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你的心情我理解(1/2)
台下寂静无声,但每一个战士的腰杆都挺得更直了,眼神中也多了之前没有的锐气和自信。
他们确实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无论是体能、技能,还是那股被重新点燃的心气。
“名字不重要,实力才重要!”
陈景行斩钉截铁地说道。
“只要我们这六百人,能打出六千人的威风,能灭掉鬼子一个联队,谁还敢小看我们第一支队?!”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暂时压下了所有的杂音。
但陈景行心里清楚,光靠高压和口号,无法真正凝聚人心,也无法让这支伤痕累累的部队恢复巅峰战斗力。
训练只是打下了基础,真正的士气和信心,必须用胜利,尤其是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之战,才能彻底激发和建立起来!
否则,这一个月的心血可能白费,他也难以真正赢得这支部队从心底里的信任和拥戴。
就在他筹划着如何寻找战机,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时,负责后勤的常峰,一脸愁容地找到了他。
“支队长,有个情况必须向您汇报。”
常峰的语气很沉重。
“咱们支队现在面临两个大难题,直接关系到还能不能继续战斗下去。”
“说!”
陈景行示意他继续。
“第一个是武器装备问题。”
常峰掰着手指头算道。
“上次遭遇伏击,我们不仅损失了大量人员,随身的枪支弹药也丢了大半。现在全支队六百人,能用的步枪只有不到四百支,轻机枪只剩下五挺,重机枪一挺都没有了!
子弹更是紧缺,平均每支枪不到二十发,手榴弹人均还分不到一颗!这要是遇到鬼子,打不了几分钟就得拼刺刀了!”
“第二个是补给问题。”
常峰叹了口气。
“咱们支队现在是缩编了,但粮食、被服、药品这些日常补给,上级也是按受损后的标准拨付的,本来就不宽裕。加上这一个月高强度训练,消耗巨大,库存已经快见底了。尤其是粮食,最多还能支撑半个月……”
听完常峰的汇报,陈景行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这确实是两个致命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武器弹药,没有粮食补给,部队别说打仗,生存都成问题。
他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他想起自己经营多年的第三加强团,那里兵强马壮,物资储备相对丰厚,尤其是之前打了不少胜仗,缴获颇丰。
而且,刘正、萧肃戎他们跟自己都是过命的交情。
“看来,得回一趟‘娘家’了。”
陈景行对常峰说道。
“补给和装备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继续抓好后勤管理,能省则省。”
送走常峰后,陈景行立刻将梁强、金俊、魏大勇等骨干召集起来。
“训练不能停!而且,还要给我加大强度!”
陈景行下达了新的指令。
“尤其是夜间作战、山地穿插、急行军这些科目,要重点练!”
他看着几人有些疑惑的眼神,语气一转,透出一股森然的杀意。
“告诉战士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近期,我就会带着大家,去找鬼子干一仗硬的!目标,就是当初伏击我们的那个冈本联队!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要用鬼子的血,祭奠我们牺牲的两千多弟兄!”
“要打仗了?!”
“找冈本联队报仇?!”
梁强、金俊等人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和难以抑制的兴奋!魏大勇更是激动地一拳砸在桌子上。
“他娘的!早就该这么干了!老子等这一天等得骨头都痒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春雷,迅速在六百人的第一支队中传开。
所有战士,无论是原第一支队的老人,还是陈景行带来的骨干,在听到“报仇”二字时,眼睛都红了!这一个月来,他们拼命训练,忍受着近乎残酷的淘汰,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一雪前耻,为死去的战友报仇吗?!这股憋在心里一个多月、几乎要炸开的悲愤和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的方向!
整个支队的训练热情,瞬间被点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再需要督促,每个人都在拼命,因为他们知道,支队长要带他们去报仇了!
之前所有的苦和累,在这一刻仿佛都有了意义。
在部队士气被成功激励起来之后,陈景行将日常管理工作交给梁强和金俊,自己则带着魏大勇和几名警卫员,悄然离开了光明镇,快马加鞭,直奔他曾经一手创建的第三加强团而去。
陈景行带着魏大勇,快马加鞭,轻车熟路地返回了曾经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第三加强团驻地。
故地重游,看着熟悉的山水和更加繁荣的根据地景象,他心中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为老部队的发展感到欣慰。
他直接找到了如今负责日常工作和后勤的副司令员刘正。
刘正见到老首长回来,自然是喜出望外,热情接待。
“老刘,闲话不多说,我这次回来,是来求援的!”
陈景行开门见山,将第一支队目前面临的武器匮乏、弹药短缺、补给紧张的困境详细说了一遍。
刘正一听,二话没说,拍着胸脯道。
“老首长,您这是什么话!第一支队也是咱八路军的部队,更是您带的兵!有困难,我们第三加强团肯定全力支持!没问题,要多少装备弹药,要多少粮食被服,您开个单子,我马上让人去准备!保证给您凑得足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