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第三十六章欢呼雀跃(2/2)
换做从前,他们肯定不会这么主动联系一个没做出多少科研成果的新人,可谁让人家幸运呢,竟然找到几枚那么神奇的种子,还成功培育出来了,他们都可以想象得到后续她会因此获得怎样的好处。
羡慕嫉妒恨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现在的心情,可惜这种运气他们实在羡慕不来,谁让他们是非酋呢。
吕东没有办法,只能向朱景意转答他们的意思。
此刻朱景意还留在怀山镇,听闻后并没有立即回来,反而请他邀请他们在七天后来怀山镇验证水稻的抽穗率。
吕东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叮嘱她说,“这次引起的轰动可太大了,就连研究院那边也打了电话过来,小朱你这次可出名了,当然咱们研究所也借了你的光,知名度蹭蹭蹭地涨,这些都是好事,但要是弄不好也会变成祸事,你考虑仔细是对的,不过接下来还是要认真想一下怎么处理龙吸水。”
朱景意直接说,“所长,我知道你的意思,而且我已经想好怎么做了,等庄稼收成结果出来还要请您帮个忙。”
挂了电话后,朱景意也没闲着,而是和申慧一起带着从研究所抽调的学生研究龙吸水的生长习性。
这些学生兴奋极了,一群人围着朱景意叽叽喳喳的,一点也没有平常所里见到时的高冷样子。
云柯被挤到圈外去,也没一点恼怒的样子,和步鹏一块儿叼着云宜楠外婆给做的野菜包子,吃的那叫一个美滋滋的。
就连云宜楠也没凑上前,一来他们不是这次研究的主力,严格说来这也不是他们重点研究的范畴,他们虽然大多也能懂,可终究算是隔着行,要知道越往上研究研究的越细致,他们搞育种的,实在没必要跟其他研究这个方向的同学抢关注。
二来他们恐怕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着什么。
他导儿/小朱老师是不怎么喜欢发论文,但是她可喜欢看学生发啊。
草莓园写论文时,他们就差点怀疑人生,就算现在手里也还有一篇要发到国外一区的论文等着他们写呢。
就等过段时间草莓成熟后再做实验测试新品种的基因稳定性就可以着手写论文了,更别说他们手里还t有镰瑛茎那个项目,要是现在再来个这个,他们也就不用活了。
这么下来,研究所里就他们三个闲下来了,以至于接下来好些天陆续有其他大佬来的时候他们就成了接待的主力。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人都是冲着龙吸水来的,因此就算他们拼着命不往前凑,到最后还是得跟着听,接连几天下来差点怀疑人生。
等又过了三天连绵半个多月的大雨终于有了消散的迹象,后续就连开始进行土地消杀,肥力补充和防止病虫害等事宜。
这时候,喝饱了水的水稻们在太阳下舒展着身子,掀开它的“衣裳”能清晰看到里边的抽穗情况,在场的都是植物学界的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这些水稻抽穗情况喜人,今年肯定能大丰收。
他们原本估计能保住一半的收成都算那个药剂管用,却怎么也没想到效果竟然如此好,一个个的呼吸都灼热起来。
他们更加坚定要讨些种子的想法,就算高价买也可以。
“朱老师,我们想买些种子,可以多卖一些吗?”
“我们也要,麻烦也给我们留些。”
“我们也想要,我们掏钱能不能多给些。”
有人开了头后面的人纷纷表态,希望能够获得种子进行研究。
朱景意被吵的耳朵都要聋了,李雷赶紧出来解救她,并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
江城研究所将在七天后举办第一届耐涝植物研究座谈会,会上将会公布一些研究成果,并探讨龙吸水在未来的应用问题,让他们先不要着急。
虽然没立马就拿到种子,可好歹大概可以肯定他们有望拿到种子,反正都来了,也不怕再待七天,更何况这些天还能再想想怎么才能得到更多的种子,他们欣然接受。
与此同时,江城研究所也向全国与植物研究相关的单位都发出了座谈邀约。
以往的江场研究所虽身处大城市,研究经费肯定是不缺的,但是研究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确实比不上其他院校和研究单位,换做从前邀约的话,未必得到一些科研实力强悍单位的注意和参与。
可是现在劲头完全变了,收到邀约的单位第一时间买票赶赴江城,而那些早就到了的个人和单位则在江城教育局的组织下,前往本地的众多农学院进行讲座,也算是提前来了次学术风暴。
不少农学院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华国好些知名学者的公开课,哪怕只有一次,也获益匪浅。
这时候他们就更不会忘是谁给他们创造了这一机会。
