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府(2/2)
四皇子并没有直接同意,相反他一直在拖时间,明面上是觉得戎人说打就打,说停就停未免太过自大,暗地里却是给老皇帝去信,说了在边关组织互市的事情。
边关这里的情势复杂,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用互市进行融合,天长日久说不定哪一天不费多少兵卒就能把这片大草原也纳入晋朝的版图。
若说老皇帝没有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能的,凡是有野心的帝王,就没有不想开疆扩土的,虽然四皇子说的这件事很像是在画大饼,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派四皇子督战的这件事上,让他彻底下定了立四皇子为储君的决心,他并不是最初就昏庸的,曾经也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只是随着年龄越大,越来越力不从心。
但这次和戎人的开战,让他看清了自己这些儿子的能耐,真正到事情上的时候,一个个想的还是给彼此下绊子,却没考虑过若是戎人真的攻进来,哪里还有皇位可以给t他们继承的。
在下定了决心后,他就更加关注这位四儿子,发现了对方的不少优点,最起码在做实事这件事上他是真的去做了,不想其他人只想着拉拢地下的官员,丝毫不管这些官员的能耐如何。
当然他也不是把其他的儿子彻底踢出考虑范围之内,只是更加关注四皇子而已,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也让他下定了决心,所以在四皇子提出开通互市,哪怕朝堂上的官员再怎么反对,他也没有一口拒绝,而是借此事看清每个官员站在哪位身后。
四皇子不知道这些,他在边关这一年整个人黑了不少,也越发瘦了,精神却很好,甚至有时候还能和李将军手下的将领一起打猎,哪怕这些人有借机讨好的嫌疑,但能和他们相处融洽,说明四皇子已经把这些人收服的七七八八了。
王皓接到四皇子可以开通互市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两国也定下了约定,当然这些和王皓的关系不大,自然有专门的人去负责,他要做的是扒拉一下保定府有什么可以和别人交易的。
这些后续还是和老熟人陈情合作,双方算得上是老朋友,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九月的时候,第一次互市在边关的风城举行。
这次算是一次试探,前面已经做了不少准备,但在这一天还是有些担心,不仅苏小麦亲自和陈情来了风城,王皓和几个相邻的府城知府也一起来了,包括四皇子也亲自坐镇。
南来北往的各地客商,南方来的稻米,东北的上好药材,西边的奇珍异宝,东边的海货珍珠,这一场互市让不少人都开了眼界,才知道原来在外面还有这么多好东西。
这里面苏小麦自然算是参加的商人之一,但要说功劳最大的自然就是陈情,她本就是陈家人你,当年陈家的百家集闻名全国,陈情能成为家住的候选人,本身的实力自然不小,这些年有四皇子在背后,她能做的更多,可以说天南海北没有她弄不到的东西。
这次的互市能够这么精彩也是多亏了她在其中各方联系,才会来了那么多的大商家。
虽说还是第一次的互市,不少人只是凑个热闹,巨大的交易往来也依旧让不少人目瞪口呆。
戎人喜欢汉人的精巧东西,奇珍异宝,汉人也需要戎人的马匹,牛羊,甚至是在苏小麦的努力下,如今的戎族羊毛,羊制品,肉干之类的已经成了戎人对外买卖的大头之一。
只要有利益,自然就会有人愿意去做,如今草原上的比起马,更喜欢的饲养牛羊,这些东西的销路更好,且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四皇子对此十分满意,尤其是在查看了为期一个月的互市交易大概情况后,他心情更好。
来到边关已经一年半的时间,老皇帝那里已经催他回去了,四皇子自然不会拒绝,主要是老皇帝的身体越发差了,他若是还待在这里,弄不好最后到底是便宜了哪位兄弟。
更何况他在这里放下的棋子已经成了,不需要他亲自守着,专门等到互市之后,也是想堪堪这互市到底效果如何,也关系着他对戎人的下一步计划。
在回京城之前,他见了王皓一面,君臣两个私底下说了不少话,王皓也清楚自己就是四皇子安插在这边关的一双眼睛,陈情是明处的,他就是暗处的。
如今他和四皇子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没有四皇子提携,他的官路不可能这么通顺,若是没有他四皇子也不会那么快在老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毕竟是一来就发现了和戎人勾结几十年的奸细,还有一处银矿。
王皓到不排斥站到四皇子的船上,毕竟如今能够和四皇子相争的只有一个三皇子,可三皇子和六皇子双双失了圣心,更重要的是四皇子来便边关这么久,就代表有了和武官接触的机会,还是被皇帝亲自允许的。
可以说在老皇帝派四皇子来的时候,其他皇子已经输了一筹,站在未来皇帝这边是件好事,当然也有危险的地方,毕竟四皇子一日不是皇帝,未来就有变化。
但对王皓来说这些不重要,他要做的是如何让自己辖下的百姓过的更好,互市是一条路子,但要让保定府能够富裕起来,必定要有自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