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周瑜:不知道秣陵能否扛住爆破?(2/2)
城外。
从上游而来的舰队停靠岸边,而后开始往岸上卸货。
孙权没猜对、诸葛瑾也没猜对,船上装的既不是援军,更不是粮草,而是大量的农具。
铁锹、铁镐、锄头、钉耙...
每一件都锃光瓦亮,明显是精钢打造。
别说用来当农具,拿在手中当武器都没问题,都是火井镇出产的精品器具。
“阿父,弄来这些个东西做什么?”孙绍懵懂挠头,“难不成要在秣陵周边种地,然后耗死城中的敌人?”
周瑜微微挑眉,讶然道:“你能想到这一层也算不错,不过还是想歪了。”
“主公是想...”庞统稍作思忖,“挖地道?”
“然也。”周瑜点头道:“不能上天,就只能入地。”
“反正敌军把城门封死,不可能出来骚扰。”周瑜继续道:“就算全军投入挖掘,也不会有任何危险,甩开膀子干便是。”
确实,江东选择封死城门,此举绝对有利有弊。
周瑜要做的就是,把有利的点转化为有弊的点。
等荆州军开始挖地道时,纵使江东军在城头上,能够看的一清二楚,却也只能干瞪眼而无法阻止。
“可是大张旗鼓挖地道,城中定然会有所防备啊。”庞统眉头皱起,有些想不明白周瑜的用意。
挖地道确实可以破城,但必须悄悄进行,尤其不能让城中敌人知晓。
而听周瑜的意思,明显是要大张旗鼓,让全军都投入这项工作中,光是看送来的农具就知道。
但如此行径,又有悖于常理。
毕竟城中发现荆州军在挖地道后,大可进行反制手段。
沿着城内的城墙根,挖出一条深深的壕沟,并在其中灌满积水。
一旦荆州军挖进来,积水就会涌入通道,直接把人淹死在地道中,甚至会导致地道出现垮塌情况。
“没必要挖到城内。”周瑜轻笑道:“挖到城墙根下边即可,准确是地基。”
江东军在城内,沿城墙根挖壕沟,但周瑜只需挖到城外的城墙根下边,两边有一墙之隔,并不会有任何影响。
“只挖到城墙根下,不挖到城里边,那挖地道的作用在哪?”孙绍一头雾水。
“我明白了。”庞统则瞬间了然,“看来主公留的后手,终究还是能够用上,只是...”
“士元担心威力不够?”周瑜心领神会。
“嗯。”庞统点头道:“雷法的威力并不出众,如此坚固的城墙,属下担心无法撼动啊。”
“士元的担忧不无道理。”周瑜点头道:“所以要四面开挖,并且每一面都多挖一些,在城墙地基下多多埋雷,且看能否撼动秣陵,正好试试雷法的效果。”
“倘若这招能用...”庞统唏嘘道:“日后咱们北伐中原,就不用再为攻城拔寨发愁咯。”
周瑜的破城之计,已然呼之欲出。
挖地道、埋炸药。
由于秣陵城门封死,城内无法干涉城外。
十五万荆州军可以从容行事,当面挖出一条条地道,直通秣陵的地基处。
最后,再埋下大量炸弹进行爆破工作。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周瑜轻松道:“反正城中干涉不了咱们,炸不塌咱们就多炸几次,总会取得咱们想要的效果。”
“主公所言极是。”庞统笑着点头。
这时,张鲁来到近前禀报。
“主公,船上的火药都卸下来了。”
此番舰队前来补给,除了送来大量农具外,还有一船船的火药,正是为这次爆破做准备。
“先挖吧。”周瑜下令道:“等挖到地基后,我再告诉你们该如何爆破。”
“遵命!”
命令下达之后,休息多日的十五万大军,瞬间就变得忙碌起来。
将士们都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挥舞着锄头与铁锹开始挖地道,场面好像工地开工似的...
————————
潼关。
曹操坐在马背上,在许褚的护卫下,逐渐来到城关下方。
很快,便引起城头上的骚动。
尤其听闻下方之人是曹操,许多人都争先恐后来瞧热闹。
许褚举着盾就在旁边,另有大量护卫在侧,确保曹操不会被冷箭射杀。
不多时,马超、韩遂以及一众军阀闻讯而来。
“文约。”
曹操看到熟悉的面孔,不由高声道:
“你我多年不见,不如阵前一叙?”
面对曹操的邀请,韩遂迟疑一下便答应下来。
“丞相有请,岂敢不从?”
“好。”曹操大笑道:“我这就命人摆下酒菜,咱们幕天席地、畅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