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五十九章蔡家一日游

第二百五十九章蔡家一日游(2/2)

目录

蔡老二不大的眼睛微微眯着,里头似乎透着些冷意。

就心知这夫妻俩指定不会放李月莲回去,再看李月莲一脸无奈,并没有因此而多欢喜。

略微想了想,就朝蔡老三笑道,“蔡三叔,是我三姑惹着你了,可不是我二姑。你就是对我三姑再有气,也不能往我二姑身上撒呀!”

蔡老三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李月莲好似挺可怜,忙大力摆手,“不是,不是,我不是……”

王氏也瞧出蔡老二夫妻俩的态度了。这会儿也不得不狠起心肠替李月莲做个主,忙上前一步笑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就好。不是我和你夸口,我这个二妹子针线也好,厨活也好,性子也好,真真是哪儿都好。你要不恼她,往后可得好好待她!”

蔡老三看了眼众人,似乎知道大家已横了心,只好妥协又小心地觑了李月莲一眼,朝着王氏,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会的,会的,我指定好好……那啥……”

王氏看他这一副跟个听话的孩童似的乖巧模样,心下倒是微微一舒,又有些歉意地看向李月莲。

李月莲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微微摇头一笑,示意自己不在意。她也确实不在意。从应了老李头代李月蓉嫁蔡家那一天起,她就没想过往后缩。

“走了,我看着这鳖儿子就来气,还不如他天天躺着不死不活的好呢!”站在外屋的蔡老二一声招呼,抬脚往外走。

李老三先跟了出去,王氏和李恬走在最后,临出门时,又笑着和蔡老三各自说了些,诸如好生休息养伤之类的话。

蔡老三点头不迭,那听话认真的模样,倒把两人给逗笑了。文氏也绷不住笑瞪了儿子一眼。

原本今儿三人来,主要是为了亲眼看看蔡老三的伤势恢复情况,并没有打算当作正经走亲一样,还要在蔡家留饭。从蔡家东院出来,三人就要告辞。

蔡老二却不许,连带周氏和随后从东院回来的文氏也跟着留饭。

三人推不过,再者,只要蔡老三一好,往后两边就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亲家了,这一步早晚得迈过去,也只好留下了。

这件事到了这会儿,总算差不多能翻篇了。在场的各人,心里都是无比的轻快,这一顿饭,虽然有些生疏别扭,却也算是热热闹闹吃了下来。

饭后,李恬和王氏陪着周氏文氏并家里几个儿媳妇闲坐着扯了一会子场面话,俩人就结伴去东院看望李月莲。

这会儿蔡老三已吃了药,又睡去了。李月莲正在东屋北间的窗前坐着,手托着腮,望着外面,也不知想什么,连俩人进去都没发觉。

李恬看着托腮望着窗的侧影,心下感慨,原先在家的时候,没顾得上细打量她。现在细细一瞧,其实李月莲也算得上是个美人,鹅蛋脸、柳叶眉,不大不小的眼睛,温婉沉静,观之温柔可亲。

这样的她,若是生在大家族,大概就是那种颇具大家闺秀风范的人物。

看看她,再想想,尽管已经早先顺眼了不少,却仍旧让人有些不敢恭维的蔡老三,李恬深觉真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也不知道将来做羞羞的事的时候,李月莲有没有心理障碍。又自责才刚蔡老三说送李月莲回去的时候,没有打蛇随棍上试探一下蔡老二夫妻俩。虽然明知道这俩人肯定不会同意,但没有做努力就放弃,也让李恬有些小小的内疚;又因羞羞的事,暗自保佑将来俩人的娃子千万可别随了蔡老三。

据何明家的说,蔡家人的相貌只所以不咋地,根源都在蔡老二他爷爷娶的那个婆娘身上。

当年,蔡老二爷爷的爹病娘瞎,家穷得不得了,他本人又是个瘸子。根本没媒婆子给他说亲,眼看就要绝后了,蔡老二的爷爷没法子,只好跟着一个外来的煽猪匠学手艺。学了一年,自己做了两年,攒了些钱,娶了个奇丑无比的媳妇。这个媳妇虽然丑,但还挺勤快也顾家。

嫁来之后,又是养猪又是佃田的,也就是他们自家的猪出栏的那年,蔡老二的爷爷为了省几个请杀猪匠的钱,才学着杀猪,自此他们家就干上了这行当。

到了蔡老二的爹那会儿,家里已算有些钱了。蔡老二的娘模样就不差。他那个死了的大哥模样也不差。谁知道,就蔡老二隔代传,随了他嬷嬷。

蔡老二就学他爹,也挑好看的闺女娶,结果大儿子二儿子,说不上是一表人材,最起码是个普通人的相貌。就这个蔡老三,简直不是隔代传了,反而有些返祖现像。

李恬正胡思乱想着,李月莲已回过神来,见她怔怔地看着自己,还当她为自己担忧呢,忙笑着把人迎到室内,让到炕上,这才拍着李恬的手嗔笑道,“我早先咋说的你都忘了?你做的够多了,我在这里也都好,你还留些心,顾顾你们自己家吧。”

王氏也随着这话,宽慰李恬几句,又看着李月莲感叹,“才刚……”

刚说了俩字,就叫李月莲给打断了,“三嫂,得寸进尺可不好,咱们又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这个家他说了可不算。而且,我觉得眼下挺好的。”

本来是奔着没命来的,眼下命是保住了,婆婆虽然冷脸,却也没刻意恶待。公公和家里人也逐渐和善,李月莲是觉得挺好。

王氏也知道这件事也没更好的解决办法,多说也无益,就改而问李月莲一些,诸如蔡老三的腿伤如何,平日里吃饭如何,待她如何等。

李月莲倒也一五一十的答了,神态语气看样子都十分的平静。

只是在几人临走,又说,蔡老三伤势还没好,今年年后走亲不回去了。这个也和蔡老二夫妻俩说好了。

王氏当时没说啥,直到驴子车上了官道,这才李恬叹息,“你二姑嘴上不说,心里头怕也有怨呢。”

李恬耸耸肩,不以为意地道,“这不正好如了他们的意?求仁得仁嘛!”

王氏好笑地看了她一眼,又去看李老三。李老三背着身叹息一声,扬手给了驴子一鞭子。

只要闺女的处境有改善,老李头也不在乎她过年回不回来走亲。当然,也不是一点不在乎,无非是和过年回来走亲比起来,李月莲的日子和蔡老三的伤势更重要一些。

李陈氏却是在早得知蔡老三醒来的时候,就在心里盘算着,等到年初二这一家人来走亲,好借机平息村人的闲言碎语,也趁机捞回些脸面呢。

一听李老三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嚷着李老三,非让他再去蔡家一趟,说年初二一定要让李月莲回来走亲。

蔡老三再不肯去,只说这是蔡老二的意思,他没那脸说服人家,要去,让李老二和李老四去。

李老二和李老四连去探望还不肯呢,哪肯接这个更难办的差事,也不肯去。

惹得李陈氏又气狠狠地嚷骂这俩儿子一通。

李恬下了车就去了何明家,隔墙隐隐听见她的叫嚷,暗笑,李月莲也这算另一种意义上的“今天的我你爱搭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了吧?颇是解气地一笑,抄起何明家的给何金山和银山哥俩才刚挖的七八颗冬笋,脚步轻快地往家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