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问鼎:离婚后,我步步登阶! > 第120章 山村鬼影

第120章 山村鬼影(2/2)

目录

于清明解释道:“这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回头我就让人补上。

江镇长放心,村里的账都是清白的,一分一厘都花在明处。”

江恨离问:“去年‘一事一议’集资多少钱?集资事由是什么?”

于清明答道:“修路,一共集资了三万多元。”

江恨离的目光从村务公开栏移开,落在于清明脸上,“修路?我看村里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坑洼里都能养鱼,晴天扬灰能迷眼,这就是你们花三万多修的路?”

于清明忽然意识到,自己裤子拉链没拉上,于是转身拉上,辩解道:“江镇长有所不知,今年雨水特别大,青河堤坝都溃坝了,道路水毁严重,三万块钱杯水车薪,还希望镇里能拨款维修道路。”

江恨离沉着脸说:“村里账呢?我来看看。”

于清明说:“村账镇管,账簿都在镇里呢。”

江恨离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虽然说村账镇管,但一个季度镇农经站才做一次账,这个季度收支明细账及会计凭证呢?”

无奈之下,于清明只得让兼任村会计的妇联主任打开抽屉,翻出这个季度明细账及会计凭证。

江恨离不是学会计的,但随便翻翻,就发现一大堆问题。

比如,办公用品支出明显偏高;白条入账;还有KTV、夜总会娱乐支出。

这些都不算,还有一张县医院发票,摘要栏居然写着“人工流产手术费”,姓名栏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姜桂兰。

江恨离指着发票问:“这是怎么回事?”

于清明解释道:“前段时候村里事情多,我们请村民姜桂兰帮忙,没想到,她不慎跌倒,导致大出血,我们紧急送医,这是她手术和住院期间费用。

因为是她帮村里干活出事的,村里理所当然为她报销费用。”

于清明解释得天衣无缝,但江恨离感觉,事实真相恐怕不是那么一回事。

江恨离没再追问,因为不会从于清明口中获知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孙湾村有几个村民组一直存在吃水难等问题,镇里打了几口水井,现在问题有没有彻底解决?

江恨离很关心,陪同何琼瑶实地去看看。

于清明要陪同,被江恨离拒绝了。

山南村民组。

一口水井前。

井台是用水泥砌的,看着还算规整,但井边空荡荡的,没有村民来打水。

江恨离问一个坐在井边纳凉的老汉:“大爷,这水井怎么没人用?”

大爷没好气地说:“你看这井水能用吗?猪都不喝!”

江恨离走上前,弯腰看了看井口,里面黑黢黢的,隐约能看到水面,但漂着一层淡淡的绿藻。

老汉继续说:“这井看着新,其实早就废了。打井的时候说是打了五十米深,结果呢?

不到三个月就开始渗水,现在这水一股子腥味儿,浇地都嫌糟蹋庄稼,谁敢喝?”

江恨离皱起眉:“当初验收的时候,没检查深度和水质吗?”

“验收?”老汉冷笑一声,“那些人来的时候,就站在井边看了两眼,听于清明说合格,就在本子上划了个勾,连井绳都没往下放。

后来我们去找于清明,他说这是天灾,井水本来就不稳定,再后来就没人管了。”

何琼瑶蹲在井边,闻了闻:“确实有股怪味,这样的水肯定不能喝。”

江恨离又去了另外两个水井,情况大同小异,有的水井直接枯了,井壁上能看到明显的裂缝,显然是施工时偷工减料,连最基本的加固都没做。

有的水井虽然还有水,但打上来的水浑浊不堪,底下沉着一层泥沙,放在桶里沉淀半天,水面上还是漂着一层杂质。

有村民围拢了过来,说起吃水的事,一个个义愤填膺。

打了水井,还要去河边挑水,谁不郁闷?

一个老太太说:“江镇长,其实不光是吃水的事,我们村西头那片山林,邪乎得很呢。”

江恨离一愣:“怎么邪乎?”

老太太说:“那片山林以前是个乱葬岗,从去年开始,就经常闹鬼。

晚上总有人听见里面有哭声,有人听到鬼叫,有人说看到过白影子飘来飘去,还有人说有鬼扬沙。

年初,有个村民晚上去山林里找牛,被鬼吓了,人疯了,送到了精神病院。

从那以后,没人敢靠近那片山林,白天都绕道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