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死生原系一念间(1/2)
第102章 死生原系一念间
不必说姜澂鱼, 饶是姜绍和孟氏刚见着时,都被叶兰蕙怀中抱着的女婴吓了一大跳。
这次回京,姜问渠同叶兰蕙二人依旧是随北乌斯国伏舟王君一行回来的。
因着想赶回家给姜澂鱼过生辰, 故而二人紧赶慢赶,先一步比使节团一行提前两日入的京。
一到家门口, 正好同匆匆欲前往宫中探望女儿的姜绍与孟氏二人打了个照面。
孟氏当时眼都哭肿了,在看到叶兰蕙怀中抱着的婴儿时, 眼珠不由得又瞪大了几分。
不过当下那般情形, 诸多话也来不及细讲。
得知姜澂鱼昏迷不醒的消息后, 姜、叶二人当即便同父母亲一起进了宫。
当时姜澂鱼躺在御榻之上, 没有丝毫转醒的迹象。
叶兰蕙蓦地想起之前她曾说过自己命不久矣的话,因此一颗心被高高地悬了起来。
可几名太医又说瞧着没什么大问题,猜想她兴许是这几日没休息好,因而才昏睡过去。
听太医这么说,几人悬着的心稍微放心了些。
等再次回到家中, 姜、叶夫妇二人才在两位长辈面前跪下,仔细陈说了这个孩子的由来。
姜问渠开口道:“回京路上, 我们发现一名弃婴被遗弃于官道之上, 数九寒天,若不及时将她收养安置, 她便只有冻死的份。想我姜氏一门也不缺这口吃的, 既然同她有这份机缘,我和兰蕙便想着认下这个女儿, 还望父亲母亲成全。”
说着便双双叩首。
姜绍和孟氏急忙起身上前来扶。
“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澂鱼昏迷不醒, 我们也该多行善事为她积福,或许这孩子同我们姜家命里就该有这场缘分。你二人既有这份心, 我们做父母的只有支持的份,快起来吧。”
闻言,二人这才起身。
父子有父子要谈的事,随后,姜绍便同儿子单独去了书房议事,而孟氏则同儿媳一起去了内室。
孟氏一脸慈爱地看着襁褓中的女婴,她本身就是极喜欢孩子的,要不是儿子公务繁忙,成亲时日又尚短,她早就写信去催了。
如今倒好,这现成的孙女抱到手,虽不是亲生的,倒也让她心生怜爱之意。
“这女娃娃长得真俊,瞧这大眼睛,水灵灵的。找好乳母没有?路上这些天她可有不舒服?”
叶兰蕙答:“现下暂时找了位乳母喂着,这位乳母是驿馆一位驿卒的妻子,正好家里孩子要断奶,她在跟前也不好断,便硬下心跟着我来了玉京,过来帮衬几天,等我们找好正式乳母便回去。孩子叫医士看过了,说是没什么大毛病,就是之前可能有些冻着了,让我们注意着给她做好保暖,别再染上风寒。”
听说孩子无恙,孟氏便松了一口气。
仅仅一日光景,孟氏便适应了“祖母”这一新身份,起床后第一件事和临睡前最后一件事,都是来知止斋看这个新鲜出炉的大孙女。
而姜澂鱼尚处在刚得知这一消息的震惊之中。
在听过叶兰蕙说完这女婴的身世由来后,也不由得起了怜爱之心,见她长得可爱,便忍不住伸手隔着襁褓逗了逗她。
小女娃虽一下见了这么多人,倒也没害怕,既不哭也不闹,反而咧着嘴笑得很是开心。
“可起名字了?”姜澂鱼扭头问叶兰蕙道。
“大名还没呢,小名倒是有一个。”
叶兰蕙一脸温柔地看向女婴,接着说道:
“听老人们说,像她这种一生下来便命途多舛的,名字起早了不好养活,怕被阎王爷勾了去,反倒是起个贱名叫着好养活。既然她是捡来的,便暂时唤她‘阿弃’,想着等她大些了,再正式定名字。”
孟氏点点头,“是这么个理,澂鱼小时候也爱生病,她也有个小名叫‘阿鲤’,等她大些了才不这么叫她了。”
几人都掩嘴笑。
忙活了一天,孟氏也有些乏了,便起身道:
“老咯老咯,如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动弹一天还真有些受不住,我就先回去了,你们也都早些歇息吧。”
姜澂鱼尚处在新鲜阶段,还想同小女婴多玩玩,便说:“阿娘,我在这再待一会儿。”
二人将孟氏送出了门,姜澂鱼提议道:“要不今夜我歇在这儿吧,左右长兄也不回来,我在这儿也好同你有个照应。”
“你身子才好,还是要多休息才行,小孩子夜里可能会哭闹,醒得也早,你在这休息不好的。”叶兰蕙劝她道。
“没事。”姜澂鱼微微叹了口气,有些惋惜地说道:
“怀着阿辞时,我也曾想过,有一日会有一个小婴儿,这般娇小、柔弱、惹人疼爱,让我一刻钟都割舍不下。可阿辞一眨眼就长大了,我也就没有了那样的机会……想来还是有一些遗憾的。你就让我过过初为人母的瘾嘛,好不好?”
