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 174 章(2/2)
这法子最开始是在牲畜身上试的,有个姓祁的太医,据说是当年治天花在外面研究了很长时间,经常和牛羊打交道,就顺便跟屠夫学了两手。
母牛母羊生产艰难的话,先喂药麻醉然后下刀,取出来小崽崽后再缝合,也不知道那些太医是见多了还是天生就是干这活儿的,竟然因此想到了给难缠的妇人剖腹取子。
人和牲畜不一样,畜生没了就没了,人没了动刀子的太医也得跟着掉脑袋。
但是吧,人就是那么奇怪,有谨小慎微只求安稳的大夫,也有胆大包天敢想敢做的大夫,按理说太医院的太医应该是那种谨小慎微的多,可这儿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而是什么都敢干的多。
给人动刀子不是小事,只刚开始的喂药麻醉就不简单,药喂多了人可能永远醒不过来,药喂少了可能中途就被疼醒,伤口没处理好的时候人醒过来,那场面只想想就头皮发麻。
也是那些大夫胆子大,人家不光自己研究配药,还找了仵作学习怎么下刀。这种事情以前也没听说过,都是从头开始琢磨,事关人命,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不过难归难,宫里的太医们对这事儿都投入了很大心力。
医者仁心,天底下每年因为难产出事的妇人婴孩数不清有多少个,他们要真的能琢磨出可行的法子,那可是能载入史册的大功劳。
仁心不仁心的暂且不提,载入史册那么大的诱惑没几个人能抗住。
这法子听上去难以接受,可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总会有人愿意试试。万事开头难,只要有第一例,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除了太医院,宗人府、钦天监、鸿胪寺、翰林院、理藩院……哪哪儿都和他们记忆中的不一样。
一个人觉得不一样还可能是错觉,所有人都觉得不一样,那就是真的不一样。
在仔仔细细侦查了大半年之后,队伍再次扩大的胤字辈儿小分队终于确定,有问题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那至今依旧活蹦乱跳的小叔。
小胤礽哼了一声,扬起下巴傲然道,“爷早就说过是小叔搞的鬼,你们还不信,查来查去查出了什么,还不是爷说的对?”
“瞎猫碰上死耗子,歪打正着而已,有什么好嘚瑟的?”小胤禔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留,他们俩上辈子斗了大半辈子,这辈子虽说没什么仇,但是互怼已经成了习惯,一天不怼心里就不得劲。
小胤祉躲在后面不敢说话,他上辈子已经很倒霉,这辈子感觉比上辈子还要倒霉,跟几个年龄相仿的兄弟相处起来战战兢兢,能让他稍微放松点的兄弟又还没出生,这日子真是谁过谁知道。
也就他脾气好,换个脾气不好的过来,只怕认亲第二天就得提到抹脖子。
上辈子的他简直就是个悲剧,明明文武双全,额娘位份也高,按部就班当个王爷也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结果前半辈子是够风光,后半辈子是要多悲催有多悲催。
先是十三额娘去世,他一时没注意在百天内剃了头,不光挨了顿臭骂,还把王位给弄没了,手里只留了个贝勒的爵位。
后来太子复立,因为他和太子关系好,又给了他个亲王的爵位。
同样因为他和太子关系好,老四继位后就直接把他发配到遵化马兰峪为他们家汗阿玛守陵去了。
这小心眼的臭老四,谁能比他和太子关系更好,皇位都到手了还在乎那么多干什么,他好好一个文武双全的亲王,让他去守陵真的合适吗?
在他们老四身上,只有更过分,没有最过分。
后来还是和十三有关,可怜的十三跟在老四身边累死累活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臭老四自己伤心也就算了,还拿这事儿当由头来折腾别人。
十三没了他这个当哥的肯定难过,但是出门在外又不能天天丧着张脸,天天丧着张脸让人看见还不得说他是对皇帝不满意?
结果可好,臭老四说他对怡亲王之死缺少哀悼之情,直接把他夺爵圈禁,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他委屈,但是没人能给他做主,因为和其他兄弟的下场相比,他的待遇竟然还能称得上一句不错。
夭寿哦,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问题是现在重活一世,好像只有他自己还沉浸在以前的恩恩怨怨里,其他人平时吵吵闹闹自在的很,好像上辈子打的要死要活的不是他们一样。
闹的最狠的几个要么还没出世,要么跟没事儿人一样,弄的他这个记性好的跟谁说话都不得劲,他寻思着他上辈子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小胤祉幽幽叹了口气,算了,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少错,他这辈子当个哑巴得了。
小胤礽和小胤禔吵了一会儿,也没有继续给兄弟们当笑料的打算,“爷准备去小叔府上探探,你们谁要一起?”
他们上辈子和早逝的小叔都不太熟,但是小叔去世时他们汗阿玛和两位太后有多伤心他们都看在眼里,这辈子几个哥哥和小叔关系那么好,至少能确定他们小叔不是坏人。
既然不是坏人,那还管那么多干什么。
可这劲儿的折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