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一十四章月饼生意(二)

第二百一十四章月饼生意(二)(2/2)

目录

见地上除了那个上圆下方的整体构造之外,边上还有一些分解的构造图,粗粗看去,火道、烟道、烤制食物的“烤箱”都有。

李恬心中惊喜又惊讶,好似但凡事关手艺的事儿,就没有能难住宋家老大的。

之前他自己打制架子车是如此,眼下这个炉子也是如此。

面儿上却装作不确定的样子道,“看样子倒大差不差,就是不知道做出来后,能不能烤东西。”

宋大河立马催他大哥,“大哥那你赶紧垒呀。”

宋大海这也是自己个琢磨,也不知道成不成,还真想做出来试一试,就看了看李恬,“是垒在你们家,还是垒在这院儿?”

李恬扫了眼宋家的当院儿,“就垒你们这里吧,万一不成,你还得改呢。”等确定做好了,再垒在她家不迟。

宋大海也是这么个意思,见天色还不晚,就叫上宋大江往他家堂屋后头捡砖块去了。

李恬看着俩人的背影,笑着谢了一声,抬脚慢悠悠地回了自己的家。

宋家老大做活的效率一向很高,到了第二天傍晚,宋大河就又兴奋地跑过来,炉子做成了。

李恬又忙跟着他去了宋家。

大约是做惯了精细的木匠活,手艺这东西,一通百通,宋大海自己个琢磨出来的这个烤窑,除了小点,竟然和李恬前世见识过的大差不差!

李恬把烟道火道,里里外外都看过,份外满意。飞快回到家,开始试验酥皮月饼。

李好两天的工早做完了,也正好在家,也帮忙着她忙活。姐妹俩忙了半晌午,用上回做冰皮糕的模子,做出二十个月饼坯子,端着去了宋家。

这会儿,宋大河和李长亮这俩小子,早得了李恬的话,把窑子底下的火给烧点着了,边上自然又围了好一群小娃子。

一见姐妹俩进来,小娃子们个个伸长了脖子朝姐妹俩手里的托盘上张望,铁山的嘴角隐隐的泛着光亮。

大牛媳妇进来看儿子这样,不由得笑骂,“就你天天现不完的眼!”说着,又朝姐妹俩笑,“前儿我们还在说呢,你们家这日子眼下大家是拍马也赶不上了,结果,转头你们又兴出了新主意,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李好就笑道,“这你可埋怨不着我,我可是被逼的!”

李恬把托盘子放在边上的架子上,一边取下盖在“烤箱”的口的木板,试里面的温度,一边朝大牛媳妇笑,“这回也怪不着我,我也是被逼的!”

何明家的抬脚进来,听见这话,就笑说大牛媳妇,“你那脾气呢,你那性子呢,哪儿去了?瞧这俩人显摆的样儿,还不赶紧抓花她们的脸!有钱赚还是被逼的,咋没人逼我们赚钱呢?”

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大牛媳妇就往边上凑了凑,一边稀奇地瞅着李恬把摆放好月饼的铜盘子,往里面推,嘴里一面道,“我还指着跟着这俩财神爷多赚几个钱儿呢,我可不敢。你要敢你上!”

何明家的笑着走过来,俩眼睛也直盯着这个古里古怪的烤窑,“那我不成了憨子,明摆着跟钱过不去。”

见李恬把月饼坯子都放了进去,又拿厚重的木板把那小门堵上,接下就只余下烧火了。

何明家的就又问,“恬姐儿这么着就成了?得烤多长时候啊。”

李恬这回是心里真没底儿,土面包窑这东西,她是见过的。就是她果子隔壁那一对养鸡的小夫妻照着网上看来的法子捣鼓的。但是她只见过人家做老式面包,并没有见过人家烤月饼啊。该用多高的温度,得烤多长时候,是一丝没头绪。

说起来这对小夫妻也是村里考大学出来的,大概是因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深重,又回了家乡创业。想法很美好,想过一过有闲有钱,又悠然自在的乡村生活,却又放不下城市里已然享受过的种种便。

回到家乡,先把自家的院子从里到外收拾了一遍儿,要花有花,要草有草,布置得和那种休闲农家似的,处处透着情调格调。这面包炉就是那会儿捣鼓出来的。

可是正因为这样,创业资金还没开始就先花去了一小半儿,余下的呢,都投了那些鸡娃子身上了。李恬穿越前,还听这俩小夫妻在那里懊悔,说当初不该先想情调格调这回事,先把钱赚到口袋再拐头也不迟,也不至于弄得捉襟见肘的。

李恬还建议他们干脆在网上发个贴子,兼营农家乐。反正人家那屋子收拾得确实好,也有不少城里人也愿意到一个偏远又悠闲的小山村住那么一两日散散心。

那小夫妻俩似乎听进去了,也不知道眼下这俩人有没有照办,境况有没有好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