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国宝级专家 >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不玩了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不玩了(2/2)

目录

“你们可别说她了,你看看离咱们不远的省农大,这段时间,他们一个个跟开了挂似的,一区成片发啊,真以为这是菜市场买菜呢?你说他们是不是吃了什么增长智力的药?”

这人说的就是云省农大冯功他们。

自从他们知道自己一些看不出目的的成果可以发表时,大家可激动坏了,连忙写论文、发期刊。

从前,他们的论文偶尔也能上一区,不过为了保守起见,也不是没有人会降低期刊要求,结果这次大家纷纷往一区投稿。

结果还真中了。

这段时间,国外好些植物顶级期刊的审稿人都要蒙圈了。

审了一篇又一篇好稿子,有些稿子都让他们瞠目结舌,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稿子的作者究竟是谁。

于是,这段时间相熟的几个审稿人私下交流了下,发现他们手里都过了好多篇很好的论文。

谈论了一番,他们各个都沉默了。

良久才有人说,“难道是咱们植物学界气运大爆发?”

很可惜,这个说法根本说服不了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困惑。

有心想要问问期刊吧,可人家历来怕有人作弊,对作者信息是相当保密,眼见问不出来,他们只能眼巴巴等着期刊发表。

却不知好多家期刊都要疯掉了,“一篇、两篇、三篇……六篇,六篇华国的?”

“Oh y god”

植物研究期刊的主编埃尔顿·费迪南德双手抱头,一脸的崩溃。

其实,其他杂志社以及他们杂志社的其他人也是一样的表情复杂。

他们这一年一直在等那个华国的叫朱景意的论文,可等了一年,就等到了她学生的三篇,现在她的论文依旧没有看到,反而越来越多的华国学者论文质量和成果一个个涌现,让他们想压都下不了手的程度。

“华国是吃了大力水手的菠菜吗?为什么一个成果接一个成果?要不就培育了新的品种,要么就是攻克了某项难题,他们是要把其他国家学者的路堵死吗?”

要是商业活动的话,他们还能告人家不择手段搞倾销,可这是学术啊。

从来没有一个人会攻击人家某一个国家的学术成果出的多,而且衷心羡慕和向往来着。

只不过是之前他们国家成果出的最多,华国还远远比不上,可是这回呢……

风水轮流转。

这句华国的古老语言在他们脑子里飘过。

就算他们强制压下了几篇,可还有好些论文他们连压都觉得自己过分。

还是见刊了一半。

哪料到,那才只是个开始,越来越多的华国学者投来论文,而且质量都还可以。

他们好些学者直接破防了。

以至于每期选中的论文最多只有一半华国的才可以见刊。

王康华原本是不知道这种情况的,可是眼见愁眉苦脸的老师变多了,他想不注意到都难,于是会议结束后,他就问他们。

“宜民,杨兴,你们怎么回事?”

王康华一问,他们就苦笑着,“校长,我们稿子没过。”

“什么意思?”

王康华都没敢相信自己耳朵,又问了一遍。

冯功也很苦恼,叹口气。

“我们按照小组进行投刊的,不过咱们学校项目相关小组只有一半上了一区,其他的都被拒了。”

“啥玩意?”王康华声音都往上扬了三度。

全宜民更是感到挫败,“可能是我们写的还差点意思吧。”

“可是你们的论文我们也看了下,没问题啊。”

“我也觉得没问题,甚至杨兴写的那篇我认为写的比我们写的好多了。”

几个成功见刊的教授现在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王康华很重视这件事,直接叫人把他们所有的论文都打印一份。

各个小组成员以及云省农大领导们都围在一起看。

虽然和这些教授相比,云省农大这些领导有些已经很久不怎么从事科研了,可对于论文的评价能力可没有减弱。

他们看过去后,也很困惑。

“没道理啊。”

他们副校长傅振问,“期刊给的回复怎么说?”

“质量不够。”全宜民回他说。

“狗屁。”

王康华立马怒了,“这几篇谁敢说质量不行?纯纯的屁话。”

他们何尝不这么觉得,可人家那么说,自己还能怎么着?

