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新玉箫英雄传 > 第九十九章 假投诚赚传国玺

第九十九章 假投诚赚传国玺(1/2)

目录

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斗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编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残月如钩,高悬古道。

驿站孤灯在朔风中明灭不定,将斑驳的墙影拉得忽长忽短。三更梆子声刚过,一缕琴音破空而来,如寒泉漱石,幽幽咽咽。

少冲收到信王密函,函中言道阉党势力日渐昌炽,恐防有变,要他即日进京,协力铲除阉党。即日与公主连骑北上。是夜投宿在一个荒凉的古道驿站,本在榻上辗转,闻声而起,披衣推门。但见月光如练,铺洒在荒芜官道上,北风卷着枯叶在空际打着旋儿。那琴声时而铿锵如铁马踏冰,时而苍凉似故国残阳,每个音符都带着说不尽的黍离之悲。

他闭目凝神,灵觉随琴音蔓延,数十丈外,一个青衫文士独坐断碑前抚琴的身影渐渐清晰。

少冲嘴角微扬,已知抚琴者何人。当即纵身掠上老槐枝头,自怀中取出玄女赤玉箫。箫声初起时细若游丝,如春蚕吐茧,绵绵不绝地缠绕着悲怆的琴音,似知己轻拍故人肩头。渐渐地,箫声转亮,宛若云开月明,将琴声中的愁苦一层层化开。

这时,另一个琴声自东南角幽幽响起,清越如泉,似在二者之间婉转调停。先前的琴声受此感染,也渐渐转悲为喜,与箫声一唱一和,宛若久别重逢的故人执手言欢。

曲未终,朗笑声已破空传来:“他乡遇故知,幸何如之!何不过来一晤?“

残月西斜,将四道身影拉成长长的墨影。庄铮与蔡邑并肩坐在残碑之上,乱发在夜风中狂舞,宛若两尊遗世独立的石像。担担和尚垂手侍立一旁,黄眉下的双目在月色中精光闪动。

少冲整衣上前,郑重一揖:“担担大师、庄大哥、蔡大哥,不想能在此重逢。自别后,常以为今生再难聚首。“

庄铮抚琴不语,目光如电:“靖兄弟当真要助信王剿灭阉党,挽大明将倾?可知天意昭昭:'大明气数将尽,清室当兴'。关外铁骑不日便要踏破山河,此乃天命,人力岂可违逆?“

少冲昂首应道:“小弟只信一个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天命虽难测,人心却可恃。纵是螳臂当车,也要试上一试。“

庄铮捻须长叹:“你生性热血,与我等虽气味相投,终究殊途。唯有一言相赠:凡事当适可而止,功成务须抽身。切莫贪恋权位,误了卿卿性命。“他遥望京师方向,语转沉痛,“这浊世虽不容我辈,然阉宦当道,黎民倒悬,又岂有真正的世外桃源?“

蔡邑轻抚琴弦,发出清越之音:“这些年来,我与你庄大哥寄情山水,醉心丝竹,本以为可超然物外。奈何魏阉祸国,荼毒苍生,眼看就要天下大乱。朱明江山虽与我等无干,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少冲喜道:“小弟早知两位兄长心系苍生,绝不会真正遁世。“

蔡邑却摇头轻笑:“老夫这把老骨头,还要留着遍历名山大川。济世救民的重任,终要落在你这样的少年英杰肩上。“他起身整衣,“今夜偶遇,言尽于此。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少冲取出玄女赤玉箫双手奉上:“不知何日再能重逢,此箫赠予二位兄长,权作纪念。“

蔡邑瞥了眼月下流光溢彩的玉箫,淡然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此等神器,非我辈所能消受。何况昔有弄玉吹箫引凤,成就神仙眷侣。“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少冲,“岳兄弟得配天潢,可喜可贺。“

