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374章 周瑜轻取柴桑,孙权败走秣陵。

第374章 周瑜轻取柴桑,孙权败走秣陵。(2/2)

目录

“撤,立即撤回秣陵!”

作为君主,孙权还是非常拎得清。

知道眼下大势已去,便好不拖泥带水撤退。

撤,还能选择死守秣陵老巢。

不撤,那就只能在鄱阳湖等死。

没人有信心在宽广的鄱阳湖上,通过水战正面击败周瑜,而且还是以少胜多。

认清楚现实之后,孙权选择及时止损,速速返回秣陵进行备防。

争取在周瑜兵临城下时,做好一切守城的准备工作,争取坚守更长更久的时间。

眼下,曹操那个遥遥无期的承诺,反而成了孙权唯一的盼头。

死守秣陵,争取拖到曹操拿下西北,然后发兵救援江东。

“当当当...”

清脆的鸣金声响彻鄱阳湖,剩余的江东军开始撤退。

最终,孙权舍弃岸上的三万江东军,带着剩余的七万大军,灰溜溜离开战场。

“主公,孙权跑了。”庞统乐呵道。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没等周瑜开口,孙绍就咬牙切齿道:

“之后攻破秣陵,我要亲手擒下孙贼!”

只要一提起孙权,孙绍绝对是怨念满满,小时候早得罪可一点都没忘呢。

周瑜没说什么,安慰地揉揉孙绍脑袋,招呼道:

“走了,咱们进城。”

柴桑已经没什么动静,估计城中大局已定。

凌统率领亲兵护卫,簇拥着周瑜直奔城中而去。

城内。

三万江东军憋在城头,下去的退路早就被荆州军堵死,两侧的台阶都被封住。

跑都没地方跑,除非直接从城头往下跳。

荆州军方面并未冒冒失失进攻,围住之后就保持现状。

毕竟,诸将大部分都出自江东,面对江东士卒不会有斩尽杀绝的心理。

说不定,其中还有各自昔日的麾下呢。

最好的局面,无疑就是尽数招降,把这三万江东军转化成自己人。

若是换作其他对象,一口气招降这么多人,或许有一定的难度。

但若是江东军...

周瑜来到城中,诸将立马围拢过来。

“启禀主公,人全都堵在城头上,一个都没放走。”

“就等您来招降呢。”

“有主公出面肯定没问题。”

很显然,诸将对于周瑜的威望,显然都非常自信。

“开始吧。”周瑜颔首示意。

凌统闻言立马对着城头,吆喝道:

“城头的弟兄,都来看看这是谁?”

一小撮江东守军,听到下边的喊话后,下意识循声望去。

一眼瞧去,就看到人群之中,众星拱月般的周瑜,很快便有人认出来。

“是大都督!”

“真是大都督!”

“快来看!”

很快,周瑜现身的消息,就在城头传播开来。

一传十、十传百...

纵使有些新兵不认识周瑜,但并不妨碍听闻过周瑜的大名。

毕竟,新兵也是从江东招募的新兵。

周瑜在江东十几年,光是大都督就做了八年,很少有江东人不知道。

“大都督有令:投降不杀!”

“放下你们的武器,挨个排队从城头下来!”

在周瑜的吩咐下,一群传令兵双手叉腰,齐声对着城头上喊话。

“哐当!”

“哗啦!”

“叮当!”

一时间无数兵器落地的声音响起,声音串联在一起,可谓是此起彼伏。

紧接着,城头两端的江东军,就乖乖排好队列,顺着楼梯往下走。

“有主公出面,还真是没意外呢。”庞统感慨道:“我看攻取江东的难度,比拿益州要简单多了,也就比拿交州稍微费点事儿。”

这话的确不假,不管是周瑜的水战能力,还是周瑜之于江东的威望,都让此一役变得较为简单。

“大军在此休整一下,把俘虏编入我军,然后给他们发放武器。”周瑜下达军令。

换作其他俘虏,肯定要暂时集中关押,但免得江东俘虏,周瑜可以说没任何顾忌。

一方面,大都督的名头确实好使,这些江东军不会有什么抵触心理。

另一方,十二万荆州军,收编三万江东军。

平均下来,每四个荆州军,负责看管一个江东军,能出什么岔子?

直接把俘虏编入大军,就能转化为己方的即战力,兵力增长到十五万之众。

约莫一个时辰后,城头的江东军便悉数下来。

“报~~~”

“启禀君侯,敌将韩当誓死不降。”

尽管自戕被副将所阻,但这位老将还是无颜投降。

在城头的江东军都走完后,依旧固执地选择留在原地。

若非副将一直在旁边看着,搞不好就要从城头直接跳下去。

“绍儿,你去解决。”

周瑜丢下一句话,径直转身离开。

孙氏三代老臣,还是让姓孙的去解决。

“孩儿遵命!”

孙绍答应一声,大步流星朝城头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