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 第140章 全球博弈

第140章 全球博弈(2/2)

目录

而在看不见的情报战场上,较量同样激烈。

永汉安插在欧洲的间谍用密写墨水传递技术图纸,鹰国军情六处的特工则伪装成商人潜入马六甲基地。

最惊险的一次,普鲁士化学家携带内燃机核心数据叛逃,在鹿特丹港登上永汉商船时,被联盟特工用毒针暗杀,尸体口袋里的微型胶卷已被胃酸腐蚀得模糊不清。

绣衣卫外探处处长齐云涯在朝会上面色凝重:“现在的每一份专利证书背后,都可能沾着鲜血。”

民间社会也被卷入这场无声的战争。

报纸上连载的“科技救国”系列文章激发了全民热情,学生们在作文里写下“愿以纸笔为枪,换国家百年强。”

工厂工人自发组织技术革新小组,纺织厂的女工改良了织布机的传动装置,效率提升两成后获得政府嘉奖!

甚至连戏班都排演了《海疆英烈传》,讲述雷达工程师林秀峰的事迹,台下观众看到“示波器上显舰影”的桥段时掌声雷动。

这种自上而下的全民动员,让永汉在科技转化速度上远远甩开了欧洲。

联盟内部的矛盾却在不断加剧。

鹰国坚持优先发展海军,要求各国分摊无畏舰建造费用;德国则想集中资源研发坦克,认为陆战才是决胜关键;奥斯曼帝国因宗教分歧与欧洲国家龌龊不断,甚至暗中与永汉进行军火交易。

在巴黎召开的联盟会议上,各国代表为军费分配争吵了三天三夜,最终只达成一份模糊的协议。

永汉驻欧观察员在报告中冷笑:“一群各怀鬼胎的强盗,连分赃都谈不拢。”

桑明川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授意外交部放出“永汉有意与联盟和谈”的假消息,同时暗中加快航母建造进度。

当联盟还在为和谈条件讨价还价时,第一艘搭载“海燕号”舰载机的“鲲鹏号”航母已在大连港下水,舰艏的青铜鹏鸟雕像在海浪中昂首挺胸。

试航那天,十二架舰载机从甲板腾空而起,在云层中组成“汉”字编队,消息传到欧洲,联盟各国的和谈热情瞬间冷却,维也纳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摔碎的咖啡杯和愤怒的咆哮。

全球的局势如同紧绷的弓弦,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燎原大火。

在太平洋中部,永汉测量船与鹰国科考队因海域勘探权发生对峙!

在非洲好望角,荷南舰队拦截了永汉的运金船!

最危险的一次,普鲁士陆军在莱茵河边境实弹演习,炮弹落点距离永汉观察哨仅三百米。

战争的阴影,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源的争夺,一步步笼罩在这个刚刚连接在一起的世界上空。

永汉的绣衣卫外探处截获了一份联盟内部的绝密电报,内容显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名为“V-1”的飞弹武器,射程可达三百公里。

桑明川立即下令成立专项小组,要求在半年内拿出类似的防御系统。

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将雷达技术与高射炮相结合,初步构建起一套防空预警网络。

与此同时,永汉的外交官们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活跃,他们利用联盟内部的矛盾,巧妙地周旋于各国之间。

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永汉代表提出了“全球资源共享与和平发展”的倡议,虽然遭到联盟国家的反对,但却赢得了许多中小国家的支持。

这些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与永汉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永汉在科技、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而欧洲反永汉联盟的裂痕也越来越大,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联盟内部的分歧在资源分配问题上进一步激化。

鹰国为维持海上霸权,强行要求成员国将年度钢铁产量的三成优先供应海军,这直接触动了德国的工业利益——鲁尔区的炼钢厂正全力生产坦克装甲板,拒绝削减产能的德国总理在柏林议会发表演说时,将鹰国的要求斥为“海上殖民主义的延续”。

而奥斯曼帝国在获得永汉秘密提供的三十架活塞式战斗机后,突然撕毁与联盟的边境协防协议,将驻军从多瑙河防线撤回安纳托利亚,导致维也纳至君士坦丁堡的陆上通道彻底暴露。

更致命的是,腐国为缓解国内粮食危机,暗中向永汉出口了二十万吨小麦,消息被联盟情报网截获后,巴黎街头出现了“绞死叛徒”的示威游行,三国驻腐国大使同时递交了抗议照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