少冲知他暗指与晋宁公主之事,虽无讥讽之意,仍觉惭愧。

庄铮朗声大笑:“'帝子吹箫上翠微,秋风一曲凤凰归'。于我却是'玉箫声断、秦娥自去凤楼空'。妙哉!妙哉!“

笑声中,二人携手踏月而去,身影渐隐于晨雾,唯有余音在林间久久回荡。

少冲转向尚未离去的担担和尚:“自王屋山一别,大师一向可好?“

担担和尚合十道:“出家人心如止水,无所谓好与不好。贫僧此来,是要告知一桩隐秘,相求一事。“

少冲见他神色凝重,知非同小可,肃然道:“大师但说无妨,弟子定当竭尽全力。“

担担和尚仰望残月,声音忽然变得悠远:“这个秘密在贫僧心中埋藏多年。我本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先祖乃孛儿只斤氏义亲王,归化中原后改姓苏。苏、赵两家世代守护传国玉玺,到了贫僧这一代,两家都已人丁寥落,力量不济,其间还惹出一桩官司,为免遭官府一网打尽,于是封了香林寺,毁家弃地,连夜搬迁。但数年之后重回故地,居然沧海桑田,连我们自己也找不到放置传国玉玺之所了。懊悔之余,想到玉玺从此埋没深山,亦不为他人所有,还算幸事......“

少冲闻言,心中蓦然闪过朱华凤曾说过的旧案,脱口问道:“大师所说的那桩官司,可是因一桩婚事而起?”

担担和尚双掌合十,长眉微颤:“原来少侠已知晓此事。当年那位姓苏名梦馨的苦命女子,正是贫僧胞妹。她所嫁非人,又痛失传家之宝,终日以泪洗面,不出三年便含恨而终。”他声音渐沉,“贫僧当时立下重誓:不寻回传家之宝,终身不娶。自此拜师学艺,踏遍九州,只为寻得此物。”

他忆起往昔,目露追忆之色:“许是佛祖垂怜,上月竟在一家当铺中得见故物。贫僧当即金盆洗手,立誓永不再犯偷盗之戒,余生唯愿青灯古佛,忏悔前愆。”

原来这位看似疯癫的和尚,这些年来翻越高墙深院,出入皇宫民宅,苦心寻觅的竟是那方传国玉玺的仿品。

少冲叹道:“可惜大师寻回的只是仿品。真品……已被武名扬夺去。”

“这正是贫僧相求之事。”担担和尚神色凝重,“传国玉玺万万不可落入阉党之手。贫僧得知武名扬劫走真品后,日夜兼程北上追击,与他数次周旋,皆因那厮狡诈非常而功败垂成。”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更坏的消息是,教主已被魏忠贤接入京城。这老贼虽与教主有血脉之亲,但心狠手辣,六亲不认,只怕会对教主不利。”

他从腰间取出一方黄布包裹,层层解开后,现出一方玉玺:“后来与子琴商议,想出一招李代桃僵之计。此事还需少侠出手,既要夺回真品,更要救出教主。”

少冲见那玉玺与武名扬劫走的传国玉玺一般无二,不禁吃惊:“这是真品还是仿品?”

“自然是仿品。”担担和尚指尖轻抚玉玺一角,“贫僧已请巧匠仿照真品缺损之处,以黄金镶补。除贫僧与那位匠人外,世间再无人能辨其真伪。”他将玉玺郑重递上,“少侠此次入京本为铲除阉党,正好借此物接近魏忠贤,伺机调换真品。”

