两口子指定不会苛待他,他自己的日子顺心些。二来,李恬这边也能毫无保留地显显孝心。三来嘛,老三两口子她是愿意帮的,一旦分开,有她帮衬着,老三两口子的日子再好过些,老李头当然也跟着好过。
再有一点,长安将来要走仕途,于孝道上确实不能有污点。可是老李头留在老宅,他们要显孝心,就要顾着李陈氏。李恬心里肯定不情愿。不情愿的后果就是难免让人觉得不热情或者不真心。
一旦老李头跟着李老三分出来,他们就不用再管李陈氏了。——这并不是长安“不孝”,而是老一辈就留下这么个局面!李陈氏又不是他们的亲嬷嬷,供养她当然不如供养老李头顺情合理,符和人伦实情。
就拿胳膊笑拐了下李郑氏,追问道,“三嬷嬷你就说这么着成不成吧!”
甭说下河村了,李郑氏活了近六十,还真没见过分家还要分爹娘的人家!不过,就老李头家的情形来说,李恬说的这个主意,还真是挺合适的。
就偏头看了老头子一眼,道,“你要是想让大哥多活两年,估摸着还真得按恬姐说的这么分!”
三爷爷心里当然是知道的,就是一旦这么办了,老李家怕是又要招大家多少年闲话。将来一提起老李家,大家头一句怕就是“就是那个分家分爹娘的人家”!
心思不定地横了李恬一眼,没吭声。
李恬见他没有激烈地反对,心里也就有了谱,飞快站起身子,问李郑氏,“那我这就去把二爷爷二嬷嬷都叫过来,咱们先商量一下?”
反正就按农家里闹矛盾的惯例。王氏的情形只要一稳定,王家指定就得趁势打铁过来闹腾!
按李好说的情形,王家人不是明儿来,就是后来来。明儿来的机率更大些!
李郑氏当然也知道,才刚老李头在的时候,大家也说了。
看了老头子一眼,就微微点了点头。
李恬飞快去了隔壁二爷爷家,把老两口叫到这边来,悄声说了自己的主意,又叮咛在场的人,“二爷爷三爷爷,我这是真心为了我爷爷我三叔好,才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你们可不能往外传。不然,她将来要死要活的闹我,我就来你们跟前儿哭!”
李郑氏好笑地横了她一眼,“就你这样的,还怕她闹?”
李恬嘿嘿一笑。怕倒不怕,就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呗!
其实这话,不用她特意说,李郑氏也会叮咛到。因为就在李恬去隔壁请二爷爷两口子的时候,李郑氏又往深处想了想。
老三一分出去,再把老李头一分出去。将来她帮衬着老三两口子。蔡家那边,就不说李月莲对各人的态度了。这点李郑氏看得清,李月莲便是能放下心结,蔡家也不答应她对李老二李陈氏等人和善!
但是对李老三和老李头估摸着会松动松动。
有这么一门亲,哪怕他们不帮衬呢,老三这边的日子将来一准红火。
可是反观留在老宅的那些人,李陈氏不着调,李老二从成了亲到现在,也几乎没着调过。老四原先也不在咋地,就是在最近这几件事上,没之前蹦跶得欢了,但改善的也不算很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