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折枝为良缘 > 苦渡悯心(八)

苦渡悯心(八)(1/2)

目录

苦渡悯心(八)

北方世家贵族南迁建康, 日子和脚程全都赶得匆忙,因而募集了众多匠人也无法快速修建起一处新的皇宫。

琅琊王司马睿垂怜百姓,于是命众人暂居消暑别苑, 以作宫殿之用,又在街上设立粥棚、在城郭处设立多处庇护所, 以供自北面流离失所来到建康的百姓们安居, 在百姓当中颇得声望, 日复一日地流传着如今的新皇是琅琊王司马睿, 而不是那被人掳了至今不知所踪的司马邺。

流言向来是从无到有,从小慢慢滚到大, 逐渐从百姓的口中滚进大家世族的耳中, 最后施施然落进司马睿的耳中。

司马睿坐在消暑别苑的殿房里,看着座下那几个在自己一路前往建康城的路上协助了自己许多的大臣, 听着他们为了这天子之位如今究竟算是谁的而分辨不止, 实在是有些烦躁。

他轻轻啧了一声, 底下坐着的又都是人精,整个殿房一下便安宁了下来。“商讨了许久, 无非就是三桩事儿:王公侯爵那些被匈奴侵占了的封地如今如何解决, 南方士族如何安抚,如今究竟谁才算是天子。各执一词,各有道理, 可你们没一个人敢同本王拍案定板,说来说去, 还是一点儿有用的都没有。”

底下的人互相对着眼色, 抿着唇却都不再敢吭声。司马睿冷笑着道:“本王当然知道你们安的是什么心思。新帝年幼, 学堂的课业都还未结,于你们看来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自当是道不出什么治国安邦的伟业道理,于你们日后的加官进爵更是讨不到一分好处。可如今他毕竟是这天下正儿八经下了先帝传位圣旨的天子,你们呢,又不敢不认他,在他被人掳后便借此推说是周家的嫌疑。”

司马睿撑着座椅的扶手慢慢起身,挪步来到跪在斜前方的王敦的身边,弯下腰,声音却并不算小。“王大人拿到先帝曾藏起来的晋封武昌郡公与丞相的圣旨,终于是苦尽甘来了,如今只差家宅之事还没能顺心遂愿吧?”

王敦听罢,依然只是垂着头拱着手,跪得模样恭敬。“琅琊王这番话,臣可实在是担当不起……”

“既然王大人想要这偌大一个家宅的执掌之权,那本王便替你做了这个主。”

司马睿说着便重新直起了腰,转身回到书案后面,擡眼示意身边候着的侍从去取笔墨来,作势便真的要落笔了。王敦心里一惊,下意识出言问道:“琅琊王,您这,真是认真的?”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啊!”

司马睿手指捏着笔杆,舔了墨,在王敦热切的目光中却迟迟没有落笔。“不过王丞相,你这如今若是要将这家主之位接管过去,身上还有这一国丞相之职,怕是会太过操劳吧。这样,若不然本王多封你一些财帛,当一家的郎主这样劳心劳力的事儿,便交给王导……”

“不麻烦、不麻烦的!”

王敦一听见司马睿有意要将郎主之位转手递给王导,顿时着急了。他赔着笑脸,这会儿一张嘴比抹了蜜还甜。“琅琊王……哦不,陛下!臣甘愿为陛下分担这开国琐事,尽足臣作为一国丞相的职责本分。甭管是修路还是治理水患还是平定百姓民心,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自当首当其冲,当好诸位大臣中的表率。”

司马睿笑着执笔在纸上书写着字,闻言抽空笑着看了看春风得意的王敦,笑意不达眼底。“王大人这话,本王可实在是担待不起,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如何就称得上是天子陛下了?王大人要注意谨言慎行,切莫惹恼了瞧着人间景的老天爷啊!”

他在纸上落下最后一笔,将笔杆搁回架上。“诸位也都听明白了,如今陛下不知所踪,且由我暂管朝堂之事。琅琊王氏从龙有功,协助本王一路南渡,历经险阻,精神可嘉,以后还需多多仰仗王家二位大人才是。丞相大人说的话,务必得听清楚了,丞相大人想要办成的事儿,也务必要安排妥帖了。”

座下的一众人纷纷相觑无言,沉默片刻后,才纷纷磕头下跪,连声道着臣等明白。

司马睿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落下一句自己有些乏了,需要午睡,便将一众人全都遣散了开。

福子跟在司马睿的身后,亦步亦趋地入了寝殿,想伸手去替他脱了鞋袜,却被司马睿喝止,命他挺直了腰板站起来。“咱们又不是皇宫里面长大的,没几日的功夫你倒是把这弓腰塌背的模样学得一等一的像,看得我瘆得慌。”

福子却是不太明白,问道:“可是王爷,您这也太过纵容那王敦了吧?分明先前您还在洛阳城里面的时候,还特地去寻王家的少夫人,让她好生管好后宅的,这如今的所为,奴婢实在是有些参不明白了。”

司马睿挑着各式的糕饼,有些无从下手,最后只端起茶盏来抿了口清茶,苦得他微皱着眉。“这也没什么参得透参不透的,不过是拖延缓兵之计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