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暴利啊(1/2)
高大壮这边离得近,到了半晌午就有了反馈。说是那四十匣子月饼,给镇上的点心铺子一家都放了十来匣子。虽说今儿只是寄卖,但看那几家点铺子掌柜的面色,他约摸着等到再过两天,去和他们谈售卖,应该也没啥问题。
唯一的一点就是,这几家点心铺子给的价儿都不高。油皮的最多只肯给八十文,而酥皮的只给五十文。毕竟他们再往外卖,也要得利的。一匣子往上加二十文钱,这就一百文了。乡庄人家舍得拿一百文买一匣子月饼的还在少数,就算是镇上的人手头略微宽裕些,怕也不多。
当然了,这指的是平头百姓,那些有家底子的殷实或大户人家,哪怕再贵呢,估摸着也愿意多花几个钱尝个鲜儿。
李恬略微纠结了一下,虽然她是打着薄利多销的主意,但是利钱太薄了,她也觉得亏得慌。可是宋大江那头眼下还不知道是个啥情形呢,这边的散卖生意,也不好一棒子打死。就和高大壮说,先不和他们说死,先这么寄卖着。等到宋大江那头回来看看他卖货的情形。
若是宋大江那头卖得顺利,也果然能卖出他说的那个高价儿。这边的散卖生意,要么停了,要么加价儿。就算只吃大户人家,这一个中秋下来,应该也能卖不少钱。
李恬这么做,一来确实是不舍得将要到手的银子,二来是图着明年呢。万一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家里还没有如她期望的那样,不差钱儿。她还得操持这买卖!今年自己先把价儿给压死了,明年她还指着啥赚钱?
这倒和高大壮想的差不离,见她样样都思量到了,也没再多说什么,应承了一声,在李恬歇息了一会儿,吃过午饭,就又带着新做出来的四十匣子月饼往白石镇去了。将来不做他们的生意归不做,可是在没打算不做之前,该趟的路子也得趟。
大概是因为她给高家出过力,高大壮自打一到了她家这边儿,就把这摊子生意当自家的事儿一般操持着,不管李恬这头想到没想到的,人家都提前想到了。
不觉暗搓搓地瞄了就在厨房窗下闷头活面的李好一眼。
从前她和同学们聚会,听到的最多的抱怨就是家里的那位眼里看不见活,不管大小事儿,都是说了才动不说动,有些是你说了还不动。
而眼下高大壮身上可没一丝这样的毛病!
这几天,他除了帮忙做坊子里的事儿,还帮着李恬清了两回鸡舍,摘了一次绿豆,还把菜园子里没绑好压实的白菜,给重新绑了绑,压了压。
虽然这都是小事,可是生活中,又有多少大事?
而且小事都上心了,大事难道会不上心?
有这么个方方面面都周全用心的人顶在前面,那跟在他身后妇人,一辈子不知道要少操多少心,少受多少累,少生多少无谓的闲气!
要是他身后的那个妇人果然能变成李好,那就好了。
不过李恬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急。
高大壮的好,连她都能看得见,那些在乡庄里生活了多少年的妇人家当然也能看见。他又有这么一个手艺在身,听高婆婆说,自打他前头那个媳妇去了后,不到三个月就有媒婆子上门提亲,都叫高大壮以眼下没心思为由给挡了回去。
而据李恬观察,他应该确实是没那个心思。毕竟生离死别这种事儿,不是人人都能那么快走出来的。
所以,且走且看吧。
李恬有些小遗憾地暗叹了一声,端着才刚搅好的一盆子莲子泥进了厨房。
原她想着,林州府离这边七十来里,许留镇就更远。宋大江三个人就算是一路再紧赶慢赶的,路上也得一天的功夫。
而货物就算再怎么畅销,那二百匣子的货物,少说也得卖上一天。回程还要一天。
这满打满算的,最快也要三天一个来回。
哪想到,第二天晚饭后,姐弟几个照例到枣子园那边巡视一圈子,才刚回到家,就隐隐听到隔壁骡子车响。李长亮撒腿跑过去一瞧,正见宋大江一手举着火把,一手牵着骡子往宋家院子里走。
忙回头叫道,“大姐二姐,大江哥回来了!”一边喊,一边朝宋大江跑过去,不及到车跟前儿就急急地问,“大江哥月饼卖完了没有!”
“没卖完我会连夜赶回来?”早就眼红李恬那红红火火的生意,如今自己个也果然偿到了那红红火火流水价儿往兜里搂银子的滋味儿,宋大江那叫一个意气风发,说起话来,声音都打着飘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