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宫女好孕娇媚,绝嗣帝王送凤位 > 第282章 帝后安定,则家国安宁

第282章 帝后安定,则家国安宁(1/2)

目录

御花园内,春光正好,繁花似锦。

昭衡帝难得偷得半日闲,正携水仙在园中散步。

永宁被乳母抱着跟在稍后处,咿咿呀呀地指着花蝴蝶,偶尔引得帝后回眸,看着女儿满脸温暖柔情的笑容。

双生子则留在宫中由稳妥的宫人照料,今日并未一同带出。

帝后二人并肩而行,低声交谈,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在他们身上跳跃着漂亮的光斑。

风声、鸟声、虫鸣声交织在一起,这一刻的气氛宁静中透着平常的温馨。

然而。

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多久,很快便被打破了。

在一处芍药圃旁的小径转弯处,一名身着淡青色儒裙,气质清雅的女子似乎正捧着一卷书册低头研读。

听到脚步声,她恰到好处地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而带着书卷气的脸庞。

见到帝后,她似乎吃了一惊,连忙敛衽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民女苏氏,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看到女子,水仙轻挑了下眉,显然是认出了她。

这苏氏出身江南书香世家,颇有文名,因其才学被特许入宫,在宫中书局协助整理校对一些珍本典籍。

此刻她手中拿着的,正是一本文选。

“平身。”

昭衡帝神色淡然,目光在她身上一扫而过,并未停留。

苏氏起身,却并未立刻退下,而是看向水仙,唇角含着一抹带着敬仰与些许意味的微笑。

“皇后娘娘倡女学,开女官之先河,泽被天下女子,实乃千古未有之贤后,民女仰慕已久。”

她先扬后抑,目光落在手中的书卷上,语气带着几分故作深沉的探讨。

“不过,民女近日整理古籍,见《女则》有云,‘妇人柔顺为上,贞静为本,毋干外政,毋预外事’……”

苏氏沉思片刻,继续说道:

“娘娘此举,开千古之先河,自然是功德无量,只是……不知是否也需斟酌古礼,以免引来些许……不必要的非议?”

她这话说得极为巧妙,表面上是在请教,实则暗藏机锋。

她引用《女则》古训,意在用旧礼来约束、质疑水仙推行新政的行为,隐隐有抬高自身恪守古礼、学识渊博的形象。

说完后,没有等水仙回答,苏氏便低声对水仙俯身,“皇后娘娘明鉴,民女并非在质疑娘娘,只想请教……”

她明明是对着水仙道歉,可躬身的方向却是冲着昭衡帝的。

水仙闻言,眉梢几不可察地一动,正欲开口。

她自然有千百种方法可以驳斥这番迂腐之论。

然而,她身侧的昭衡帝动作更快。

他几乎是立刻伸出手,轻碰了下水仙垂在身侧的手,示意水仙先不必开口。

昭衡帝眸光倏地冷了下来,苏氏为何,他怎能不知。

他轻抿薄唇,看着表面看着富有才学,实则心思浮动的苏氏。

昭衡帝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压,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花园中,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带着重量,压得苏氏说不出话来。

“朕的皇后,贤德与否,功过如何,自有朕与天下万民亲眼见证,亲身感受,何时需要引据一本前朝旧书来框定评说?”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将苏氏那点隐秘的心思剥得体无完肤。

“你苏氏既有才名,得允入宫编书,便该将心思用在正途,潜心修典,使前人智慧得以流传,惠泽后世学子。”

“而非在此巧言令色,妄测圣意,曲解贤后一片为天下、为百姓谋福祉的仁德之心!”

他的声音陡然加重,看着精心打扮过的苏氏,脑海里并没有任何的动心,只有彻头彻尾的厌恶。

“皇后贤德明理,无须尔等借古喻今、心怀叵测之辈在此置喙!”

这番话,字字铿锵,句句诛心!

不仅彻底驳斥了苏氏的谬论,更将她那点试图靠才学进入后宫,存了攀附心思的念头,赤裸裸地揭露出来!

苏氏脸色倏然苍白起来,今日发生之事,与她脑海里的设想压根不一样。

如果不是皇后娘娘的懿旨,她这辈子都不可能进宫!

入宫后,苏氏听闻昭衡帝独宠皇后,而这位皇后原本是贱藉出身,听说凭借才情获得了昭衡帝的青眼。

知道的那一瞬,苏氏心中便有了野心。

贱藉出身的侍婢,再有才情能比过她吗?

今日之前,苏氏从未想过,昭衡帝会出言讽刺她。

她本以为,只要自己在昭衡帝的面前展露才情,或许皇后娘娘会发怒,但昭衡帝也许会记住自己。

没想到......苏氏看着目光冰冷的昭衡帝,她浑身剧颤,手中的书卷掉落在地也浑然不觉。

她原本以为自己凭借才学可以另辟蹊径,没想到在帝王眼中,她的那点心思竟如此不堪一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