听她这么说,叶兰蕙自然不忍心再拒绝。
“好吧,那我们今晚便睡在一处,正好可以说说悄悄话。”
这时,一声婴儿啼哭突兀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叶兰蕙同姜澂鱼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无奈的笑意。
“我看这悄悄话八成是说不成了,她这是在闹觉?”
姜澂鱼拿了个拨浪鼓上前去哄,哭声却不见消退。
叶兰蕙掀开婴儿身上的小被子,见尿布依旧干爽,便笑着说:
“她指定是饿了,在这儿要奶吃呢!”
听到哭声,临时请来帮忙的那位奶娘连忙进了屋,将婴儿抱在怀中喂食。
过了一小会儿,那哼唧声才渐渐止住,吃饱喝足的小家伙趴在奶娘怀中甜甜睡去了。
“这段时日真是辛苦你了,孙家阿姊,明日我便同母亲商议着尽快给阿弃寻个妥帖的乳母,你也好早日回家同孩子团聚。”叶兰蕙小声感激道。
那位姓孙的妇人憨厚地笑了笑。
“不妨事不妨事,若不是遇着娘子一家,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的,一辈子恐怕也没能有今日这般见识呢,况且在这好吃好喝还有丫头伺候着,小妇人我这辈子都没享过这般福气呢。”
知道这是她的客气话,将孩子放下后,叶兰蕙便劝道:
“夜已经深了,您先去歇着吧,喝完这遍奶她约莫能一觉睡到天亮,这儿有我和小姑照看就行。”
闻言,那位姓孙的妇人这才应下,去隔壁房间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早,孟氏便吩咐下去,让昨日选送上来的适龄妇人来知止斋问话。
经过层层筛选,总算是选出了三个较为妥帖的乳娘,至于最终定下哪一个,还得再相处一段时日才能做决定。
初步选好乳娘后,孟氏和叶兰蕙一人封了一个大红包给那位孙姓妇人,作为她这段时日一路相帮的答谢礼,并派人将她安全护送回家中,可以说是极为周到和妥帖的。
姜家为孙女挑选乳母的事又没藏着掖着,于是,不到一日功夫,含章公子此次回京带回来一个女儿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玉京。
那些曾经默默倾慕于他的众位贵女,心顿时碎了一地。
她们一边失落于曾经的高岭之花不仅名花有主,如今竟连孩子都有了,一边又欣喜于自己看中的人品行依旧如此高洁,连路上捡的弃婴都能够如此温柔以待。
“含章公子那般温柔的人,若是也肯对我这么温柔一次,真是死而无憾了。”
“唉,真恨不得自己再晚生几年,重新投胎成那名女婴,那该有多好啊。”
……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姜府上下倒是一片喜气洋洋。
眼下了临近年关,府里各处都忙得很,既要洒扫、装点、置备年货,还要预备小主子的满月宴,各院忙作一团,好不热闹。
自从姜问渠官复原职后,官眷圈又对姜家重新热络起来,阿弃满月宴的请帖发出去近百张,各家都笑盈盈地接了,并纷纷表示一定到场。
因此阿弃满月宴那天,姜府又恢复了久违的热闹。
同为四辅的方太傅、赵尚书、郑尚书一家都来了,而因着姜绍这位太师的面子,安阳侯和宣平侯一家也来了,男子们在前院,女眷们都来了叶兰蕙所在的知止斋。
知止斋里聚集了许多熟面孔,安阳侯夫人蔡氏、宣平侯夫人徐氏,还有方婵、郑嘉、吴希娴、许兰茵几人也都在。
另外也有一些生面孔,是六部中一些官员家的家眷,大家聚在一处,说起姜家这几个月来的起落,无不唏嘘。
站在孟氏最近处的是宣平侯夫人,因着之前姜家落难时,宣平侯夫人帮衬过许多,孟氏自然对她更熟络些。
而宣平侯夫人依旧存了让姜澂鱼做儿媳的心思,因此二人倒是比以往更加亲密。
宣平侯夫人夸赞道:“这孩子长得真好,一看就是有大福气的。”
其他几位夫人也连连附和。
“可不是嘛,这就叫吉人天相。”
“这小姑娘长大后定是个美人胚子。”
小阿弃是个不怕生的,院子里外熙熙攘攘,今日又有这么多人过来瞧她,她也不哭不闹,由新乳娘看着,眼睛滴溜溜地看着上方来瞧她的人。
她身上的衣裳乃是由上好蚕丝制成的雪缎,手上的金福镯是姜澂鱼送的,脖子上的长命锁是孟氏送的,就连睡的小床,也是由紫檀木制成。
真是无一不精,无一不贵。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听这动静似乎是有什么大人物到了。
众人出门去看,只见宫中女官秋屏牵着太子殿下陆辞正往堂间的方向走来。
顿时,众人忙上前跪拜。
怕出现母拜子的荒唐局面,秋屏连忙劝阻道:
“大家不必多礼,今日婢子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为姜尚书之女送满月礼。另外,叶夫人,请上前一步听旨。”
闻言,叶兰蕙有些不明所以,赶忙上前跪立听旨。
“朕闻:户部尚书姜问渠之妻叶兰蕙,济弱怜孤,德行出众,特晋封为二等郡夫人。钦此。”
叶兰蕙接过圣旨,再拜:“臣妇领旨,谢陛下恩典。”
秋屏眉眼含笑,“恭喜了,叶夫人。”
众人也纷纷上前祝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