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听闻(2/2)
王氏就哼笑,“她不嫁,你嬷嬷打哪使银子?你们还不知道吧,上回往蔡家相看,人家除了回礼还给压了银子,据你三叔说,可能是六两银子。这银子一拿回就揣你嬷嬷口袋里了!”
李陈氏自嫁来就掌着家,也没吃过婆婆的苦头,李恬的太爷爷又是个知情识趣的老人家,除了把李清河抱到跟前养之外,从来没插手过儿子儿媳妇之间的事儿。
她手头没怎么缺过钱,也没吃过缺钱的苦,先前还有些端着架子。可是自打老李头收了她的掌家大权之后,对银子眼见的就亲热起来。
这回她为啥非得让李月蓉嫁到蔡家,一来是不忿李恬这里大手笔的赚银子,不想叫孙女给高高压过一头,压死了。二来也指着这个和老李头别苗头呢。
就把这话和姐妹三个说了。
李好就叹道,“那总是她的亲闺女。”
王氏就又笑看了李恬一眼。
李恬又无语了,“咋着,这又关我的事儿?”
王氏嫁来快十五年了,对李陈氏的心思为人门儿清,“说不关你的事儿,那是假话。要是没你这里起的一摊子,你嬷嬷就是动心蔡家的钱财,估摸着也会掂量掂量,可是有你这头一比照,你三姑要再错过蔡家,她可指着啥压你?”
李恬就哼笑道,“她不忿也自己个去赚钱呀?打着卖闺女的主意算怎么回子事?这锅我可不背!”
话音方落,何明家的带着三巧进了院子,母女俩手里各拎着一个篮子,一个里头装了半篮子秋后新萌发的秋荠菜,一个里头则是大半篮子的葱秧,进院听见这话,就笑问,“谁又咋着你了?”
李恬就把王氏才刚说的事儿,简简说了一遍儿。
何明家的恍然和王氏笑道,“我说呢,才刚我往大牛家去的,打你们家门前过,正看见恬姐儿她嬷嬷黑着脸从堂屋出来,我还纳闷,大过节的,谁又惹着她了,原是这事儿。”
说过这话,自顾自地抄了个凳子坐下,又和众人笑,“这也是月蓉憨了,蔡老三要不是长得挫些,她相貌生得好些,蔡家指着她改一改蔡老三这一支的相貌,人家也不会这么大手笔往她身上花银子!她是生得好,可是乡庄里头,生得比她好的也多着呢!”
何明家的说这个,还真是正中蔡掌柜的心思。他自己个生得不太好,但是家里有财,婆娘长得也不错。家里仨儿子,老大老二的相貌有一半儿都随了他们的娘,长得也算是齐头平脸的平常人。发就这个老三,生生是没一处似的。不但长得丑,还傻得没边儿。
蔡掌柜也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决定也给三儿子找个相貌好,最好也有几个心眼的儿媳妇,总不能叫三儿子这一支人,一直挫傻下去吧?
所以,尽管对李老二的行为有那么点点不耻,还在暗中相看了李月蓉之后,把亲事给定了下来。
话虽如是说,可李好是才刚经验过一段不太愉快的婚姻,还是觉得即然李月蓉不想嫁了,李陈氏就不应该强求,“钱是重要,可是钱财再重要,也没自己个顺心重要。”
何明家的张口要打趣儿她,就站在边上听得入神的三巧,猛地一拍双手,“我知道为啥月蓉姑姑不想嫁了!她和村尾的李高阳看对了眼儿了!”
李恬几个突听这话,都吓了一跳,一齐看向三巧。
三巧见大家都不信,急得抬手往街中的方向一指,“是真的!就前几天,我才刚从姥娘家回来的时候,往街中去玩。就看见李高阳和月蓉姑姑站在街边说话儿,当时月蓉姑姑就是这样子……”
说着,三巧羞答答地低了头,小嘴微撅着,双手绞着衣角,一副喜悦又羞涩的样子,朝李恬抛了一个媚眼,又抛了一个媚眼儿……
她这模样,逗得大家忍不住齐声喷笑出声。
何明家的又气又笑的,站起身子又给了她一下子,绷着脸没好气地训斥,“见天该操的心不操,不该你操的心,你比谁都看得见!”
李恬深以为然。三巧是何家的另类。何明两口包括何金山银生几个都是温和,又四平八稳的性子。就连英子也不过多了几分未经世事的女孩子的天真和爽利。而三巧却不。
她自小就爱上山下河的,比个男娃子都淘。到了渐大,倒不上山下河了,却又添了一个新本事,那就是对男女之事格外的敏感,和她一样大的女孩子还懵懵懂懂的呢,她已经能看出端倪,捂着嘴自己个乐了。
这一回,她之所以从春上种过枣子树之后,一直在姥娘家住到秋上,就是因为她又在家里说道这些男男女女的事儿,叫英子给骂了几句,把她骂恼了,自己个跑到姥娘家去了,还给英子放了话,说英子不亲自去接她,她就不回来。
英子能惯着她这毛病才怪呢,就是不去接她,三巧没得法子,这才趁着家里即将秋收开忙,顺坡下驴,让她舅舅给送回来了。
三巧朝她娘讨好地嘿嘿笑了两声,抓着被她娘打疼的地方跑开一些,“娘,我说的是真的。当时月蓉姑姑那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那个李高阳还试把试把想接月蓉姑姑的手,看见我过去了,他俩才赶紧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