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国宝级专家 >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热情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热情(2/2)

目录

但现在好像还什么都没有问过,最起码没有人问过自己。

对于甲方来说,显然不是很正常。

所以她还真的挺好奇的,就想听听他这个这个甲方的甲方的说法。

谢安澜跟她解释,“对于一个医疗研发项目来说,半年多的时间绝不能算长,再加上附属那边前期准备工作一直在进行,每隔一个月都会向华深那边汇报情况,知道项目一直在继续,自然不会过多着急。”

“而且华深这边通过调查发现镰瑛茎的效果确实很有效,附属那边已经在利用那些在雨林里找到的镰瑛茎开始小范围实验测试了,只不过原材料确实很少,导致进展缓慢。”

“但别忘了,镰瑛茎数量本来就少,现在更没有医药集团注意到它的价值,就算注意到了,也暂时无法得知镰瑛茎是从何处找到的,我们已经占了先机,自然不怕再等一等。”

“更何况镰瑛茎生长周期长,再加上除了你这里的镰瑛茎培育成功了外,之前附属送出去的镰瑛茎都死了,也就是说只有你能让镰瑛茎成活,附属那边也清楚这个情况,就算华深那边问,也会尽可能不麻烦你,让你专心做实验。”

她这下算是懂了。

人家附属每月都有沟通,说不定还汇报了她这镰瑛茎已经能够人工培育成功的事实,直接破除了镰瑛茎原材料不足的缺陷,无疑会让华深感觉进展神速。

吃了这么一剂定心丸,他们自然不会催促得过急。

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家不着急,只是没有跟她传递焦虑情绪而已。

她还是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专门给张叶镇镰瑛茎基地和王康华分别打了个电话。

“镰瑛茎吸热不耐寒,这个季节需要格外小心一点,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们多操心了。另外,要是有什么特殊情况麻烦告诉我一下。”

“行呢,多谢了。”

到了王康华这边,她在最后还补充说明了下古菌的事情。

一听说古菌到了,王康华立即就乐了。

“行,这可太好了,大家都在等着呢,朱所长,我马上就派人去取。”

王康华想了想,又说,“反正这次也轮到我们去江城了,这样吧,我也不另派人了,就等他们出发后让他们拿回来好了。”

同样被他喜悦感染,朱景意也笑着说,“那我等着大家。”

“没问题,没问题。”

王康华很开心,直言不讳说,“原本我都做好几年出不了成果的打算了,没成想咱们这就废了大半年的功夫,各个小组的进展就都挺喜人的,实在有够幸运。”

朱景意点点头,“确实呢。”

凭借这个时代的科技,能成功制作出植物生长催化剂来,真的挺不容易。

哪怕现在项目也才进行到一半,朱景意也觉得参与这个项目的所有人都很厉害。

说到这个,她还建议说,“虽说这个项目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密,不过大家一些小组的成果并看不出来咱们在研究什么,也并不是不能发论文,我知道这个项目占据了大家太多的时间了,这段时间他们其他的项目估计也受到了影响,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筛选一下自己能t发的项目内容,别耽误了大家评先进评奖金。”

这话可算是说到王康华心上去了。

“本来这件事我就想跟你提来着,结果你倒是主动说出来了,这下大家估计得高兴坏了。”

就是有一点可惜了,就是这个项目是保密项目,大家没办法写项目基金了,这样一来,那些对项目基金有要求的期刊肯定是没法投了。

能选的范围有点受限。

好在他敢说他们这些老师的这些研究成果也足够优秀到让那些顶刊注意到的程度。

想想也不错。

王康华心情就更好了,“这样大家评职称评奖金的可算有点东西可以报了。”

既然都说到了这里,他犹豫了下,不知道要不要问她。

“王校长,是有什么事想问我吗?”朱景意主动问。

“还真有件事。”

王康华又停顿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朱所长,你没想过要投刊吗?”

说实话,王康华绝对不会怀疑她的科研水平,就算自己怀疑,他们本校参与植物生长催化剂项目的老师都不能答应。

可是,他真的很奇怪,她明明有这么多成果,却很少写过论文。

好像除了张怀敏草莓种子不发芽以及怀山镇龙吸水的两篇论文外,就再也没见过她发表其他论文了。

但她学生云柯可都在国外一区见刊两篇文章了,听说最后一篇也正在投刊呢。

估计这篇上一区也没问题。

奇怪的是作为他导师,她连自己的名字都没加上去。

其实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无论是她学生云柯还是张怀敏等人的论文成果的取得,她绝对是占了主力位置的。

