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出海探金(2/2)
更兼还有许多老臣,随着蔡京一样渐渐凋零了,他们却没有蔡京不服老的精神。
现在在汴梁都门当中,还有谁,能成为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
在这朝中格局将要做大变动的前夜撑持着局面,竭力为大宋续命!
不一会儿,吴敏和宇文虚中也联袂前来。
看着这两个人,李纲更是百感交集,自己走后,吴敏算是都门当中他们一党中人的首脑。
可是吴敏这人,心术不正啊!李纲已经觉察到,这人的鬼蜮伎俩,一心只为权势二字,并非什么刚正之辈。
宇文叔通倒是一片丹心,智计百出,可惜资历不够。
看着李纲颓败的模样,三人再次相聚,却一时默然。
将心比心,大家都是想在朝廷中枢立足,承担重责行大事之人。
李纲这般黯然而出,欲归无期,说什么话都不算合适。
任谁都知道,这次他出京,和以往不太一样,多半是永远回不来了。
最后还是李纲自己调适了心态,整整衣衫,洒然一笑:“元中,叔通二兄,何必如此?
国事如此,我已经尽力而为,今日两位来送,已经是足感盛情了。今后都门之事,还要多多托付给两兄,国家正是多事之秋,我辈士大夫不挺身而出,难道让那些魍魉之辈继续将这汴梁弄得乌烟瘴气不成?”
乌烟瘴气的何止是汴梁
汴梁他们多少还能对抗一二,地方上更是一败千里。
定难军就跟有魔力一般,所到之处,无不是快速侵染,成为当地实际掌权者。
而且他们靠的还不是暴乱厮杀,至今也没有流血冲突发生,最紧张的竟然只是张叔夜在山东和曲端那短暂的对抗。
就连张叔夜这种人,也叛变了,李纲看不到一丝丝希望。
站在他的视角,无尽的黑暗,正在慢慢将大宋的天空覆盖。
穹庐之下,无一幸免。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回吧!”
李纲说完之后,都收拾心情,各自拜别。
众人在长亭外,目送他的马车越来越远。
李纲出京的道路,已经十分冷清。
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洛阳通济渠被堵。
原本要回梁溪(无锡)的李纲,见状突然掀开车帘,对马夫说道:“不回梁溪了,去洛阳!”
李纲并未见过陈绍,他倒要看看,这陈绍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能这么快遮了大宋的天!
让张叔夜这等人,都愿意投奔他,随着他一起篡逆。
李纲打定主意,要从洛阳,到河东,甚至他还要去太原看一看,去云中,去幽燕!
实在不行,自己还要去西北,去看看被收回来的华夏故土,河西、灵武、西域.
去看一看,他那定难军,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为什么自己拼了命都无法抵抗的金兵,他们能挡住还能反杀。
——
李纲被赶出汴梁之后,陈绍马上下令,叫没藏庞哥截住通济渠之后,开始收税。
大宋的商税,还算是比较合理,政策上对商人也普遍友好。
这次通济渠被截住收税,受害最大的,无疑是洛阳士绅。
很快,有些支持不住的,便开始缴税,没藏庞哥也是痛快放行。
陈绍就是要用切香肠的战术,一点点试探洛阳这些人的底线,慢慢将他们吃干抹尽。
要是没藏庞哥从一开始,就截江收税,那么洛阳士绅必然反抗激烈,不能忍受。
但是他先是拦住,无论如何不让走,突然给了缴税这么一条生路。
反抗的声音,就小了很多,不少人开始选择妥协。
没藏庞哥本人是不太满意的,他更倾向于带兵杀进洛阳,无奈陈绍不许。
陈绍的格局,比他们想的都要大。
太原城中。
官府召集了一大批炼铁、炼铜工匠,他们中很多人都比较年轻,身体壮硕,吃苦耐劳。
河东的铜料不多,都在铁矿中,属于伴生矿物。
他们聚在此处,已经知道了所为何事,人人都很激动。
据说今日代王会亲自来。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一队亲卫簇拥着一代王,来到了这个工院外的校场上。
大虎紧紧跟在陈绍身后,随着他来到众人身前。
陈绍呵呵一笑,搓着手道:“我要恭喜你们啊!”
上来一句话,就把所有人都吸引了。
陈绍继续说道:“恭喜你们,即将富贵荣华,享之不尽!恭喜你们即将获得一个机会,一个光宗耀祖,让后辈子孙永远感谢你们的机会!”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要你们,乘坐着咱们商队的大船,去海外寻找矿藏。我在这里向诸位保证,凡是登上船只出海者,家中父母子女无须担忧,每月俸钱按你们如今的三倍发放。”
“凡是发现矿藏之队,全体成员,一概有赏!田产、钱财、官职、爵位,我都可以给!”
工匠们听完,眼睛都红了,爵位这东西也能给?
要是别人说就算了,这可是代王说的!
代王说给的东西,就一定会给!
扑通一声,有人直接就给陈绍跪下了,磕头道:“代王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一定拼死回报代王。”
陈绍笑着扶起最前面那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王王二。”
“好,王二,我记住你了,我期待亲自给你奖励那天。”
王二激动的浑身哆嗦,使劲点了点头。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陈绍知道,很快就会有一群群汉子。
不知疲倦地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寻找勘测,为中原带回来金、银、铜矿的消息。
根据大宋皇宫的资料,如今大宋海上贸易的国家,非常之多。
交趾、占城、三佛齐、真腊、阇婆、丹流眉(泰国)、蒲端(菲律宾)、摩逸(吕宋岛)、勃泥(文莱)、蒲甘(缅甸)等番邦小国频繁朝贡。
大宋的海船,自然是可以到达这些地方。
前不久,工院传来消息,青铜火炮再次取得了进步,射程和威力都有增加。
这迫切的需求,催着陈绍开始布局海外。
在暗流涌动的大宋朝之外,一股更大的风波,正在悄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