少冲细思此计确属可行,当即应承下来。担担和尚这才展颜,合十作礼,转身步入晨雾之中,袈裟飘飘,转眼不见踪影。

少冲感到肩头的重担又重了几分,将担担和尚的嘱托深藏于心,把那方仿品玉玺贴身收好,方转身折返驿站。

脚步刚及门槛,忽闻马蹄声如疾雨骤至。数十骑彪悍人马呼啸而来,当先一位老者身披蓑衣,斜挎毡笠,正是姜公钓——原是铲平帮众兄弟星夜兼程赶来与少冲会合。

故人相见,自有一番热闹。众人簇拥着少冲步入客房,姜公钓率先开口道:“属下知大王素喜独行,但此番入京非同小可。京城龙潭虎穴,危机四伏,多些人手也好照应。“

少冲略一沉吟,觉得此言在理,只是大队人马太过招摇,便吩咐道:“诸位可化整为零,扮作商旅百姓分批入京,隐于市井街巷。平日各安其位,待有要事时再聚。“众人齐声领命。

姜公钓忽又压低声音:“属下途中听闻,担担和尚已夺回传国玉玺,转交大王。不知此事可真?“

少冲心中一震——担担和尚半个时辰前才将仿品交予自己,消息何以传得如此之快?转念便明:这定是担担和尚故意散布的烟雾,好让世人皆以为真品在他手中,方便日后行事。此事关系重大,纵是对心腹也不可泄露分毫,当下只默然不语。

姜公钓见状,当即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身后众喽罗也随之跪倒一片,齐声山呼:“万岁!“声震屋瓦。

少冲惊得急忙制止:“这是做什么!“

姜公钓仰头恳切道:“'得玉箫者得天下',如今大王既得传国玉玺,便是天命所归!臣等愿效死力!“

少冲这才明白众人欲行“黄袍加身“之事,当即沉下脸来:“荒唐!岳某从未想过称帝,也绝不会称帝。此话今后休得再提!“

王嘉胤还欲再劝:“如今皇帝昏庸,阉党祸国,致使民怨沸腾,烽烟四起。值此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大丈夫行事当仁不让,如此良机岂可错过?......“话未说完,触及少冲凌厉目光,顿时噤声。

“都退下!“少冲拂袖转身。

众人悻悻退出,唯有一个青年伫立原地。少冲认得是王嘉胤身边的李自成,皱眉道:“你为何不退?“

李自成躬身道:“属下愿为大王分忧。“

“我有何忧?你又知道什么?“

“属下斗胆猜测,“李自成抬头,目光如炬,“大王手中的传国玉玺,恐怕并非真品。“

少冲心中暗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做好分内之事,玉玺真假岂容你妄加揣测?“

李自成近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其实真假本不重要。只要那和尚与匠人从此消失,世间便再无人能辨真伪——假的可以成真,真的亦可变假。“

此言如冰锥刺骨,少冲只觉一股寒意窜上脊背。这少年心思缜密却手段狠辣,若不加约束,日后必成祸患。当下厉声喝道:“来人!将李自成拖出去,重打五十军棍!“

众喽罗见少冲动怒,不敢求情,忙将李自成押出房门。杖责声很快在院中响起,每一声都重重敲在众人心上。

少冲心中烦闷难解,信步来到中庭,见龙百一正独坐月下独酌,便上前对坐相陪。

几杯浊酒下肚,问起阉党近况。龙百一细数魏忠贤麾下势力:武有“五魁“——田尔耕掌东厂、许显纯控锦衣卫、孙云鹤辖镇抚司、杨寰与崔应元共管忠勇营;如今武名扬又得魏阉青眼,常出入五魁阁,颇有后来居上之势。文有崔呈秀等“五虎“为智囊。欲除巨奸,必先断其爪牙。

返回客房时,月光下见朱华凤倚栏而立,笑靥中带着三分醋意:“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的老相好也进京了,想必是要与你双宿双飞呢。“

少冲一怔,实在想不出她所指何人。朱华凤轻哼道:“还装糊涂!当年魏忠贤为笼络你,将灵儿许配于你。如今见你在江湖声势日盛,便又把那丫头控制在手,好让你为他所用。“她语带讥讽,“你在朝在野都寻得靠山,真是前途无量啊。“