一个个愁眉苦脸着。

实在受不了这气,他直接找到了那几家期刊的主编电话打了好多通跨洋电话。

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

等到最后一通电话挂断后,王康华已经气得把电话都摔了出去。

“什么玩意儿——”

见他如此生气,众人纷纷劝着。

“校长,我们再努努力好了,您可千万别生气。”

“是啊,没必要为这种事生气。”

他们越是劝,王康华就越生气。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些事,转头问冯功,“冯功,我让你查的事儿怎么样了?”

冯功突然被点到,听见他问话连忙回道,“听说植物育种旬刊他们主编康回川下了死命令,所有要发的稿子都必须实行严格的三轮审查,最后要所有人一致通过后才能见刊,从而杜绝了编辑收礼帮人通过的情况发生。”

“再加上朱所长和张怀敏教授他们接连在植物育种旬刊上发表的论文,很是吸引了一波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投稿,特别是那些应用了超纳米级分子肽技术的论文很多,稿件相较于以往也更加优质,所以植物育种旬刊这半年来的发刊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其他人不知道王康华为什么让冯功去调查植物育种旬刊,不过对于这家期刊他们最近了解的得也比较多,这时候还能补充说几句。

“之前植物育种旬刊开的全国排名确实不够高,但经过这半年的严格审查,虽然在一开始确实出现了稿件不足的问题,可度过初期之后,质量确实提升很快,而且知t名度也比之前高了很多,就连我认识的一些只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的教授,也开始注意到这家期刊,当然也投了稿。”

当时这件事一度让他们讨论的很热烈,他们都觉得这也是件好事。

毕竟一个国家想要在某个领域更好地走下去,生态就必须要好,既然植物育种旬刊有意要改变以往不好的学术成果发刊生态,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所以,你们对植物育种旬刊都挺认可?”

他们有的人点点头。

其中,杨兴更是直接说,“既然我这篇没过,接下来我想试试植物育种旬刊了。”

竟然是连其他国外的优秀期刊都不考虑了。

王康华皱眉问,“就不试试别的了?”

杨兴摇摇头,“这一来一回交流的时间太长了,而且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我跟他们耗不起,更何况朱所长都能在植物育种旬刊发,我也不觉得发在这里会有什么可惜的。”

和项目组其他成员一样,杨兴对朱景意极为推崇,更何况人家也就在植物育种旬刊上发表过两篇论文,但是依旧不妨碍她在他们心中是公认的植物领域的顶级学者。

以往,他确实也深深沉醉于一区的名号,觉得不发一区就毕生有憾,但现在也想开了。

发不了,就发不了吧,能跟朱所长发在同一家期刊也很有纪念价值。

其他同样没中的人听他这么一说,也有点意动,想着要不自己也试着投投国内刊?

这个之前不怎么在他们考虑范围内的选择,如今正式进入他们视野里。

王康华深吸一口气,倏地爆了句粗口。

“滚他妈的,不录用咱,咱还不跟他们玩了呢,跟谁稀罕它似的。”

其实……还是挺稀罕的。

其他人摸摸鼻子。

知道他正在气头上,他们也就闭嘴了。

这口气实在忍不了,王康华等他们走了就直接打起了电话。

电话一接通,就一股脑把这边的事儿说了遍,越说声音越愤怒,“我觉得你说得对,发刊这种事主动权掌握在国外手里没啥好处,咱们国内的期刊必须挺起来。”

朱景意还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更没想到他原本一个对一区那么认可的人竟然会突然三百八十度调转口风。

可见这次是真的被气着了。

这件事本就是她提的,她更是没有意见,只是自己认识的杂志期刊确实不算多,这件事还得麻烦他多费点力。

当初她说之后可能要他帮忙说的也是这回事儿。

在云省,王康华的人脉相当广,这边期刊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其他地方的期刊还需要去重点联络下,不过对他来说都不是事儿。

他还真打算把这件事做到极致了。

“行,没问题,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