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迎接(1/2)
“爷爷!奶奶!”
陈小莺像只欢快的小鸟儿,扑过来就抱住了奶奶的腿。
“哎,哎,好孩子!”
奶奶一把搂住陈小莺,又伸手想去摸老四的小脸,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但这泪里,更多的是团圆的喜悦和一路奔波的释放,“娟儿,我们……我们来了……”
爷爷则被傻柱那大嗓门吸引了过去:“老爷子!一路辛苦!欢迎欢迎!往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有啥事您尽管言语!我,何雨柱,轧钢厂食堂的!”
傻柱拍着胸脯,一脸热情。
爷爷看着眼前这个膀大腰圆、笑容爽朗的汉子,脸上也露出了抵达后的第一个真切笑容,点了点头:“好,好,麻烦何同志了。”
在儿媳、孙女和热情邻居的簇拥下,爷爷奶奶有些局促,又难掩激动地踏进了他们在城里的新家。
一进门,那股由新糊的墙纸、干净的木材和热炕头散发出的气息扑面而来。
奶奶一眼就看到了擦得锃亮的玻璃窗,窗外是小院一角,虽然还没种什么,但阳光洒进来,亮堂得让她心头发暖。
“这屋子……真亮堂,真干净……”
奶奶喃喃道,手下意识地摸了摸炕沿,感受到那实实在在的、熨帖的温度。
爷爷则在陈识的陪同下,背着手,踱着步,开始打量起来。
他先看的正房。
墙壁用掺了麻刀的白灰抹得平平整整,光滑得能照出人影儿。
炕席是新编的,带着高粱秆特有的淡黄色和清香。
炕柜是请李木墩新打的,虽然没上漆,但木质坚实,榫卯严丝合缝,爷爷用指关节敲了敲,发出“咚咚”的闷响,他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这木工活。
“这炕……盘得还行。”
老爷子终于给出了评价,虽然只是“还行”,但熟悉他脾气的陈识知道,这已经是极高的赞许了。
“灶眼儿留得够深,烟道也顺,省柴火,还不容易倒烟。”
他又走到窗边,用手摸了摸冰凉的玻璃,再看看窗外那个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院,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满意。
这小院虽比不上乡下老宅宽敞,但规整、利落,透着股城里人过日子的精细劲儿。
“爷,您看,这院里地儿还算宽敞,开春了您想种点啥都行。”
陈识指着窗下一小片空地说。
爷爷从鼻子里嗯了一声,没说话,但目光在那片空地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似乎在盘算着等天气暖和一些,到底种一些什么菜。
看完正房,又去看东西厢房。
东厢房是给王来福、王平安准备的,西厢房留给陈为家和陈小艺一家。
房间都不大,但炕、柜、桌、椅一应俱全,窗明几净。
“好,好,都挺好……”
奶奶脸上重新绽开了笑容,她摸摸崭新的被褥,又看看糊着雪白窗纸的窗户,嘴里不住地念叨,“这得花多少钱啊……小识啊,你可不能太破费,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奶,您就放心吧,没花多少钱,大部分材料都是朋友帮忙弄的,工钱也都是实在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