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2)
仇士良眼睛里露出一点儿凌厉的光芒,转瞬即逝。随后站了起来,一下子对着李逢吉行了一个大礼。李逢吉大惊,连忙伸手将仇士良扶起。
“仇大人,您这是为何”
“李大人,咱家想请你帮个忙”
“仇大人,可千万别这样,你这不是折煞于我么有什么事儿。站起来说话”
这时,仇士良才缓缓从跪姿转成站姿,口中慢慢的说到:“李大人,我知道你是一直反对使神策军出征河北的,可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王守澄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啊他的胃口实在太大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你我都所以。我希望李大人能在明天地朝会之上,改变自己最初的意见,附同讨伐河北之计”
其实刚才李逢吉看到仇士良给他跪下了,就知道仇士良说的是这个意思。
之所以他还假装不知道,非要仇士良说出口,那是为了让仇士良感他的一个情。
按照李逢吉的盘算,如果这次群臣意见统一了,皇上下令征伐河北,神策军至少要出动超过八万军马。待到兵权一旦交出,朝中再出现点儿变化,左右军的中尉以及内侍省地最高领导都死光了的话,那么最后的兵权很可能就是落在仇士良手里。或者说,不是很可能,而是一定,毕竟想要将原本掌握在宦官手里地军权一下子交给朝臣武将,恐怕还是有些困难。
等到仇士良成功上位了,他李逢吉就要借助他的力量,实现自己权力的更迭。
假作思考之后,李逢吉点头说到:“仇大人,即便是出征河北,这内侍省的事情”他故意留了个话头,等待仇士良接下去说。
仇士良咬牙切齿的说到:“神策军此次讨逆,至少需要八万军马。而咱家会跟皇上商议,那些军队出去,总归是皇上说了算的。到时候,留在京城的,就都是咱家可以直接控制的兵马了哼哼,到时候,何愁扳不倒这几个家伙”
李逢吉暗自点头,嘴里却说:“仇大人有把握”
仇士良重重的一拍桌子:“咱家自信影响个一两万神策军的能力还是有的”说完,却突然又有些担忧的看着李逢吉:“李大人,这就要看您的意思了”
李逢吉沉思片刻,又说:“仇大人,你跟我说句老实话,现在神策军中,完全能够听命于你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仇士良闻言,暗自在心中盘算,无非是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简单加法。
算完之后,仇士良抬起头来,看着李逢吉,一字一顿的说到:“一万六千众”
李逢吉一听大喜,这讨伐河北,至少要出征八万以上,剩下也就是两万人左右。而仇士良有把握控制一万六,而且恐怕这还是个保守的估计。到时候,只等讨逆大军离开长安城超过五日的行程,仇士良就可策军谋变,一举将王守澄等几名主要头目铲除。即便讨逆大军再赶回来,看到王守澄、梁守谦等人都已经死了,哼哼,他们想折腾也折腾不起什么浪花了。
“好,那李某就立刻去找宗闽老弟商议,明日朝会全力支持李德裕那个老东西只是,便宜那个老小子了”
仇士良得意的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且让李德裕得意去吧,待到咱家将王守澄等人拿下,不愁皇上不把神策军的军权交到我的手里。到时候,别说是一个李德裕,就算是裴度、韦处厚等几个一直跟李大人过不去的家伙,统统都可流放出京。”
李逢吉点了点头:“不好不好,他们都年事已高,流放出京有些过分了。依照李某的意思,倒是不如丢到东都洛阳让他们去当个养花匠吧。听说洛阳牡丹美好,想必他们这帮自命风流的家伙应该过的会很惬意的”
这李逢吉是自以为幽默,而仇士良也觉得他挺幽默的,于是乎这俩吃核桃的时候被门夹坏了脑子的家伙,就这么一拍即合,全然落入杜风的算计之中。
待到仇士良离开,李逢吉立刻收拾收拾,便去了李宗闵的家里。
李宗闵对于李逢吉突然改变主意很是不理解,还以为他也是想要像那些摇摆不定的群臣一般拍杜风的马屁,他还说自己已经跟淮南的牛僧孺联系了,让他叫杜牧给杜风说叨说叨。
可是当李逢吉把王守澄那边的事情跟李宗闵一说之后,李宗闵当即拍案而起:“这个王守澄,还真打算凌辱我大唐江山么”
李宗闵倒是一片赤忱之心,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第二天朝会上的情形就可见一斑了。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一百七十八章小山一样的奏折
李德裕立功了,李德裕立功了没有给王守澄等宦官任何的机会
伟大的大唐王朝,伟大的意大唐王朝的新任宰相,伟大的李德裕他继承了大唐王朝宰相们的光荣传统,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这一刻灵魂附体李德裕一个人,他代表了大唐王朝宰相们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朝臣们取得了胜利,击败了来自李逢吉和王守澄的反对力量,他们再一次让大唐王朝的铁骑浩浩荡荡的杀向河北三镇伟大的胜利伟大的大唐王朝宰相胜利属于大唐王朝,胜利属于李德裕,胜利属于裴度,胜利属于韦处厚,胜利属于皇上李昂胜利属于所有希望大唐王朝重新振兴的人们
看到朝会上的情形,杜风第一时间想到了2006年世界杯上,黄健翔的那段著名的解说词。
只是,环境变了,说辞也稍有变化
这天一大早,甚至于连李昂都还没有宣布让朝臣递本觐见,李逢吉和李宗闵这俩顽固势力就在朝堂里跟一些官员私下进行了交流,让他们不要再反对派兵出征河北三镇的事情。
等到李昂派出宦官总管到朝堂里宣布有本出班早奏,无本卷帘朝散的时候,许多之前还不怎么敢说话。或者即便说话腰杆子也不算太硬的家伙们,纷纷站了出来,手捧朝笏,都说自己有本。
宦官总管一看就变了颜色,那么多地奏本,即便是捧进去也能让他累到小手臂抽筋。但是没辙,总不能因为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