少冲正色道:“灵儿父母早逝,唯余魏忠贤这个舅舅。当年那桩婚事本就不怀好意,后来他不也差点害死灵儿?“

朱华凤追问如何救人。少冲心绪纷乱——信王欲让他协掌神机营,此举必引魏阉忌惮;当务之急是救灵儿、夺玉玺,或许该假意投诚,伺机而动。但魏忠贤生性多疑,身边尽是奸恶之徒,此行无异刀尖起舞。

见他沉吟不语,朱华凤柔声道:“岳公子,我当你是知己,有何难处不妨直言。“

少冲对朱华凤却不好说出口,心想再也不能与她纠缠不清,否则不但连累了她,还极易误事。深知当断不断,其后必乱,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公主提醒的是。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魏公公权倾朝野,在下要想有所作为,必得攀上这高枝才行。我意已决,入京便去拜会。”

公主听了此言,还当他口是心非,故意拿此话气自己,冷笑道:“你有胆子就去啊,你多次坏他好事,他正愁抓你不着。”

少冲目光低垂:“我既然为魏公公效力,自当忠心不二。将来若冒犯公主,还望海涵。在下还有一句良心相劝,公主乃金枝玉叶,当自重自爱,别老在江湖漂泊,惹人闲言闲语……”少冲说这话时,眼光始终不敢正眼瞧她,心知她必定生气,果听朱华凤哽咽了一声,略带颤音:“你……你说什么?”

“在下一介布衣,草莽之辈,不值得公主垂青。“少冲咬牙道,“从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罢。“说罢也不管朱华凤的脸色多么难看,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回房蒙头便睡。

这一夜,少冲辗转难眠。那番绝情话短短数句,字字如刀,已深深伤了公主的心,其实这些话他早就想说,只是每每看到公主脉脉含情的双眼、如花笑靥又难以出口,今日终于鼓出勇气,大半是因身受信王重望,前路凶险,不愿累及公主。这次入京,连自己也不知能不能活着回去,即使死中得活,以自己绿林匪帮大王的身份如何能与公主终成眷属?

更何况......心底始终萦绕着另一个倩影。

五更鼓响,他疾步至朱华凤房外,叩门许久无人应答。伙计告知那位姑娘昨夜已退房离去。少冲举着手怔立半晌,喃喃道:“走了也好......“

清晨客栈里,他独坐角落要了三角烈酒。酒保咋了咋舌,心想大清早的喝闷酒,这还是头回遇到。姜公钓等人默默相陪,见帮主面色阴沉,想起李自成下场,皆不敢多问。

辛辣酒液入喉,灼烧着胸中块垒。既已斩断情丝,便可与阉党放手一搏。

酒尽掷杯,少冲振衣而起,率领众人踏着晨露直奔京城。朝霞如血,映照着一行决绝的背影。

帝都bJ,这座曾见证九朝兴衰的玉京天府,如今盛世风华不再。天色未暗,长街两旁的商铺却已纷纷闭户,青石道上空无一人。北风卷着枯叶掠过朱门铜环,唯闻深巷中偶有犬吠相闻,整座皇城沉浸在一种诡异的寂静中。

众人在城南寻了间僻静客栈落脚。少冲依约独自前往御河桥赴约。

信王密函中约定的公卿酒楼就坐落在御河桥畔。次日黎明,少冲迎着刺骨寒风来到此地,果见一座飞檐翘角的酒楼临水而立。朝阳映在湘妃竹帘上,檐下青布酒旗迎风招展,“公卿酒楼“四个金绣大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少冲先在隔壁绸缎铺买了条红绫汗巾,这才踱进酒楼。虽是大清早,店内已是座无虚席。他在角落寻了个位置,要了壶酒几样小菜,一面浅酌一面留意往来宾客。

时至午时,酒楼愈发喧闹。上楼的尽是锦衣华服的达官贵人,个个油头粉面,珠环玉佩叮当作响。店伙满脸堆笑,曲意逢迎。这些显贵相见便是拱手寒暄,坐下便谈风月赌局,满座尽是笙歌燕语。

