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去镇上(二)(1/2)
那汉子愣了一下,笑得愈发热络,“那咋不认得呢,我们两家就前后巷住着。”顿了下迟疑地看着何明家的几个,“你们这是……”
何明家的脑子转得飞快,和他笑道,“是这么回事,我娘家门上有一个闺女身子不好,做不得重活,动不动就头脑发晕,到镇上叫郎中瞧了,说是气血两虚。后来我听谁说,你们村有一个叫郭安的,他闺女也是这种症候,在镇上瞧不好,说是往县城去瞧病了,也不知道瞧好了没有,要是瞧好了,就想问问是哪个郎中瞧好的,也好说给人家知道知道。”
何明家的话音一落,那汉子就恍然点了点头,“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彩霞那丫头是往县城瞧过病,到底在哪一家瞧的,咱家里没病人,也没细问。”说着那汉子和何明家的笑,“您要是想知道啊,等回到家叫我婆娘去问问。”
何明家的赶忙笑道,“那倒不用。要是确定好了,赶明儿我带了我娘家那侄女亲自往她家去一趟,也当面说说症候,看看有啥不一样的地方没有。”
汉子就笑道,“这样也好。”顿了下又说,“这位嫂子放心,年关的时候我还瞧见她了呢,好生生的。”
何明家的就不由得和李恬还有大牛媳妇对了个眼儿,明明宋大海前些日子去郭家,郭家还口口声声郭家姑娘在县城她小姨家养病呢。
这是宋大海往何家去说,往后让家里三个小的在何家搭伙吃饭的时候,何明家的问起来,他才说的。
当时何明家的就对郭安的态度有些不满意,宋家的情形郭安不该不知道。宋大海是个晚辈不好主动提,可他是看着宋大海长大,又和宋留山要好了那么年的长辈,甭管咋着也该给个明确的说法。
等宋大海走后,和何嬷嬷说起这件事,又想到上回和李恬说起来的时候,她提了一句,说在亲戚家养病有些奇怪,何明家的再往深里想想,就觉得这个郭安怕是有事瞒着这边。
原是想着要是瞒,指定是瞒着郭家姑娘身子不好,怕宋大海这边起意退亲。可听这汉子的话,那郭家姑娘身子早好了,这种情形下,郭安瞒着那指定是不想结亲了。
可是若不想结亲吧,也该早早提出来。毕竟那个郭家姑娘今年也整十七往十八岁里去,也不能再等了。
何明家的先前只是见宋大海一家忙不过来,是个近邻搭把手的意思,后来因为李恬佃地,再加上如今明月不在家,宋家几个小的在她家搭伙吃饭,天天见面,关系上又近了一层,打心底里是拿他当亲近的晚辈看,这会是抓肝挠心的想和他把这事说了,奈何人不在跟前儿。只好先胡乱扯了几句把话头给带了过去。
李恬见她问完了,这才又细问了那汉子,诸如是苗子几年了,有多大,根深不深,好不好挖等语。然后约定就这几天得了空子就去他们村寻他,这才和何明家的几个往前走。
一离开卖苗子的摊位,何明家的就忍不住愤愤地说了起来,“你说这郭家办的叫啥事儿?闺女好生生的,不说嫁,也不说不嫁,就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大海……”
“婶子。”李恬拍了她一下,朝前面示意。
何明家的往前一瞧,正见十来步开外的地方,宋大海站在一头黑色大骡子边上,上下细看,左右打量。
何明家的赶忙招呼他一声,“哎,大海……”
李恬赶忙又拽了她一下,小声道,“婶子,这事儿还是到家再说吧。”
就按才刚那汉子说的,宋大海这门亲事指定有哪里不顺当,当着她和大牛媳妇的面可不好说。
何明家的明白她的意思,继而改口笑道,“你这是打算买头牲口啊?”
宋大海朝几人笑了笑,“还没拿准主意,今儿到那头送货,顺道过来看看。”
何明打量边上那头黑色大骡子,健壮高大,皮毛油光水滑的,笑赞了一声,又问,“这头什么价儿?”
宋大海回头看了看,在招揽另一个买主的摊主,道,“开价十两银子。”
何明家的就皱眉道,“这可不便宜,恬姐家的那头灰毛驴,买的时候才五两银子。”
李恬笑着接话,“可是我家那驴子可没这个健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