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290章 唇印

第290章 唇印(1/2)

目录

当年统安城一战,刘法战败,三万泾源军主力溃散。

死的死,逃的逃。

有一些顺着归乡的道路,逃到了横山。

被陈绍在横山收拢,成为了他起家的班底,后来这些大多跟随韩世忠一路灭夏,追杀夏主李乾顺至贺兰山。

但是大部分的泾源军,却是就近原则,逃往拢右,被姚古收编。

西军在陕西诸路,本就是来回调防,彼此也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今姚古带着一群秦凤军将士,夹在吐蕃和鄜延军之间。

而吐蕃又正在被进攻。

用不了多久,他们会被三面合围,从地图上看,极像是落入了一张大嘴当中。

姚古站在寨墙上,神思不属,思考着未来局势的时候。

浑然没有注意到,他手下这些西军将士,也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西军四大家族,三个投奔了定难军,我们这些人怎地就如此倒楣。

此番吴阶来攻灭青唐吐蕃,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只要出兵策应,到时候顺理成章,归入代王麾下。

将主他到底在想什么。

要知道,吴阶就是泾源军出身,统安城一战之后,和大家一样溃散的小兵。

人家以前是小兵啊!

活生生的榜样就在眼前。

跟着姚古,小兵能做到西北十一州兵马大总管么?

西军中是将门世家把持权位最重,壁垒最森严的,韩世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以前大家陕西五路人马,全都是这样也就算了,如今人家都成了定难军体系,有军功就可以升官。

唯独自己这些人,还跟在姚古手下,底层小兵和低阶武官心中的不平衡就大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定难军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人们已经开始愿意相信,代王他就是天命所归。

在女真灭辽的后期,契丹人闻风而逃,也大概是这个原因。

他们已经相信女真人不可战胜了,连反抗的勇气都失去了。

当你面对一个百战百胜的人,心中难免会产生恐惧。

人心思变,潜滋暗长。

而姚古,却未曾察觉。

——

太原城。

天气不再酷热,陈绍又恢复了习武,在院子里耍了一阵之后,李婉淑端着水盆过来。

把水盆放到石桌上,取出温水里的毛巾拧干水分,擦了擦脸,陈绍笑着把兵器扔给她。

李婉淑马上就惊呼一声,弯着腰费劲地抓着这杆长枪,往兵器架走去。

插回兵器架上之后,她直起纤腰,手背搁在腰上挺了挺。

再看陈绍时候,心中暗暗嘀咕,大王还挺精壮的。

这么沉的东西,也舞得虎虎生风。

河东尤其是太原的贵妇仕女圈子内,一直流传着陈绍夜袭西夏城池,击杀守军若干,割下护城毡全身而退的故事。

所以族叔李唐臣找到她爹,说是要她进王府的时候,李婉淑还有点害怕。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生怕这代王是个虎背熊腰的糙汉。

自己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怎么贴身伺候这样的人。

来到王府之后,她就发现自己多虑了,做贴身丫鬟,平日里也不累人,而且一起来的还有三个姐妹。

陈绍是没有多少心思,能够用在内宅上,尤其是谈情说爱上的。

他一向十分直接,前几日瞧见李婉淑弯着腰铺床,圆滚滚的臀型拱耸挺翘,一下来了兴致就把她推倒了。

李婉淑也没有怨言,只觉得这都是应该的,是自己的本分,甚至算是恩宠。

对于她来说,代王算是不错了。

平日里的温和,以及生活中对身边人不经意的关心,已经是极其难得。

在这个时代,足够身边人感恩戴德了。

陈绍洗漱完之后,喝了一杯热茶,然后才去节堂内处理政务。

他目前很关心青唐战事,这个在外人看来必胜的战争。

人到了一定地位,尤其是处在陈绍如今这个位置,最好是别失败。

只要出手,就要做到雷霆万钧,不给对手一点机会。

因为只要他能继续做到这一点,世人就会觉得他是天命所归,心中不自觉就想着投奔他。

但只要败过一次,这个金身就被打败了,失去了那层光晕。

尽管失败的代价本身可能并不大,但是无形中失去的东西却很多。

这个时代,哪怕是一些不世出的人杰,也很大概率是相信天命的。

少打哪怕一次战争,也可以节省下巨大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明明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也会为了劝降对手,而开出极高的条件。

来到节堂时候,陈绍的幕僚们,已经开始忙碌。

陈绍惯例先看看有没有重要人物的来信,在他这里,第一档要处理的,永远是蔡京、萧婷、吴阶的书信。

至于三大主力战线,陈绍反而不会倾注太多的精力,因为这三个地方的统帅都很强。

但就目前金国的实力来看,单独对付这三大主力中任何一个,都显得有点费劲了。

蔡京自从稍微出手,排挤走李纲之后,也安静了下来。

他原本就是那种稳重到极点的人。

针对不同的老板,采用不同的态度,干着一样的活。

既然没有什么大事,陈绍就安心查看今年各地的秋收,做一下简单地调度和运筹。

河东各地官府总共收粮食180万石,统计人口人口也增长到了近70万。

这180万石粮食,还是在新开垦的荒地不收税的前提下。

河东从宋初,经历了宋灭北汉之战以后,人口就稳步增长,粮食也是越来越多。

如今陈绍在这里大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分发农具、种子,使得粮食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些粮食,基本都要用来补给陕西诸路,折家、种家、刘家兵马,还有一些运送至云中。

云中刚刚经历了战乱,虽然人口稀少,但是也需要补给一些粮食。

陈绍揉了揉眉心,又开始想着怎么周转。

以他谨慎的性格,除了要兼顾各处用粮之外,还要存下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幽燕,虽然同样是历经战乱,但是神奇的是每一个征服幽燕的势力,都想着保护农田,以为那是自己的粮袋子。

就连完颜吴乞买,在刚刚拿下燕山府的时候,都下令劝课农桑,派出不少汉族大臣前来管理。

结果就是这里人都快死没了,地倒是保护的很好.

今年那地方的粮食,够自给自足,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至于明年春天,开凿运河时候的花费,估计还是要自己来筹。

陈绍想了想,在幽燕那一块圈了个红点,标注出这地方物资不够充分。

或许该让蔡京想想办法。

陈绍又看了一眼西北奏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