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阿弥陀佛!(2/2)
苏武不语,只转头去:“命骑兵速速向前,直去羊苴咩城,命大军继续开拔,不作停留!留得两千兵马在此驻防!”
说著,苏武打马往前,就要入城。
马匹走过杨护身边,杨护忽然起身,便是要去抓苏武的腿,口中还有话语:“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显然,一切也出乎了杨护的意料,他只以为这般一套下来,真能成事。
他行事的准则,岂能不是最符合儒家观念的方式
怎么能没有一丝一毫作用呢
失算了,杨护便也真急了。
只是杨护压根就靠近不了苏武,左右护卫,岂能是吃素的只管上前来拦来拉拽。
还有呵斥之语:“衝撞天子,死罪!”
杨护动作陡然就停了——
还有苏武之语:“给他一匹马,著他跟著来!”
那边军令也去,休息了一日的骑兵,此时再次轰鸣而起,门洞里鱼贯而入,顺著中央街道,直往西边而去。
街道两侧,不知多少百姓,脸上有那惊慌不定,却也看著与人一般高的北地健马飞奔过街。
显然,他们也不明白,怎么自家大理国,忽然就与中原上国打起来了——
自有高家人来做工作,把事情前因后果,都要让百姓们知晓,如此,就是人心之经营,来日大理长治久安之基础。
苏武也隨即入城而来,把这威楚府的城池好生打量一番,与中原没什么很大的区別,许就是逼仄一些,街道窄一些,房屋窄一些——
街头上的汉字,更是如出一辙,完全相同。
天子大在过,不知多少百姓呆呆看著,见识多的人,自就知道这是天子来了,见识少的人,今日之后,自也知道自己见过了天子——
苏武高头大马,面色冷冷,虎目凝聚,炯炯有神,便是故意为之,卖相要好,左右军汉,更是要如虎狼,好教人知晓天子之威武威势。
好教左右百姓,看这一眼,就嚇得心中发慌。
若是在中原在京东,或者在江南等地,这般场景,苏武也会如此。
大人虎变,在中原如此,不是恐嚇何人,而是给百姓一种安心之感,让百姓们知道自家天子是一个威武非常之辈,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气质的代表。
政治的严肃性,也在其中。
政治,对內对外,一定不能失去严肃性,否则就会有连锁反应,整个国家从上至下,皆无严肃可言,严谨也失,事事轻浮,人人隨意,国家之危,说来就来,这是苏武一遍一遍自我审视的事情。
大军就此而过,苏武板著的脸也就可以松一鬆了。
头前骑兵在奔,一日再去,羊苴咩城还有不少距离。
段和誉已然就入城了,心急火燎之下,先直奔行宫而去,要召人来见,要发號司令。
段和誉疲惫不堪,却也不敢有丝毫拖沓。
那边,赵构住处之中,曹成慌忙也来,急忙稟报:“殿下,许是不好,適才不久,那国主段和誉,只带十几骑,满脸愁容飞奔入城了!”
