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第 93 章(2/2)
院长大早上打开福利院大门的时候,看到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女孩,还以为是自己起的太早,眼花了。
仔细问过之后,才知道小女孩已经在大门口等了两个小时了。
而之前领养小女孩的那对年轻夫妻,已经申请工作调动,买了火车票去了别的城市,至于去的哪里,小女孩也不知道。
将小女孩领回家的第三个月,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孩子的两人,上医院体检的时候发现竟然怀孕了。
发现怀孕之后,夫妻两个就不想养小女孩了。
之前领养的时候,说小女孩懂事,什么都能自己做。
现在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后,又觉得小女孩年纪大了,不是自己亲手养大了,而且还时不时想着福利院,觉得小女孩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小女孩说自己不是白眼狼,向夫妻两个保证等弟弟或者妹妹出生,自己一定会好好照顾弟弟妹妹。
但是年轻夫妻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开始觉得领养的孩子哪里都不行。
所以第一次男人将小女孩肚子扔在了福利院门口,希望小女孩从哪里来的,就回到哪里去。
小女孩虽然腿短,但是记忆力很好,从福利院到家门口怎么走,小女孩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男人将小女孩扔到福利院之后,第一次小女孩凭着自己的记忆力走了回去。
男人看福利院不行,就完全找了个陌生地方将小女孩丢弃,但是没想到小女孩还是自己安全回家了。
夫妻俩干脆不准备让小女孩进门,但是却被邻居发现了。
夫妻两个不想养小女孩的心思越来越明显,眼看着如果一直留在市里,根本无法摆脱小女孩。
尤其是这个时候女人去医院检查,查出来自己是双胎,养孩子的压力比之前要大,对待小女孩已经由不喜,变成了厌恶。
所以夫妻两个商量后决定,还是申请调动离开这个城市,为了方便调动,夫妻两个主动申请去了西北的开荒城市,因此调动手续下来的很快。
为了不让小女孩发现两人的计划,两人选择慢慢将家里搬空,一个人收拾行李,将行李通过邮局邮寄到调动城市。
另外一个人先带着小女孩去了火车站。
等到夫妻两个在火车站碰面的时候,找机会甩掉了小女孩。
本来上火车的人就多,行李也多。
小女孩没能挤上去,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了。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说可以帮着小女孩联系火车上的乘警,等下一辆车发车的时候,让乘警带着小女孩上车,去找自己的父母。
但是小女孩摇了摇头拒绝了。
再一再二再三,小女孩知道夫妻两个是故意丢下自己的。
因为有了亲生孩子,所以不想要她这个野孩子了,这次工作调动的地点,她完全不知道,就算想找,也不知道怎么找。
小女孩在火车站停留了许久,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
最终晃晃悠悠靠着自己的记忆回了福利院。
“这孩子被退回来了一次,之后再有人领养的时候,哪怕指明是她,这孩子也不愿意。”
“没想到竟然和李同志这么投缘。”院长想要再劝劝李美丽。
毕竟李美丽平常看起来也挺喜欢这孩子的,这孩子也喜欢李美丽。
李美丽默不作声,拽了拽关蓓的衣袖,“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没吃饭呢。”
李美丽一路上都很沉默,关蓓也默不作声。
两人骑车到胡同口的时候,正好碰上齐成瑾骑车出来找关蓓,李美丽看着夫妻两个并肩推车的背影,步伐越走越慢。
关蓓一边检查齐成瑾的伤口愈合情况,一边和齐成瑾说起福利院的事情。
“很好,伤口差不多都好了。”关蓓拍拍齐成瑾的胳膊,脸上带了笑意。
“那我是不是能……”齐成瑾剩下的话没说出来,紧紧抱住关蓓,行动已经表明了一切。
齐成瑾回来的时候负伤,虽说齐成瑾一再强调,自己的胳膊根本没事儿,但是关蓓却始终觉得齐成瑾不能做运动。
而现在伤口恢复程度好不容易得到了关蓓的首肯,齐成瑾可以说是迫不及待。
齐成瑾伸出手臂,想要将床头那个小盒子打开,那里面放着他们从医院领回来的计生用品。
今天是久旱逢甘霖,一次显然是不够的。
但那计生用品,可能是一段时间不用,也可能是今晚太激动,一次之后,竟然破了。
齐成瑾箭在弦上,但是又不得不忍。
紧紧抱着关蓓,准备翻身下床,准备自己解决。
结果刚准备起身,就被关蓓抓住了手指。
“没关系的。”
“不行,你可能会怀孕的。”齐成瑾不想让孩子匆忙来到这个世上。
“要是真有了,你能做个好爸爸吗?”
“会的。”这两个字,齐成瑾回答的十分清楚。
“那就够了。”关蓓主动环住齐成瑾的胳膊,彻底阻止了齐成瑾的动作。
关蓓之前总觉得生孩子这件事情不急,但是经过齐成瑾这次出差,关蓓的想法彻底变了。
齐成瑾虽然尽力隐瞒自己这次出差受伤的真是情况。
但是齐成瑾每次换药,关蓓都是跟着的,还专门和医生打听过,知道齐成瑾胳膊上的伤口,根本没有齐成瑾自己说的那么轻。
但齐成瑾有心隐瞒,关蓓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或许是因为这个伤口,关蓓时不时想起陈美云之前和自己说的那些话。
齐成瑾身为警察,并且没有转岗的想法,遇到危险的情况比平常人多许多。
如果真的能早点有个孩子……
为此关蓓还瞒着旁人专门去了一趟医院,最近又和福利院的孩子们接触很多。
种种原因,让关蓓下定决心要个孩子。
夫妻两个人的私房密话,旁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关蓓也照常上班,周五快下班的时候,收到了报社送来的礼物。
“是食品厂送来的,领导说你在其中立了大功,多分你一份。”报社的同志指了指自己自行车上的一大箱东西,这些都是送给关蓓的。
市报社利用采访厂长的由头去采访县食品厂,正巧赶上食品厂推出一种新口味的麻花。
刚刚在县供销社不久,但是因为价格问题,并不受欢迎,市报社的记者到的时候,正巧赶上食品厂的人开会反思。
报社的记者也跟着沾光尝了尝新品小麻花,最后在撰写文稿的时候,还专门夸了小麻花的美味。
报纸发布之后,麻花一炮而红,成了县食品厂最畅销的东西,连市里的供销社都有了县食品厂的麻花。
食品厂为了感谢报社,特意给报社送来不少东西当做谢礼。
而有了食品厂打头,陆陆续续就有不少厂子试图搭上市报社这条线。
市报社的盈利和职工福利,彻底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