按理说,这些论文她全当通讯作者也都是应该的,可是到最后,却是她发的论文最少,就连自己学生发的数量都够不上。

不得不让人疑惑。

事实上,学界的人开会后聚餐时也经常会谈到这个话题。

当然那些人也没有怀疑她的实力,只是有学者怀疑她是不是跟袁老一样是不是实用学派,对研究学派的这些发论文并不感兴趣。

“虽说论文对你现在发展并没有太大影响,可到底也是一项重要成果展现,要是能发的话发发也挺好的,总省得旁人不断议论,要是你不知道发什么一区刊物,我也能帮你参谋参谋。”

王康华一上来就每把国内那些期刊或者在国际上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放在考虑范围内,甚至就连一区的有些较低排名的刊物都排除出去了。

俨然一副对她很有信心的样子。

甚至在她还没说话的时候,就自动开始想她最近的成果适合发那个期刊。

他这话绝对是很亲近她才会主动跟她提的,朱景意自然能感受到他的好意,只是还真不是她不发,而是她一直在考虑一些事情。

既然他提起了,那她也就实话实说了。

“其实我是想发国内刊。”

王康华这就不理解了,“咱们国内这方面的刊物远远没有一区那些国际刊影响力大。”

只要是搞科研的,每个人想发的都是国际顶刊,只有那些大不了顶刊的人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国内那些刊物。

以至于一直以来国内刊发小成果,够得上顶刊的成果绝对发顶刊的想法根深蒂固。

她的想法压根是跟大家反着来的。

“我能问句为什么吗?”王康华认真问。

朱景意反问他一句,“王校长,您觉得植物育种旬刊现在跟之前有变化吗?”

植物育种旬刊?

这个刊物的发刊地是江城,跟云省隔的距离有点远,但到底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他也认识这家刊物的主编和副主编。

听她说起这个刊物,他也能想到为什么。

毕竟这个植物育种旬刊是唯一刊登她论文的刊物。

随着她名气越来越大,她发在植物育种旬刊上的两篇论文以及其他跟她有关联的论文,都快被大家翻烂了,就连他们学校当时也定了一批她那期的植物育种旬刊刊物。

要是换做以前,哪怕植物育种旬刊在国内也算的上同类期刊前十名,可也绝对不至于到让他们这么关注还去订一期的程度。

自那以后,他就没怎么关注过植物育种旬刊了,却也听人说起过最近植物育种旬刊的影响因子上涨了些。

不过也不奇怪,有她和张怀敏他们发表的论文在,就那段时间就有不知道多少学者下载那些论文学习超纳米级分子肽技术,最近更是很多新培育品种论文也都有引用到他们的相关论文。

就这几篇论文的下载量就足以植物育种旬刊影响因子上涨了。

就算自己听说过也没感到奇怪,可她这么问,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他皱着眉头,仔细回想了一下,也没想出来这个刊物还有别的变化。

朱景意笑着说,“如果我说的话,印象可能并没有那么深刻,不如王校长找几个教授去看看现在的植物育种旬刊,到时候咱们再聊这件事。”

“说不定那时候我还得麻烦您帮个忙呢。”

他点点头,“成,我回头就去找冯功他们去。”

等她挂了电话后,外边的雪还在下着,雪花花瓣越来越大,将外边装点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好看是真好看,冷也是真冷。

她现在无比后悔当时没装壁挂炉。

就在她抖了两下后,就看到他递过来的红枣燕麦牛奶,还冒着热气。

“喝点暖和下吧。”

她惊喜了一下,立刻接了过来,先暖着自己的手,等着手没那么僵了,就低头抿了口。

又暖又香。

在这么冰冷的天气里,无疑很舒服了。

“还想要。”

谢安澜唇角勾了下,“我去倒。”

见他起身离开的背影,她缩在毛毯里好奇问,“安澜,你不冷吗?”

“还好。”

朱景意羡慕极了。

见她缩得像是小鸡崽子一样,谢安澜递给她杯子。

“这段时间去我那里住吧。”

朱景意差点呛着,水润的眸子圆滚滚地看他。

“去你家住?”

她脑子里瞬间想起了昨晚和今天上午的战况,下意识揉了下还在疼的腰。

甚至就连

再去他家,她还能活着出来吗?

谢安澜见她动作,大手伸到她后面,也帮她揉着,眸子里都是懊恼和心疼,沙哑着声音跟她道歉。

“昨晚是我孟浪了,在你没好之前我会克制的。”

朱景意脸上泛红,一下子捂住他的嘴。

“行行行,我跟你去,你可别说了。”

他被她动作弄得一愣,可听见她答应后,喜悦显而易见。

然后就是他井井有条地帮她收拾要带的东西,半点不用她插手,最多就是回答他下某个东西要不要带。

最后,在她以为可能不会那么快就搬的时候,他已经收拾好,带着她下楼了。

裹得严严实实的她,刚一出来时就被无处不在的冷气冻了个彻底。

就这鬼天气,她刚才一点点的后悔立马都不见了,迫不及待地上了车。

谢安澜眸子含笑,开车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