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一百八十二章新品(二)

第一百八十二章新品(二)(2/2)

目录

绿豆鳖是下河村这边对绿豆糕的俗称。

以往每年秋后,当年的新绿豆下来,有那舍得家里也得过去的人家,都爱磨些粗绿豆,加上些糖和少少的白面,团成团子放在篦子上蒸。绿豆粒子粗,颜色暗绿暗绿的,又是圆团形,倒还有几分像老鳖背上的壳。

何明家的一通指派下来,朝李好笑,“瞧瞧,这不就齐活了么?赶紧的上手做吧,没瞧见这大大小小的娃子大人,个个都等着你们发家,好跟着沾光呢!”

说得李好笑起来,也没再多说什么,又和昨儿一样,从发面开始,紧着忙活起来。

虽说今儿李恬几个回来得早,大家动手早,可也架不住要做的样多,又是和昨儿一样,一直忙到天黑透,这才算忙活完。

次日一早,宋大海照旧赶着车把卖点心三人小分队给送到镇上,先拐到宋大江那里,把新做的新品一样给他留了一些,又去了李恬几个常卖货的地方,帮着摊子起好,留在边上帮衬了一会儿,见李恬几个摊子一摆定,就有人上前来问价儿买货,显见得比昨儿的生意又红火了些,这才揣着李恬早给的钱,到吕记的铺子里帮着他们买原料去了。

宋大海才刚一走,那方氏妇人就又凑了过来。瞧见李恬今儿又添了三个新品种。

青团子她见过,倒不觉得稀奇,就是那装在青竹杯子里的蒸蛋糕,颜色嫩黄嫩黄的,放在青褐色的竹子杯子里,每个头上,带点着一点殷红的果子酱,看着颇是养眼。再有冰皮月饼,外皮晶莹剔透,里头的颜色,有的红有的绿,那透明的皮上还印着花纹,怎么看怎么觉得精致好看,想来也好吃。

稀奇地问,“哟,你这里又添了新品啊?”

“是啊。”李恬笑呵呵地点头,又指着那些新添的点心,一一和她道来,“青团子有糯米的,有大黄米面的。里头的馅料,有纯果子酱的,也有落花仁的,也有红豆绿豆沙的。糯米的吃着软糯清甜,大黄米面的还有一股子大黄粘面的香气。这个冰皮糕也是这几样馅料,皮是白面做的,比青团好克化,也清甜。这个竹子杯里装的是我胡乱起的名字,叫蒸蛋糕,香香软软的,都没加馅料,放得油也少,最适合老人家吃了。这些都不按包了,就按个卖。青团子和冰皮糕都是三文钱一个,蒸蛋糕五文钱两个。”

方氏妇人一边听一边诧异,听她说那冰皮糕的是用白面做的,很是诧异,“白面能做成这个样子?”明明馒头啥的也不是透明的。

李恬心说,当然不是普通的白面了。确切地说叫澄面,通俗地说,就是农家里制作凉皮,洗去面筋后,余下的汤水再把水气炒干而得的面。

嘴上却笑说道,“是啊。”说着话,她抬头扫了一圈子,不见昨儿那个拄拐的老太太,颇有些遗憾,“昨儿也忘了问那个老人家住在哪儿了,要不然,还能上门去和她说一声,看看今儿这些合不合她的意。”

正想问做法的方氏妇人一下子被带偏了,忙问那老太太的形容,一听李恬的话,她就笑了,“这个我认得,就是我们家侧对过的陈婆婆,你等着啊,我去给你叫人。”

说着话,一阵风似的走了。不一会儿带着那个陈婆婆过来。

这陈婆婆可没料到自己只是随口一句话,人家就上了心,转天就给做了出来,很是意外,待把李恬说的那几样挨个尝过,果然清清爽爽的,没有那股子油炸的油腻气。

大手笔的一样让李恬给包了十个。没怎么费力,新品就开了张,李恬自然欢喜。

虽说李恬几家今年因为合伙打粮,麦子收得比一般的人家快些,眼下下河村还有不少人家,正在埋头割麦子,可镇子周边的人家,却也有不少早早收完粮的。

今儿就有不少庄户模样打扮的人,托他们的福,李恬这生意,自然又比昨儿更红火了一些。卖货第三天,名声也算略略打了出去,到了大半晌午,今儿带来的货物,差不多也卖完了。

从今儿起来,李好也不用等着她回去看看卖货的情形再下手了,需要的原料宋大海早给稍买回家,他们倒也不急着回家,就坚守着摊子,瞧见有人来,就扯着嗓子吆喝两声,没人来呢,就安静等着,卖那最后十来包的点心。

等到将午的时候,东西卖完,宋大江找了来。一见面先递给李恬二两银子,笑道,“总算是不负你们的托,我们东家那头妥了。才刚把我叫过去和我说,你们这里卖的六样点心,每样都备四十包。这是定钱!”

六样点心,一样四十包,那就是二百四十包!这一笔下来,就是五两多银子,利钱也有三两。要是还按月牙她们跟着李恬卖野菜时的分法儿,他和李长亮每人一成,也有三百多文!再加上前些天卖的,过后还得卖好几天,一两银子的本钱眼见就到手了。

宋大河兴奋异常,连声朝宋大江道,“二哥你最好了!”

宋大江哼了他一鼻子,“我就能给你赚钱的才是好的!”又细细叮咛了李恬诸如要记得日子,做得洁净些,千万别马虎等语,飞快回去当差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