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 第114章 南下的商队

第114章 南下的商队(2/2)

目录

窗外,五个马来妇女正趴在窗台上偷听,其中怀孕的莎丽卡悄悄用炭条在芭蕉叶上临摹,叶片上的“仁”字中间多了一横。

突然,她肚子里的孩子踢了一脚,炭条在叶面上划出长长的弧线,恰好把“仁”字变成了抱着婴儿的形状。

陈敬之突然提高声音:“艾哈迈德,你说如果两个人不互相帮助会怎样?”

男孩脱口而出:“会像荷南人那样,抢我们的香料还打我们!”

教室里爆发出哄笑,窗外的妇女们却突然安静下来,莎丽卡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肚子,炭条从指间滑落进草丛,她的动作里充满了对未来孩子的期望。

“这才是真正的征服啊。”桑明川坐在紫檀木办公桌前,手指轻叩着爪哇送来的稻米样本——谷粒饱满得能映出人影,那饱满的谷粒像是丰收的象征。

“陛下,周正明从爪哇传回的奏报说,当地水稻亩产已达三石二斗。”

内侍监总管李德全捧着奏折笑道,眼角的皱纹里还夹着几粒御书房的檀香灰,那檀香灰像是宫廷生活的一种点缀。

桑明川突然将稻米撒在地图上,米粒沿着爪哇、苏门答腊的海岸线连成一串:“李德全,你说刀剑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种咱的稻种吗?”

他拿起一枚金灿灿的稻粒对着阳光照,稻壳上的细毛清晰可见,“当年秦始皇修长城,百姓敢怒不敢言;如今咱修水渠,他们却把永汉工程师当神佛供着。”

说到此处,他突然将稻米撒向空中,米粒如金雨般落在奏章上:“这才是真正的征服——让他们觉得,跟着永汉有饭吃,有好日子过。”

更令人称道的是,永汉银行在南洋各主要港口设立分行。

马六甲分行开业那天,行长赵文楷亲自为第一位储户——波斯商人哈桑办理业务。

哈桑将一袋西班牙银元倒在柜台上,银元碰撞声清脆悦耳,其中一枚边缘还留着牙印——这是他父亲当年验货时咬的。

“赵行长,这‘贸易汉币’真能比鹰洋还值钱?”他突然压低声音,袖口露出半截古兰经纹身。

赵文楷拿起崭新的永汉币,币上桑明川的头像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币纹中的凹凸纹细腻而精细。

“您看这制作工艺,全世界都没有人可以仿造,永汉皇家造币厂担保,三年后若贬值,银行十倍赔偿。”

哈桑突然抓起永汉币,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每一个条纹都显得那么精致美丽。

“全换成永汉币!”他猛地将整袋银元推过去,银袋子口露出半张荷南东印度公司的汇票,“我信你们永汉人,比信那些红毛鬼强!”

三年后,当哈桑用永汉币结算香料生意时,发现比用银元节省了两成手续费,他摸着账房里一箱箱的永汉币,突然对着广州方向作揖——那里,永汉银行的电报线正将汇率信息传向整个南洋,电流声像极了古兰经的诵经声,而他账房墙上,不知何时已挂上桑明川的画像,画像旁贴着永汉币与香料的兑换表,这一切都像是命运的安排。

“经济一体化是政治一体化的基础。”桑明川站在财政部的大厅里,手指重重敲在南洋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羊皮地图被敲出细微褶皱,那褶皱像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思考。

财政尚书王茂才躬身问:“陛下,上月永汉币在爪哇的流通量已超三成,但暹罗仍坚持用银元结算,他们的使者说‘宁可要生锈的银元,不要亮闪闪的永汉纸币’。”

桑明川突然从袖中抽出一张永汉币,币中的山峰刻印在火把映照下像一把锋利的刀刃。

“告诉暹罗国王,用永汉币结算,永汉的铁轨就铺到曼谷;不用,就让他们的稻米烂在仓里。”

他顿了顿,声音突然放缓:“王尚书,你可知百姓为何认永汉币?”

没等对方回答,他已将永汉币抛向空中,币面“永汉帝国值印币”七个字在火光中一闪而过:“因为拿着它能买到永汉的棉布、铁器、药品!这比十万大军还管用——当年咱打马尼拉用了三千人,现在推广永汉币,一个商人顶十个兵!你看这币值......”

他突然将永汉币按在王茂才手心,“三年来只涨不跌,比你们财政部的算盘还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