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5(2/2)
萨水边,已经率部班师踏上回京路程的李世民临时大帐内,匆匆进帐的长孙无忌将一份刚刚接收的军报呈给李世民,“陛下,辽州传来的军报,辽东诸城皆已经被我大唐占领”
这是李世勣从辽州发来的军报,报告了最新的军情。
我大军攻占了平壤,高丽权臣泉盖苏文被杀,皇帝李世民抵达平壤,宣布了一系列的诏令,安东大都护府及下面的两个大都督府及众多的都督府、州设立,那些我大军暂时还未攻至地方原本还在观望的辽东诸州原高丽守将大势已去,高丽覆灭已成定局,在得知消息后,大部派出使者,前往平壤向我大唐请降或者归附,一些就近向我驻军主将投诚,唯一例外的,是安市。
安市守将杨万chun拒绝了李世勣派出使者的招降,大怒的李世勣亲自领军攻打,在连续攻击了五天,抛投了数百斤的炸药,还动用士卒和民工在安市城的一侧堆了一座比城墙还要高的土山后,终于登上安市城头,在我数量众多的将士登上城头后,杨万chun这才不得放弃抵抗,向我大唐军队投降。
安市被我大军占领后,原高丽境内的所有城池,都已经归于我大唐的治下。除安市外,其余诸城基本没动用武力,就取得了,这其中高丽诸多降将的功劳不可没,他们为了立功,自愿请命前去劝降,如高延寿、高惠贞这样在高丽国内有非常高威望的部落头人去劝降,那些曾经是他们的属下,或者同僚的守将,在得知平壤陷入我大唐军队之手,泉盖苏文被杀后,也无奈地放弃了抵抗。
李世民认真地看完了李世勣发来的战报,神情大悦,哈哈笑了两声后,从案前站起了身,走到长孙无忌面前,有些得意地说道辅机,看来朕战前做出的决定,以一部人马直取平壤,不让他们在辽东登陆,是非常正确的,不然平壤不可能这么快就被我军攻下。辽东道的大军在攻取辽东后,朕亲领军快速抵平壤,这也是一招妙棋,如此越加威服高丽诸部,才有这么多城守向我请降的事发生,几十座城向我大唐请降,省却诸多战事,如此才能在年内将高丽平定,此番归去,朕无憾也”
长孙无忌忙作了一礼,“陛下的谋略,臣是万万不及,臣在辽东时候,陛下问询臣接下来的安排,臣却建议陛下稳扎稳打,幸好陛下没有听从臣的主意,不然此时辽东境内,战事断然没有停歇”
“辅机,其实,朕在辽东时候,也曾犹豫过,怕数万人马进入辽东腹地,遇到危险哈哈只能说,我们老了,没有王易他们这些年轻人那般的锐气和勇武了”李世民笑了两声后,很郑重地说道辅机,朕你原本对王易这位还不太满意,这么几年,是不是改变想法了”
“陛下,臣一直对王易挺满意的以往时候,只是怕他年轻,又得陛下宠爱,生出轻狂之心,所以才对他严厉了点,如今他也年岁不小了,做事也沉稳了,正是可以堪大任的时候,这次征战中,他表现的又如此出sè,臣没有任何的不放心了想必陛下对他也是挺满意的无”
“哈哈”李世民再大笑了两声,“朕当然满意,正是因为有他在朕的边上,提出那么多利于朝政之道,我大唐,才能在不到二十年的内,变得如此强盛,此番王易又立下了大功,回朝后,朕自会有重赏,并有特别的重用”
李世民这话却让长孙无忌心里一揪,忙为王易辩解起来,“陛下,王易年岁还小,如今已经居于高位了,陛下再委以更重的职,怕”
“你怕”李世民眼神变得凌厉了
李世民的眼神让长孙无忌一凛,忙改口道陛下,臣是怕他再得陛下重赏后,变得张狂起来,目中无人了,那样会遭人忌恨,也会让陛下失望”
李世民当然长孙无忌想表达的是意思,却没道破,“朕他不会是个张狂之人,朕对他没有不放心的”
这话让长孙无忌稍稍的松了口气,“陛下识人如炬,臣是多虑了”
“好了,辅机,不说这事了。”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示意了个手势,让他伴着坐下,“快晚膳了,今就陪朕一道用膳,我们再聊一些事儿”
“是,陛下”长孙无忌没有推辞
正在这时,帐外有人来报,说王易求见。
“说曹操,曹操就到”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忌呵呵笑了两声,马上吩咐让王易进来。
进帐的王易看到长孙无忌也在,有点讶然。
李世民示意王易在一边坐下,笑着说道贤婿,刚刚我们正在说你的事马上就是晚膳了,你也一道和我们用膳,有事就边吃边说吧”
战争差不多结束了,李世民也料到王易没有紧急的事禀报,因此也没立即问询何事求见。
“是,陛下”王易只得应令,很拘谨地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身边坐了下来。
酒菜很快就送上来了,李世民亲自为长孙无忌和王易倒满,举杯敬道此次出征,我大军无往不胜,如今终于踏师路,朕甚是高兴,来,朕敬你们一杯”
“多谢陛下”王易和长孙无忌赶紧举杯,一饮而尽。
李世民放下杯子,这才慢条斯理地问王易贤婿,你来求见朕,有何事要禀报”
王易犹豫了一下,也将他此来的目的说了出来,“陛下,臣想和陛下说说关于百济和新罗的事”
王易在平壤的时候,曾与李世民稍稍提过一下要针对百济和新罗做出军事布署,准备将这两个小国也吞并的事,但当时李世民未置可否,也没说意见。回程路上,并没事要负责的王易,有更多的去考虑这方面的事,他想了很多,并总结了一下,今日想找李世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