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齐:家父文宣帝 > 第634章 好死

第634章 好死(1/2)

目录

叱列长叉召聚的党徒,以及他们的家兵、部曲、亲信,有五百人以上。

人数虽然不多,但全都是晋阳的老兵,无论能力还是经验,都是一把好手,若装备充足的兵甲,能抵得上三千正兵,再骑个马,万人的军阵也能闯上一闯。

这样的队伍不可以明目张胆的集结,否则被四方戍所发现,被当成土匪或者叛军都是常事。尤其是现在不比往时,晋阳也开始有着新君的耳目了,以往的亲友同袍看在监管不严的份上,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生怕被新君抓到把柄撤职,腾给那些嗷嗷待哺的新军官们,因此叱列长叉也不好为难他们,只得自己想办法绕开关口,或伪作行商。

这五百多人化整为零,各自行动,最后在飞狐陉集合,虽然分开了二三日,但这片土地他们熟络得很,因此半日之内,就已经集结完毕,在飞狐陉设好了埋伏圈,等待猎物送上门来。

飞狐陉极险,最狭窄的通道甚至仅够车马通过,若有人从前方归来,只要拿捏住要害路径,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将这些人杀死。

根据周军那里传递来的情报,今日,高王堡的人就要经过此地。

为了不打草惊蛇,这群人连火都没生,各自去溪边打水,就着准备好的干粮硬啃——太行八陉不是自然的山路,而是前人根据地势开辟而出的通道,为了能让军队和运输队伍行进顺利,在开辟之时也考虑了河谷的方位,附近有着不少可以取水的小河。

这些人做了伪装,服装各异,但此刻聚在一起,便能很轻易地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军气,不过东魏的军纪一向不是很行,因此说是兵痞更适合。

不管是哪样,都很容易被看出来他们身上的军队色彩,若是周围有樵夫农妇见了,日后乾明派人来这调查,兴许会问到这些人,因此叱列长叉下令,凡是见到他们的农户,都……派几个人给点钱,把他们赶回家去。

这倒不是叱列长叉多么有善心,而是出于现实的考量。这些地方虽然是军事要道,但已经在齐国腹地内,一般也不可能有大股敌军进攻,所以经常能看到史书上交战双方抢占要地,那是因为只有在打仗与对峙的时候,这些地方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开战,或没有敌人要防备,平时驻守这些地方就没有收益,平白浪费粮米;若一个两个还好,整个国家这样的地方多了去了,光太行山脉就有八个知名山陉,防也防不完,还要消耗大量粮米。

因此这些地方在和平时期,多数是无人驻守的,最多就是偶尔派人来观察一二,确认无异状便可离去。

土匪也很少占据这类险要的地方,盖因他们是劫掠者,正面无法抗衡官府,要经常转移根据地,据守在这种易守难攻的地方又没有粮食,还难逃跑,傻子才会以这些地方为据点。

因此在这些山脉上生活的,多数是穷困的山民,勉强靠着祖辈和山里的资源生存,有时也靠接待外人、替人引路来赚取微薄的报酬,这就是《西游记》中师徒几人在山里也能投宿人家的原因,山中人家本来就有一些这样的业务,不过僧人们化缘还不给钱,对山人来说其实挺亏本的。

正因为他们生活困苦,榨不出油水,所以就连土匪都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倒也不是心善,而是不值得。留下他们,偶尔还能歇个脚、蹭口水喝,还能打探打探周围最近的情况,因此山中人家大抵还算安全,除非碰上逃犯或天生杀人狂。

同样的,都是穷苦兄弟,一座山或一条路的人家,各自都会有些联系,遇上事儿可以互相报信逃跑,要实在倒霉躲不过了,好歹有人给自己一家收尸不是?

所以对叱列长叉这种埋伏抢掠的队伍,樵夫们虽然惧怕,却也见怪不怪了,识趣地躲着,实在是不小心遇上了,那就派几个建模平庸、辨识度不高的兄弟过去把他们赶走,再留些钱封口,以免他们嘴上漏风。

“拿着,快滚!这两天都别靠近!”

周超还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显然有些激动,殴打樵夫的手大力了些,连一旁的是连义都看不过眼,过来拉扯他:“够了够了,别把人打伤。”

其他人也过来劝说,周超满意的哼了一声,丢下几枚铜钱。

樵夫见到钱,顿时眼光发亮,身上的伤都不疼了,立刻伸手,连钱带土将一团都捏在手中,口中连连奉承:“祝各位军爷开张顺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