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命格(1/2)
第143章 命格
而这场为郑玉接风洗尘的宫宴, 却俨然成t了为荣蓁而设的鸿门宴。
宫宴上酒过三巡,明贤眼神示意,韩云锦略一颔首, 而后起身道:“郑将军奋勇杀敌,不知陛下该如何赏赐郑将军才好?”
明贤看向殿中,“朕自然是要赏的,可却不知怎样的赏赐才配得上郑将军大胜的功劳。荣卿觉得呢?”
众臣闻言纷纷看向荣蓁, 她将手中杯盏放下, 明贤两人一唱一和,她不是看不出, 荣蓁笑了笑,又推了回去, 道:“陛下或是早已经准备好, 又何必让臣来做这个好人呢?”
明贤脸上笑意一滞,还是韩云锦接话道:“荣大人与郑将军素来交好,陛下爱才,又一心想着细致周到些, 这才询问荣大人, 荣大人还是莫要推脱了,不然便是让陛下为难。”
此时郑玉起身道:“陛下,请恕微臣直言,臣不敢居功自傲,更不敢让陛下为难。若陛下定要赏赐,不如再多给战死沙场的将士们一些抚恤的银两,以昭天恩。”
荣蓁擡眸看了韩云锦一眼, 显然她也没想到郑玉会主动开口。
明贤叹了口气,“朕的确有此意, 一将功成万骨枯,她们的确不易。郑将军有勇有德,朕心甚慰。只是眼下边境安定,却又有兴风作浪之事,朕压了几番,还是不能压下,倒是盼着众卿为朕分忧啊!”
陈御史耿直些,问道:“不知陛下忧心何事?”
明贤苦笑一声,“常说家丑不可外扬,可这说是朕的家事,更是国事。朕前番命安平王回京赴中秋宫宴,可安平王却视朕的皇命如无物。安平王毕竟是朕的皇姐,朕便密派人前去查探,却听闻安平王扩充府兵,又私铸兵器。照理说来,这已有谋逆之兆,朕心难安,可又担心这其中是有什么误会。”
明贤说完,荣蓁僵了一瞬,而后却见其余大臣面面相觑,低语几句。
有大臣道:“陛下于此等事上万万仁慈宽纵不得,先帝朝时,吴王便早有反意,先帝一再退让,可不仅未能让吴王悬崖勒马,反而助长了她的野心,到最后不得不起兵镇压。难道要眼看着安平王也走上这一步?”
陈御史等老臣却是不能茍同,“陛下,安平王是否有谋反意图还待定夺,可方才曹大人这话倒像是已经给安平王定了罪。”
荣蓁与郑玉对视一眼,这原本是接风洗尘的宫宴,如今意图竟转向此处。荣蓁虽知明贤一直有意要将明苓困在都城,可在这种场合提起,她却还是没有想到。而听她们所言,似乎早就有所准备。
韩云锦出声道:“陈御史此言有理,安平王乃是先帝长女,陛下待皇姐一向亲厚,安平王自当感念圣恩,不可有谋反之心。但此事若不解决,又的确有隐藏祸患的可能。臣方才思虑一番,倒是想起一个人,不仅当年镇压过吴王叛乱,如今更是战功显赫。若安平王真有不臣之心,由她出面,亦可起到威慑之力。”
荣蓁心头一紧,明贤问道:“是谁?”
韩云锦拱手道:“此人正是郑将军。”
这一切怕是早已安排好的,明贤当即下令,让郑玉带人前去明苓封地彻查此事,郑玉推拒不下,只能领命,众位大臣亦是赞同,荣蓁此刻不论说什么都会落人口实,索性不言。
及至宫宴散后,郑玉慢行几步,同荣蓁并肩走在宫道上。郑玉低语道:“若是可以,我倒宁愿一辈子不入朝堂,驻守边境也比这样勾心斗角要好得多。”
荣蓁道:“今日我还是少算了一步,她们不会无的放矢,安平王那里必定被她们抓住了一些把柄,或大或小。你也莫要心烦,皇帝让你前去安平王封地代为申斥也是合乎常理之事。我现在倒是担心……”
郑玉看向荣蓁,她却沉默了,只听身后脚步声响起,韩云锦走了过来。郑玉知道她此刻不便再提,低声道:“明日去我府中再议。”
——————————————
荣蓁夜里没有睡好,姬恒看出她有心事,可她不想让姬恒牵扯其中,道:“今日去郑府做客,不如把璇儿她们一块带去吧。”
姬恒温声道:“好,我前些日子作了幅画,正好拿去带给文郎君。”
马车在郑府门前缓缓停下,郑玉阔步走来,将车帘掀开,笑着看向荣蓁,“等你多时了。”又朝姬恒颔首,“见过帝卿。”
姬恒淡淡一笑,璇儿先起身,唤了一声“郑姨母”,而后跳下马车,郑玉轻抚她的额发,“璇儿如今倒是比言齐还高出一些。”
荣蓁走下来,回身扶着姬恒步下马车,停在郑玉面前,唇角微弯,“自然是随了她的母亲的。”
郑玉哼了一声,又往后瞧了瞧,“怎么把璨儿落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