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斯人已去空余恨(2/2)
几人一字排开,昌平公主一开场就投出了“贯耳”。
因着是第一箭,“有初”加“贯耳”共计二十算。[注1]
其余三人见昌平公主来势汹汹,当场就决定退出比赛。
见状,姜澂鱼依旧面无异色,她淡定拿起一箭,而后往前轻轻一抛,同样是“有初贯耳”。
昌平公主一看,心里暗自警觉。
见姜澂鱼确实有两下子,她定了定神,投中了另一侧壶耳,即“连中贯耳”,计二十算。
姜澂鱼不慌不忙地同样投中了另一侧壶耳。
场面一度胶着。
昌平公主感受到了压力,见状便打算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背投。
只见她背过身去,将箭往身后一抛,只听哐当一声,是箭矢落入瓶中的声音,中了!
方婵几个适时发出惊叹声,昌平公主得意地看向姜澂鱼,意思是糖葫芦你买定了。
姜澂鱼依旧神色不改,只见她将头上绑发的丝带一扯,顺滑的长发瞬间如瀑布般倾散开来,将几人眼睛都看直了。
接着她便用丝带缠住眼睛,凝神静气,将手中的箭矢往前一抛——
箭矢准确无误地落进了壶口,接着立即触底弹出。
姜澂鱼虽蒙了眼,却犹如能看见般一下子接住了弹回来的箭矢,再次投向前方。
屡投屡跃,箭不坠地,便谓之“骁”。
即使是睁眼来做,也是相当有难度的动作,何况她还蒙了眼,如此反复五次之后,昌平公主终于认输了。
闻言,姜澂鱼手下一顿,将手中的箭再次准确无误地投进了壶口,才伸手去解绑在眼睛上的丝带。
此时的昌平就像一只战败的斗鸡,她根本没想到,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姜澂鱼竟会如此深藏不露。
她知道自己不是她的对手,第四支箭不用比试就明白自己必输,只能认命地出去买糖葫芦。
一旁的秋屏见了姜澂鱼投壶的动作,心里却是若有所思。
陆辞见姜澂鱼赢了比赛,自己还有糖葫芦吃,高兴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窗棂那边看看外面有没有买糖葫芦的。
奈何他如今还没窗棂高,即使踮了脚也看不到。
姜澂鱼一个没忍住,走上前去抱起了陆辞。
秋屏心里虽不愿她去抱小殿下,可小殿下在她怀里那么开心,她也不忍心上前制止。
昌平公主风风火火地下了楼去,姜澂鱼同陆辞看向窗外,可谓世间百态,尽在眼中。
街上既有穿着华丽的妇人在选买东西,也有衣衫褴褛的乞儿,手里拿着破碗向路人讨饭。
那乞儿左袖空荡荡的,看着好生瘦弱。
突然,他好像发觉有人看他,猛得扭头朝楼上看过来。
姜澂鱼自然也看到了他,不过也只是看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继而对陆辞道:“小殿下,别去看他。”
陆辞不解,“为什么?他好像少了一只胳膊,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姜澂鱼目光温柔如水地看着他,柔声回道:
“像他们这般身体有残缺之人,最在意的便是别人异样的目光。小殿下,永远别去盯着别人的缺陷看。”
陆辞闻言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这话听到秋屏的耳朵里,亦是泛起了波澜。
她家姑娘心肠亦是这般柔软,要是她还在,一定也会如此温柔地一边抱着小殿下,一边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吧。
想到此,心里便不可抑制地涌起一阵无法言说的伤感来。
没一会儿,昌平公主就带着糖葫芦回来了。
可她不是买了几只,而是把人家整个糖葫芦架子直接端了回来。
“我看那阿翁可怜嘛,那么大年纪,还要出来赚钱维生,天都快黑了,还有这么多没卖完,索性我就都买回来了,吃不完的给皇兄那边拿去分分就是了。”
说着便给她们一人分了一支,剩下的便让卓枫拿去来仪阁,给他们那边分食。
秋屏见了心里更是有种难言的悲伤,不论传闻中说昌平公主是如何跋扈、又是怎么惹是生非,她一直觉得,这不过是她在宣泄心中的苦闷罢了。
说起来,公主也是娘娘眼前长大的孩子,不论是今日玩得投壶,还是骨子里良善的性情,都受了萧妤极大的影响。
她仍然记得,当年娘娘葬礼上,这位小公主当时还未褪去稚嫩,眼睛哭得红红的来问她。
“为什么阿嫂那么好的人会死呢?不是说好人都会长命百岁的吗?”
当时她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只幽幽地叹了口气。
是的,都说好人长寿,可为何偏偏属她家娘娘活不长呢?
她真觉得是老天爷瞎了眼,竟然就这么早早地收走了那么好的一个人。
要是她还活着,要是她还活着……
秋屏猛得去看姜澂鱼。
后者正同陆辞吃着糖葫芦,偶然吃到了一颗极酸的,被酸得眼睛都微微眯了起来。
那眼中看向陆辞时无意间流露出的神态,以及被酸到时不自觉勾起的小拇指,还有今日投壶的动作,都与娘娘那么地相似。
她突然产生了一种大胆的想法。
会不会她就是她,会不会老天爷怜悯,又让娘娘回来了呢?
这想法一冒头,便一发不可收拾。
接下来,她默不作声地留心着姜澂鱼的一举一动,越看越心惊,实在是太像了。
先前是因为她与娘娘长相相似,因此自己心里本能地起了排斥她的心思。
可一旦去掉心里的偏见,她真的觉得,不止是长得像,即使把她的脸遮住,去看她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尤其是现下这样放松的场合,旁人可能不觉得,可对自小就在萧妤身边服侍的秋屏来说,真是有种让人心惊肉跳的相似感。
而姜澂鱼对她内心此时正经历的这番惊涛骇浪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