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夏日琐事(2/2)
李好就笑嗔了她一眼,脚步轻快的往堂屋去再拎包袱,“这还用问?这不是有伴了么?”
虽说之前有李恬那话,李好总觉得还是有些放不开似的。眼下有个小高氏和柳春花做伴儿,可就大不一样了!
李恬这会儿也正在想这个事儿呢。
高家这一摊子生意,按高婆婆今儿说的,是五人组。高婆婆、小高氏、高大壮、柳春花和李好。可是这五个人里头,只有两个熟手,而这两个熟手里头,高婆婆年岁又大了些,只能算半个顶梁柱。
余下的小高氏和李好、柳春花这三个,只能算是打下手做工的。
可是甭管是喜宴还是丧宴,场面都是乱哄哄的,也少不了和人打交道。而从李好到柳春花这三个都不是那种高声大亮嗓,泼辣辣会周旋能应付的性子。
特别是小高氏才刚和离回家,才刚过来的时候,整个人看上去郁郁沉沉的,还有些羞于见人的意思,精神状况比李好当初回家那会儿还要差些。柳春花小姑娘家,性子看样子不泼辣,也放不开。
其实等于高大壮这个壮年汉子带着一支老弱“病”的小分队。
她怕时候一长,高婆婆觉得带着三个不顶事的做活,太过吃力。人家一觉得吃力,指定要卸担子。而被卸的一个,肯定是李好无疑了。
于是等李好又拎着包袱从屋里出来,就走过去,一边帮她搭手挑包头巾的布料,一边缓缓地道,“大姐,往后你们要常一道做工了,那个高家二姑姑看样子也挺可怜的,你得了空子,也开解开解她。”
这个李好有经验,而且也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偏妹子又不喜听她多说,正愁没个人能畅畅快快地说说话儿呢,顿儿也不打地就应下了。
到了齐家老爷子正日子这一天早上,李好早早起了身,连饭都没吃,就带上做点心的摸具和后来李恬又熬的果子酱坐上车,二小子李长亮赶着的车,往齐家村去了。那天高婆婆来的时候就说好了,让大家在齐家村会合,不必再特意去高家了。
二小子李长亮为着给自己找一个不用上学的长期借口,这一回是下了苦功夫练习赶车,李恬昨儿还特意试坐了一回,车子平平稳稳的,那驴子也听话,让停停让走走,今儿也放心让他走,当然,他这一去,自然少不了这些日子差不多已和他成了联体婴儿的宋大河。
送几人走后,留在家里的人吃过早饭,洗锅刷锅的一通忙活之后,银山就又过院来帮着试放小鸭子。
这些小鸭子已在东边的溪水里试放了三天了,也初步能听得懂口令,可比才刚被放出鸭舍那会儿,一出圈就四处乱钻强多了。正好今儿梦生和长安也休沐,人多也能帮着维持一下秩序。
于是李恬大手一挥做了决定,今儿就去东山和南山相交的大水面上放鸭子。
然后又发号施令,“银山你打头,在前头引着往山里去,梦生长安你们俩缀在后头赶鸭子,余下的都别往跟前凑,留心着有走偏的小鸭子,轻轻给赶回来,可都别大声叫嚷啊,省得把鸭子给吓惊了。”
安排完,一手抱起小妞妞,大家一挥手,“走喽,放鸭子去!”
银山笑应了一声,率先开了鸭舍,在前头哦哦叫着,引着小鸭子们沿东山下的小道往前走,梦生和长安一人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在后头轻轻赶着,李悦春燕春晓铁柱铁山几个就走在鸭子队伍中间的外围,防着它们乱钻。
李恬抱着小妞,李静胳膊上挎着镰刀篮子压阵。家里倒只剩下,有时候家里没了事儿,也会到这边帮衬一二的何嬷嬷坐阵。
如今宋大海已在镇上做了十来天的工,今儿正好休息,兄弟俩倒是都回来了。这会儿正在家里磨锄头,待会好下地锄草去。
远远看见东山下,浓荫遍布的土路上,一群娃子领着一群白生生的鸭子呼呼喝喝的往山里去,李恬姐妹缀在后头,一个抱着小妞妞,一个在边上指东指西地和小妞妞说话儿。
别样的热闹,却又透着一股子悠闲,好似这样的日子才是人生真味,晃晃悠悠,缓缓慢慢,怡然自得。
宋大江不觉得和他大哥笑道,“难怪你当初非得回来!要说,咱们就在村子里就这么着过一辈子,也挺乐呵!”
宋大海从远处收回目光,一把把锄头扛在肩上,抬脚往外走,“你才多大,这就光想着乐呵了?”先赚来钱,再说乐呵的事儿也不迟。
宋大海最初就是这么盘算的。
宋大江只是一时所感而已。没钱,就算有这样的景,心里也乐呵不起来呀!笑应了一声,扛上锄头跟上他大哥,下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