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叫黄小明(求月票)(2/2)
“好的培训班要好几千上万,我就和几个朋友商量了一下,决定自己办个培训班,于是就有了梦想之家,一不心就弄成功了。”
苏超真的不是在吹牛逼。
他已经很保守的在表达了。
这种表述之中,他严重的弱化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把一切归咎于“不心”。
他甚至没有自己也是讲师之一。
总有一些人,他们能够在不成熟的年纪,做出一些成熟的成就,人们称之为天才。
“打算报考什么学校?”
尽管已经足够的礼贤下士,但是齐士龙已经五十五岁了,到了这样的年纪,成就和阅历攀升到极限,在和年轻人相处的时候,就难以避免的傲慢和缺乏耐心。
“还没确定,我挺好奇三大院校的考题和标准,所以打算都试试。”
苏超就算确定了也会没确定。
反正,没有人能撬开他的脑子看真相。
如果他他选中戏,仅仅是因为中戏的校名里带“中央”,而北电却仅仅以城市为抬头,不知道这两位北电老师会不会把毛血旺的辣汤浇到他的脑袋上。
“你以后是打算往影视剧发展,还是往话剧方向发展?”
崔新琴是表演系的。
如果她是导演系的老师,她只会,北电导演系,来!
表演系就没办法了。
北电出明星,中戏出演员,这不是新时代的法,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影视表演吧,我演过黄建新导演的电影,那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演了个配角。”
苏超放下了筷子。
他还没吃饱,但是对面俩人已经放下了筷子,他也就不好再吃了。
点的菜也不太够。
只能两位老师都是节俭的人,低估了他的饭量。
“如果是影视表演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北电,北电出过……”
崔新琴开始劝。
其实,起影视演员,大家可能会觉得北电>中戏>上戏。
但其实上戏的老戏骨才多呢。
魏宗万、游本昌、郑毓芝、焦晃、李建义、李幼斌……这些全都是上戏的。
北电要数的话,可能要数王志文、蒋雯丽这种了。
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我会认真考虑的……”苏超并没有拒绝,然后话题一转,又道:“培训班其实早就该结束了,一开始的时候,我和朋友们并没有打算把它做的太长久,等到我们几个都考上了就关掉。”
苏超这话里有BUG,不过无所谓,他只是在表达一种态度。
“后来呢,打算继续开着吗?”
齐士龙很无语,做人就要言而有信,考上了就关掉,这可是你的。
怎么能变卦呢。
“办培训班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人,形形色色的,各有各的难处,就想着哪怕是不赚钱呢,也给同样曾经困惑的他们,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苏超的非常冠冕堂皇。
但是你又没办法去反驳他的话,反驳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培训班的那点儿钱,对于现在的苏超来真的不值一提。
如果他的专辑能够卖到三百万张,那他至少有五百万的版税,加上给几个天王天后写歌分版税,一年赚八百万都有可能,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收益入账。
一期培训班20人,学费不到六万块钱,去掉本钱可能都赚不到四万。
而且梦想之家经常送给学员两三倍的课时,使得利润更进一步降低到三万以下。
谁能他是为了钱。
“年纪轻轻,挺有责任感的……”
哪怕是齐士龙,对苏超的决定也没办法苛责。
他没办法培训班不和规矩。
也没办法培训经历对演员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什么积极作用。
那些理由都是规则制定者拿来忽悠普通人的。
“其实,我理解两位老师的忧心。”
苏超眼瞅着都要散场了,自己也吃的差不多了,决定点儿心里话。
“什么忧心啊?”
崔新琴觉得头疼,想要揉一揉自己的太阳穴。
这个苏超,和她碰到过的任何人都不一样,根本不能把他当成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待。
“我是年轻人,就直来直去了啊,”苏超先定个调,然后到:“你们可能会担心,我的培训班会影响学生报什么院校,就比如我现在去了中戏,就会带着很多人选择中戏……”
“确实是这样。”
齐士龙也选择了直来直去。
他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其实也不想和一个十八九岁的人勾心斗角。
“两位放心吧,我不会那么做的,没有意义,哪怕我选择了某个学校,也不会建议学生们跟着我考中戏,同样的道理,也不会带着学生考北电,选择学生只看合适不合适。”
苏超笑着道。
齐士龙苦笑着摇摇头,崔新琴也笑了。
虽然没有让苏超确定报考北电,但是这样的话也算是解了他们的忧心。
他们这顿饭没有白吃。
尤其是等到他们去结账的时候,才得知已经有人买单了之后。
苏超不是借口去上厕所买的单。
他给道爷打过招呼,让道爷中途过来把单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