少冲听着这般奢靡谈笑,想起沿途所见饥民,不禁暗叹。苦候多时仍不见接头之人,正自焦灼,忽闻楼下传来店伙谄媚之声:“哟,公冶大总管今日得闲光临小店!“

但闻一个慵懒的声音应道:“可还有暖阁?“

“有有有,专为您老备着呢!“

靴声橐橐,楼梯口现出二人。当先是个四旬上下的瘦高男子,吊眉歪嘴,佝偻着背,活似吊死鬼转世。身后跟着个年轻官员,头戴密绒京帽,身着玄色潞绸直身,生得眉目清秀却身材魁伟。二人径入南面临水的暖阁,那大总管不时用余光瞟向少冲。

少冲心念微动:“莫非这便是接头之人?“但碍于形势,未敢贸然相认。

暖阁中很快传来丝竹之声。但见一个抱着提琴的唱曲娘子被请入阁中,朱唇轻启,一曲北调婉转流出。歌声曼妙,连跑堂伙计都挤在阁外聆听。这般热闹了近一个时辰,二人才起身下楼,自始至终未与少冲交谈。

正疑惑间,那唱曲娘子竟袅袅娜娜走到少冲桌前,柔声道:“公子独饮,可要奴家唱曲助兴?“

少冲心中一动:“娘子如何称呼?“

“折煞奴家了,“女子慌忙万福,“公子唤我秀娘便是。“

“请娘子随意唱一曲罢。“

秀娘调弦转轴,一曲《清平调》自琴弦间流淌而出。少冲粗通音律,听出这曲调深得唐代李龟年真传,不由暗暗称奇。曲终人散,他取出碎银打赏,秀娘伸手来接,趁机将一纸团塞入他掌心。

“多谢娘子,请自便。“少冲会意,待秀娘携琴离去,才借故走到僻静处展开纸团,只见一行娟秀小字:“楼下有驴车相候。“

他立即捏碎纸团,快步出店。果见西首停着一辆青篷驴车,车夫正伸长脖子四处张望。少冲近前低语:“我要赶驴。“

“爷坐稳了。“车夫轻喝一声,鞭梢轻扬,驴车便嘚嘚前行。

车辆在巷陌间穿梭,忽东忽西,不过一盏茶工夫,停在一处胡同口。四下无人,车夫压低声音:“岳公子,信王命我送您到新帘子胡同,自有人接应。“说罢调转车头,消失在胡同深处。

少冲穿过几条曲折巷陌,向路人打听,方知身处棋盘街,距新帘子胡同尚远。见牌楼下系着几头毛驴,便向驴夫道:“雇头驴。”那小厮牵驴近前:“客官往何处去?”少冲说了地名,翻身坐上驴车。车辆向西行至大街转而向北,不多时便到了地头。付过银钱,问清胡同方位,驴夫遥指西边:“那处并排两条胡同,新帘子胡同在左,旧帘子胡同在右。”

谢过驴夫,少冲径往左边胡同行去。但见巷内空无一人,几户人家门前高悬大红灯笼,院内隐约传来丝竹笑语之声。行至一户门前,木门“吱呀“一声裂开条缝,探出个丫鬟模样的小姑娘,脆生生道:“外头天寒地冻,相公不进来暖暖身子?“

少冲心念微动:“是此处了。“点头应下。那丫鬟取下檐下灯笼,引他进了院落,返身闩好门,朝里间唤道:“干娘,来客了!“

内里立即传来女子娇笑:“才送旧人,又迎新知,贵客请厅上用茶。“

听这轻浮语调,少冲已知身在娼寮,不由蹙眉。转念想到信王如此安排必有深意,只得硬着头皮迈进客厅。但见粉墙上挂着吴小仙真迹,两侧对联皆出自名家手笔,匾额上“满堂春色“四字金漆犹新。丫鬟奉上香茶,细声细气道:“干娘请相公房中叙话。“

