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虫二(2/2)
季泽点点头,“还有,这两日给地里追一追肥,记得,必须是熟透了的肥。”
“好,大人放心,小老儿明白。”
县令大人可真是厉害啊,不仅能读书,能做官,还会种地,冯里正一家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重要的是,这农药对大部分虫害都有用,亦不会伤害人的身体,十分完美。
他们忍不住感慨,县令大人简直是一个种地天才!
季泽解决完这一桩事,终于放心地回去了。
而广田村这边,春娘去厨房做饭时,打开米缸,竟然发现里面多了五两银子。
“爹,水生,你们快来看,大人好像留了银子!”
冯里正和冯水生闻言,小跑过去一看,皆是愣在原地。
“大人,还真是,一分便宜都不肯占。还倒贴了进去。”冯里正喃喃道。
冯水生道:“爹,既然农药的效果这般好,我们尽快通知村民过来配药吧。如此,才能不辜负大人之恩。”
“行。”
赶到里正家的村民,在知晓昨日午时来到广田村的人就是县令后,个个悔不当初。
他们又去冯里正家的田地里看了看,发现果然不再有黑翅虫,遂立即跑回去开始配药。期间对于季泽的赞美,那是从早夸到晚,持续了好几日。
回到县衙,季泽发现自己的自然好感值,正在缓慢地持续上涨,他不由一笑。
“夫君什么事这般开心?”言星遥扶着肚子来到季泽身旁。
“给百姓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他牵起娘子的手,心情舒畅道。
“昨夜我不在家,孩子可还听话,有没有闹你?”季泽温声询问。
言星遥摇摇头,“可乖了,许是知道父亲大人不在家,要表现好一点,不然某人可是说过,若是不听话,出来后得好好揍一顿。”她说着,嗔了自家夫君一眼。
季泽唇角微勾,夸赞道:“知道心疼娘亲才是乖宝宝,表现得不错。”
似乎是听到了什么,言星遥的肚子突然鼓动了一下。
“哎呀,他动了。”言星遥惊呼,随即又笑道:“好像能听懂一样。”
季泽连忙将脑袋靠近,顿时感觉到一个鼓起的小包轻轻地碰了一下他的脸颊,他笑着说:“真是个乖宝宝。”
接下来几日,陆和县所有村子都在罗主簿的安排下,陆陆续续学会了农药的调配之法。日后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将不再有后顾之忧。
自从季泽去过县城下辖的几个村子过后,一直在思考未来陆和县的发展问题。
只有马铃薯这种作物,还是太过单一,仅仅保证温饱。想必过不久,马铃薯便能传遍整个大周朝。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对于陆和县而言,没了独特之处,县城便无法富足起来,百姓们也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若想要种植其他作物,用水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有再多的点子,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应该怎么解决用水问题呢?
此地都是荒原,土壤缺乏有机物质,昼夜温差大;河流稀少,且是季节性河流,百姓们用水主要依靠高山融化的雪水……
季泽陷入沉思。
或许可以修建一种类似于前世的那种坎儿井。
当然,前世有名的坎儿井总长五千多公里,工程量巨大。但陆和县的面积不大,仅六平方公里,只需要修建数十条两三公里的坎儿井,便足以达到百姓们的用水需求。
届时可以在海拔高的山上寻找水源,每相隔二三十米处打下竖井。随后在井底开挖暗渠,也就是地下渠道,然后将其出水口与地面明渠相接,引水至蓄水的涝坝。
地面明渠可挖在田埂之侧,在作物需要用水时,灌溉十分方便。
坎儿井若能成功挖掘,那么此地的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
可即便陆和县不大,这也是一件相当大的工程。季泽粗略估计,以现在的挖掘技术,大概需要数千上万名工人,用时半年以上才有可能完成。
那么,钱又从哪里来呢?
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就算拿出全部身家,恐怕也不够这数十万两开销的零头。此事,只有朝廷能够做主。
季泽在书房里不断写写划划,愁得不行。
修建坎儿井一事,还得缓缓。可究竟要怎么才能让陆和县的一潭死t水变成活水呢?
马铃薯产量高,今年秋土豆种下后,就能在实现自我温饱的同时,还能往外售卖。要打开销路赚一笔快钱,首先就得让县城到府城的道路开阔起来……
季泽暗道:“看来是时候去拜见一下吴知府了。”
顺带借此机会,好好瞧上一瞧,此人究竟有何底细。
不过,正当他写好拜贴,要去庭延府拜访吴知恩时,妻子言星遥先收到了隔壁祝安县县令夫人的拜贴。