不用说,赵构在此,那是日日担惊受怕,到处派人盯著看著,风吹草动他都要知,更何况此番大战之事,他更是派人盯得紧紧。
“当真”赵构屁股一弹,就拉住了曹成的手。
“千真万確,此时此刻,城池周遭,哪里还有马匹可言,一边也来报,一边也有人跟著奔去,进的就是行宫,门口侍卫行礼也称国主。”
曹成严谨非常。
“走!”赵构还来不及惊骇,也来不及慌乱,第一反应,赶紧走,拔腿就走。
不论如何,先走,总是错不了,哪怕事情有误,不是他想的那般,哪怕是大理之军大胜,苏武被打得抱头鼠窜,乃至苏武身死了——那也先走,总错不了。
先走出几十里地去,再看看情况,哪怕再回来,也是无妨。
门口备了马,上马就奔。
四千多兵,本就在城外驻扎,最近赵构也下令准备了,隨时可以开拔——
战事,不外乎胜负两样,要么胜,要么败,赵构岂能不准备
那边行宫之內,得令之人飞奔而出,点了人手,去扑赵构,自就扑了个空,左右去问,唯有先去回报,再点人马,再去追。
养尊处优之段和誉,哪里比得上经歷过亡国之事且日日担惊受怕之赵构
赵构就是那一直惊慌的兔子,段和誉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凡段和誉出征之前,也往坏处想一想,提前防备一手,赵构也不至於这么轻易就逃脱而去。
事已至此,段和誉一边派人去追,一边却往佛堂而去。
六鉉大师,妙澄大师,此时自也是一脸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只问如何是好
两位大师竟然瞧著木鱼念起了经文。
段和誉在一旁,竟也跟著在念经文——
行宫佛堂之內,佛祖之金身,那也著实耀眼,诸般长明灯火,每日不知耗费多少油脂。
段和誉,什么事也做不得了,唯有求个心安,求佛陀保佑。
几番经文念下来,念著念著,也有段和誉之言:“我大理段氏,世代礼佛,大理之国,更是佛家国度,上至我段氏,下至黎明百姓,无不积德行善,无不心怀善念,我大理之高僧,个个佛法高深,此般国度,当是世间仅有,天朝皇帝陛下至此,定也能感受我佛国之气度,当也不会如何苛责!燕军诸多军汉至此,定也能感受到大理百姓之祥和无爭,当也不会虐待!”
说完这番话语,段和誉陡然也觉身心一轻,烦恼去了无数,面色也和缓许多,仿佛真有几分高僧大德之模样。
经文继续在念,礼佛之心,自也越发虔诚。
一夜不眠,半日不休,世代礼佛,佛祖有灵。
至於杨护头前交代之事,调拨诸军,发动武装青壮之事,段和誉早已拋之脑后——
许是也知,这些不过是无用功———
许也还是刚才之语,大理佛国,祥和不爭——
直到有人来报:“国主,燕军到了城外——”
国主睁开眼睛,一语去说:“无妨,无事,不必惊慌,送出酒食——”
稟报之人,倒也不愣,转头速速就去。
国主这才慢慢从蒲团起身,抬头看了看那高耸的金身大佛,一语:“阿弥陀佛!”
说完,他才转身出门去,他得去迎候天子!
迎候天子之前,段和誉还当做一件事,两位高僧来办,剃度出家。
岂能不也是妙计
天子总不至於要杀个和尚吧
无奈也好,自愿也罢,歷代段氏之主,出家者,不可胜数,岂不也是家传
剃度完成,也不穿什么高僧大德之袈裟,穿个沙弥僧衣,双手合十在前,出宫去,出城门——
城门之外,诸多骑士如狼似虎再看,也都听说大理的国王要出来投降,等著呢——
等来等去,等了个和尚出来,三个和尚——
两个看起来是得道高僧,一个看起来——是个沙弥——
那沙弥还走在前面,两个得道高僧走在后面。
连卢俊义都看得有些一头雾水,那沙弥近前来到他身前,合十躬身,一语说道:“阿弥陀佛,小僧段正严,法號广弘,见过將军!”
是啊,这沙弥竟就是那国主段和誉。
卢俊义有点愣神,这——这算什么事
沙弥还有话语:“不知大燕皇帝陛下身在何处小僧此来拜见天子!”
“天子还未至——”卢俊义答了一语,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也看著那开著的门洞,又看了看当面的光头,问道:“赵构呢”
卢俊义有点愣神,这——这算什么事
沙弥还有话语:“不知大燕皇帝陛下身在何处小僧此来拜见天子!”
“天子还未至——”卢俊义答了一语,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也看著那开著的门洞,又看了看当面的光头,问道:“赵构呢”
“螻蚁有偷生之年,他逃命去也——”段和誉,或者说法弘和尚,岂能不是得道高僧
卢俊义顿时面色就变,只管一语:“走,入城!”
段和誉淡定非常,躬身一礼,礼送卢俊义入城去,隨即他起步就去,往东而去,他自去再迎天子——
许也要用佛法感化一下天子,乃至念经超度那些战阵亡魂,说不得,也为天子消解一下经年廝杀之厄——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