少冲低应一声,随她穿过角门,来到一间雅室前。推门而入,只见室内窗明几净,猩红波斯地毯铺满地面,帷幔整齐,琴书错落有致。墙上秦太虚的《海棠春睡图》墨色淋漓,博山炉中龙涎香氤氲缭绕。东壁书架典籍琳琅,西侧雕花檀木床畔梳妆台上,铜镜旁散落着朱漆妆盒、金簪玉钏。室外朔风凛冽,屋内却暖意融融。

少冲初次涉足这等场所,只觉浑身不自在。抬眼望去,床帐低垂,隐约见一人面里侧卧,正是方才那女子声音:“公子既来,何不上床叙话?“

“上床?“少冲一怔。

女子轻笑如铃:“来这鸳鸯叩,不为寻欢作乐,难道要谈诗论道不成?“

少冲一时语塞。那女子又娇声道:“公子莫不是嫌贱妾不会伺候?且上床来,保管教公子舒坦。“

听她言语愈发露骨,少冲正色道:“在下误入此地,这就告辞。“方欲转身,却听帐中人急道:“公子留步!贱妾有要物相示,请近前观看。“

少冲暗忖不可误了正事,又思既来之则安之,遂走近床榻。刚要掀帐,帐中突然探出两条玉臂将他拦腰抱住,顺势往床内一带。若在平日,这等力道岂能动摇少冲分毫,此刻却鬼使神差地任其施为。鼻间袭来浓烈脂粉香气,颈项被女子紧紧环住,正待挣脱,耳畔忽闻细若蚊蚋之声:“方才皆是试探。公子坐怀不乱,果真是当世豪杰。“

少冲侧目看去,但见这女子雪肤花貌,樱唇贝齿,身上只着件嫣红肚兜。虽已过妙龄,风韵体态却仍动人心魄。“这是何意?“他沉声问道。

“魏阉耳目遍布京城,王爷行止皆在监视之中。“女子贴耳低语,“不得已才委屈公子来这烟花之地相见。“

“为王爷效力,何言委屈。“少冲神色稍霁,“王爷有何吩咐?“

“王爷要亲自与公子相见,尚需等候片刻。“

“那我在外间等候。“少冲作势欲起。

女子却将他箍得更紧:“再待片刻。不知可有尾巴跟来,阉党眼线无孔不入,便是这风月场也难免。“

少冲闻言只得依从。想到厂卫肆虐,侦缉四布,信王这般谨慎确在情理之中。帐中暖香袭人,他只觉时间从未如此漫长。

帐内暖香袅袅,鸳鸯叩秋波流转,朱唇轻启:“公子,离他们到来尚有些时辰……不如让小妹先好生伺候您……“语未毕,意已明。她俏脸含春,眼波媚得能滴出水来。

少冲但觉心头一荡,血气上涌。眼前玉体横陈,幽香袭人,任是铁打的汉子也难把持。可他自幼修习儒家内功,早已练就心如止水的定力,当即凝神静气,沉声道:“姑娘美意,在下心领。“

鸳鸯叩眸中掠过一丝失落,轻叹道:“贱妾对公子仰慕已久,接到王爷密令时欢喜得整夜未眠。既然公子不愿雨露恩泽,可否允我另一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让贱妾……吻一下公子可好?“不待少冲回应,她已轻启朱唇,丁香暗渡,在他颊边印下温软一吻。随即臻首轻靠在他肩头,一双柔荑在他厚实胸膛上游移。不多时竟闭目假寐,似已入梦。

少冲哭笑不得,想到重任在肩,只得由她。左右无事,便暗运玄功,抱元守一。不过片刻,已入物我两忘之境。任他窗外灯红酒绿,帐内温香软玉,自岿然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