朱景意这个名字就这么进入到江城众多农学院学生的耳朵里,本来从未考虑要去研究所读研究生的优秀学生们不禁把江城研究所放在了重点考虑的范围内。
吕东作为所长也是很有谋略和眼光的,顺势就将江城研究所今年继续招录两百名研究生的公告挂在了官网上。
也算是乘势扩大优秀生源了。
另外一边,朱景意这几天算是忙到脚打后脑勺了,先是跟申慧分组审核怀山镇帮忙学生撰写的论文,提出审稿意见后让他们限期改出来,反反复复的核稿相当占据时间,却还是不能不做。
还要跟着吕东去见一些不能推掉的同行邀约,回来后还要远程对接张叶镇,推进野外镰瑛茎寻找进程。
哪怕有云柯、步鹏以及云宜楠的帮忙,可是她依旧忙到了让人心悸的地步,刚回到研究所休息室的她微微弯腰深深嗅了口兰羽球的香气,恢复点精气神后,就马不停蹄地又见了植物育种旬刊的主编康回川。
她直接了当的说明缘由,“我打算出个论文集,不知道能不能和育种旬刊一起操作。”
她话音刚落,康回川声音陡然加大,一口应下,“可以,我出,我绝对出,我们育种旬刊一定全力配合。”
这话说的语气铿锵,颇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还有点害怕她后悔,康回川立马伸出手来,“那就这么决定了,什么时候出都可以,我们可以单独出一期。”
态度竟然比她还积极,朱景意被唬了一跳,两人的手握在一起达成协议。
时间过得其实相当快,这几天涉及论文内容的学生们过得可真是相当充实,一天睡不到两三个小时,每天提心吊胆的改论文,找数据。
明明他们在怀山镇呆了半个月,大多情况都记录下来了,可是到写论文时还是手忙脚乱找其他同学要数据,就怕写错一点到时候就在大会上被那么多老师发现,那简直比社死还要可怕。
甚至是要真出了错,他们都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学术生涯了,或许只能卷铺盖进企业了。
当然在朱景意看来后果远没有那么严重,可是他们过于紧绷绷的,无论怎么安抚,都好像炸了毛的小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实在叫人担心他们的状态能否受得了后天大会的气氛。
会不会开到一半就晕倒了,一想到有这种可能,朱景意就不禁一阵害怕,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她今天正好打算把一件事提前。
这天中午,哪怕论文都在小朱老师和申慧老师那边通过了,参与怀山镇实验的学生们还是放松不下来,一遍遍熟悉自己的论文内容,哪怕午饭都顾不上,只要一想到要在大会上公开演讲就愁的不行,哪怕累的不行,还在跟同学们头脑风暴。
他们这才明白云柯三人为什么看到他们当时拼命凑上前时的那副同情模样了,他们现在也想同情自己一把。
只是如果时间能够切回到半月前,他们想自己还是会义无反顾把握住机会。
毕竟一个做植物的,谁能忍住了解新植物的蠢蠢欲动,又能放弃一个愿意事无巨细教你的老师对你答疑解惑呢,他们想只要不傻,谁都知道哪种选择是正确的。
因此哪怕现在痛苦万分,他们也只是痛恨自己没能高效利用时间,还有心理素质太差,以至于现在像个上了发条的陀螺,状态差到极点,更怕会出错了。
由于当时研究所大半的老师手下的学生都被抽调了一人,因此今天到场的人多达三十五名学生,他们手里都涉及论文内容,这些日子他们都熟悉了,这下见到熟人就互相帮忙检查背诵情况。
现场声音分外嘈杂,却一点没让人觉得烦躁,哪怕财务处并不关注学生的学术气氛,等财务处的人到了看到他们这副画面,还是忍不住的心潮澎湃,有这样的学生在,他们研究所在未来怎么就不能成为学术高地了。
当然再心潮澎湃,他们此刻还是有掩盖不住的羡慕嫉妒恨。
他们就没见过这么为学生操心的导师,关键是这些人里边就没有一个是她真正名义上的学生。
但人家愣是啥都给他们想到了,他们也真是服气,怪就怪自己上学时没遇到这样的导师吧。
他们接连搬东西进来,一个个竹筐整整齐齐摆在地上,还有人手里拽着一个背包跟在朱景意后边,旁边的正是他们不是经常能看见的财务处领导冯主任以及几位他们格外熟悉的人。
他们所长吕东,张、王两位副所长以及他们所主管人事的李雷主任。
这阵仗实在强大,他们瞬间噤声,不明所以地看看身边的同学,眼神示意“什么情况谁知道?”
他们纷纷摇头,谁也不清楚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领导,下意识站直身体,一个个严肃极了。
只是看这些领导们难得都是和颜悦色的模样,再加上其中还有财务科的主任在,他们怎么也没法觉得会发生什么坏事。
而且瞧这架势,莫非他们所长要大出血?
他们个个都精神起来,隐隐透露着一点点小喜悦和小忐忑,绷紧神经等着他们揭露谜底。
所以,到底是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直到吕东开口,小会议室内顿时咋呼起来。
“哇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